2.7亿工程是政绩版“人在囧途”
(2014-06-25 14:54:58)
标签:
房产观点时评文化新闻点评 |
云南河口耗资2.7亿元建成的文化长廊,仅仅建成3年就面临被大部分拆迁的命运,而拆迁和补偿费用预算将达到3亿元左右。河口县人民政府发言人回应称:当初建设的2.7亿元是招商引资,并没有动纳税人的钱。对这个“短命工程”,河口官方回应:该项目已不适应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和上级提出把河口打造成为国际化滨江城市的要求。
这样的说辞言外之意很明,那就是只要政府没出钱就没有任何责任,一切都是开发商的错;而至于后面将要支出的3亿元属于政府“赎买”,而且也是一件深得民意的事。“没出钱就没有任何责任”了?这让人感到当地政府是一个精明的商人,项目开发商如果做好了,那就是政府的功劳,因为首先是政府规划得得好。而如果不想让开发商做下去了,就可以说“这个项目已不适应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从而将错误划给了不能与政府朝令夕改同步而行的开发商,这真是“成也政府败也政府”。需要投资的时候,政府就用政策招商引资,需要拆除的时候,政府也用政策当挡箭牌,随时都可以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从而将一切都牢牢操纵在政府的手上。
然而,不管当地政府发言人说得多么花哨巧妙,都不可能混淆一个基本现实,那就是不管2.7亿元是谁出的,都是一种社会已经存在的财富,而如果拆掉了,当然就是这部分社会财富将不复存在。政府拆掉2.7亿元建成的文化长廊,然后再出3亿元来“赎买”那样的效果,这得出来的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无理数”。这就像篮球场上的裁判员,看到快进球得分了,就想到了做运动员的好处,于是放下哨子前去出手;而当发现是出了一次臭手并遭到哄场时,就又想到了裁判员的好处,于是就将手缩了回来。
可以看出,当地政府患了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的“政府主演”症,一切自导自演都被政府形象及官员政绩绑架。“短命工程”得出的巨大拆迁和补偿费的“无理数”,实际上就是一些政府无厘头的角色错位和行动越位使然。与其说这是一次运动员与裁判员这个双体人的尴尬,倒不如说这是一部存在于很多地方的政绩版的人在囧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