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连石化爆炸:难道安全制度只有靠一次次大火才能“百炼成钢”?

(2013-06-07 14:15:06)
标签:

时评

新闻点评

观点

杂谈

文化

被“瓶颈”卡住的安全制度中,还有多少爆炸可能重来?

   

    6月2日,“事故大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大连石化公司一焦油储罐爆炸着火,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据中石油官网显示,该公司于6月1日始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2011年,中石油大连石化就因“7.16”输油管道爆炸等4起事故,被国务院认定为责任事故,64名责任人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每日经济新闻6月3日)

    还不到三伏天,但这几天却很“火热”,大庆粮库火烧连营,大连石化爆炸加大火,这让媒体新闻也很“火”,到处都是火字头的标题和火爆的压题照片,这样的“火热”,似乎有必要请费翔来一趟,让那首“小雨来的正是时候”来缓解一下过于集中的暑气。当然,这也让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很“上火”,但是,很无奈,泄火的牛黄清心丸并没有随身携带,所以大庆粮库的发言人就信手拈来,说是“因为天气不好,风太大”。还好,那天风确实很大,但舌头好像没被吹着,所以并不影响完成发言人的角色。

    而“事故大户”大连石化的发言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说辞,已经被前面大庆粮库的诸葛亮们借走了,总不能吃别人嚼过的馍吧。所以只能翻来覆去地说:“从6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全面推进HSE管理体系规范有效运行”。事前就这么说,而事后还这么说,爆炸之前就这么唱,而爆炸之后还这么引吭高歌。看来这首“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是一首可以从某一年的冬天唱到某些年的夏天的歌,也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赞歌,更是一首永远都唱不明白的悲歌。

    大连石化出了很多事,也因此走马灯似地处理并撒换了很多人,可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然而,这些“流水的兵”,并没有触动这块“铁打的营盘”;这块火热的营盘还没有出现冷却的趋势,相反,倒像是一座不时喷发的火焰山。“流水的兵”们,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来的时候没见手里拿着“芭蕉扇”,走的时候也没见留下什么“宝葫芦”,一切都是该火的时候就火,该爆的时候就爆;“流水的兵”们,来的时候是旧瓶装新酒,而走的时候瓶子依旧,但酒也是旧的了,一个瓶子反复地装着新酒,也反复地将新酒变成旧酒,这道底是一个怎样的“瓶子”?

    这就是安全制度环境的“瓶子”,不幸的是这个瓶子产生了“瓶颈”,但这个“瓶颈”是生在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中,“瓶颈”已经全方位地阻碍着安全制度的更新提升。“安全生产月”这样的东西,好像是个新东西,但它的新似乎只表现在每年更新的日历上,而行动上的新意并没有与日历的更新同步进行;“安全生产月”里面的HSE管理体系也很新,但这样的新也只是新在了对外发言人的嘴上,新在了对内宣传的墙上,新在了无数安全会议的纪要上。

    这些东西再新,只要通过管理者思想中的那个“瓶颈”的时候,都会被高高在上地“隔空”处理,从而无法接上现实安全制度需要的地气。在这个意识的“瓶颈”之下,一切制度似乎都是用来开会用的,只要会开到了开足了,就是尽了执行安全制度的全部责任,至于是否完全落实,会后就没人追究了,有个漂亮的会议纪要已经足够。所以说,大连石化爆炸事故频发,并不是因为实体的安全制度不够用不够新,而是管理者意识里存在的“瓶颈”无法使实体安全制度完全落实,因此,一切当务之急就是要先给主要管理者吃点“脑路通”之类的药,阔通一下这个意识里的瓶颈路段。

    在被“瓶颈”卡住的安全制度中,还有多少爆炸可能重来?难道安全生产制度这样的刚性制度,只能通过一次次的大火才能“百炼成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