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电商价格战:那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京东CEO刘强东曾在微博上称,所有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零毛利。但是,相关部门抽查15种产品显示,这些产品的毛利率最低达4%,最高达22.43%,即使促销后最高的毛利率也达到10%。此外,有的电商承诺低价出售商品,但在网店上却标明无货,而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商家仓库实际有存货。还有的电商促销的产品是独家经营,其他商家根本没有,因此也无从比较其此前承诺价格究竟是否为最低价。
发改委经调查初步认定,京东、国美、苏宁8月打响的“价格大战”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发改委将依法处理。
调查结果表明,这场所谓的“价格大战”,对于电商来说不仅滴血未出,反而大发“战争之财”,从头到尾只不过是一批精英们联手苦心策划的一场商业版穿越游戏,过程中忽悠得天花乱坠且信誓旦旦,游戏玩得炉火纯青且风生水起,营业额较从前大幅度提高,象电商界冬天里的一把火。
而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则是一场甜蜜的美梦,但无奈,甜蜜的梦总是容易醒,醒来后却发现这是电商们用商业催眠曲给大家玩了个穿越,楠柯一梦。梦是假的,但手里的钱却真出去了。商家将穿越游戏玩到了极致,令本山大叔有所不及,太有才了。
消费者这一次被商家大规模地玩了一把,但以后还可能让你玩吗?人在做,天在看,天下人不可欺,欺人者自欺欺人,天下人被欺,上天能不报应吗?不报应就会失去天理。对于这样几大巨头联手而为的欺诈行为,在这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中,决不会是个无言的结局。
在商言商,对于商家来说,社会赋予的职责注定了挣钱是第一要务。在诚信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利润为中国的GDP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正当且受人尊重,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中不会有人因正当的商业利润而责备你。
但一些内心浮躁不想苦练内功,而热衷于的雕虫小技的商家“放弃”了第一要务,非要用“价格大战”式的“伟大创想”,把自已装扮成光芒万丈普惠众生的市场菩萨,而敢于突破道德底线用欺诈之术把自已的利润说个底掉,到头来却是把自已掉进了反效果诚信的坑里,玩了把黑色幽默,太有创意了。
一场游戏一场梦,由于发改委的介入,游戏结束了,梦也醒了,创意游戏的商家赢了,赢到了一个月的高额利润,但游戏的商家更是输了,输掉的是诚信和社会的尊重;赢到了一桶金,却输掉了一座金矿;赢了现在,但却输了将来。以丢掉诚信和社会尊重为代价的赢,无论如何本成本都太高了。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找回消费者信任,这个成本无法用所得利润来衡量,当然这样的输赢也是社会的悲哀。
发改委这次的动作不错,态度明确,大快人心,但并不及时,还是留了一些遗憾。不过这个遗憾却拷问了当下市场经济的健康壮况,一些商业营销为什么演变成了这个样子?是不是市场管理机制上还有些不够完善?为什么能把这样的欺诈消灭在最初阶段?
亡羊补牢是应当的,但防患于未然会更好。关于对这些商家应如何理,从纯洁市场、建设健康市场的角度出发,就应当以社会基本诚信及道德规范为原则来处罚。健康的市场就应当是这样:谁拿了一块不应拿的肉,就让谁赔上一整头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