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江娃:女教师月薪150元

(2016-01-04 18:44:31)
标签:

教育

高考

民办教师

代课教师

150元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东江娃:女教师月薪150

(2016-01-03 20:08:00)

 

晨雾 / 转帖

  

东江娃:女教师月薪150元
 

    据中国青年网11日的新闻说,从17岁到57岁,山西省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40年,她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照亮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宋玉兰这一辈子每月工资最多时也只有一百多元,但她喜欢孩子,说“我离不开孩子们”;乡亲们也敬重她,说“她是小山村不灭的蜡烛”。而现在,宋玉兰每月工资150元,一年结一次,到了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代课老师退休后一点保障也没有,现在也不敢退休。”为了维护权益,宋玉兰坦陈自己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子但始终没有解决。宋玉兰平静地说,以前被气哭过,但哭过后再接着给孩子们上课。

 

    看完新闻发现这是一位代课教师,而代课教师则是指在公立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自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而代课教师产生原因也无非是在学校教职工编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聘用代课教师可缓解教学力量不足的矛盾;而学校拿出适当比例的空编用于聘用代课教师,有利于搞活学校内部的用人机制,还可避免今后因生源萎缩而带来的教职工分流压力。况且还有些个地方为节约财政,逃避责任,甚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或者说,在当时的劳动部还专门发文称在《劳动法》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平等的享有各种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待遇而侵害代课教师。倘若是在2008年以前,有的地方代课教师工资由乡镇财政拨付。目前的代课教师人员经费由其聘用的学校自行筹集,而不是由市、区财政统一核拨。因此出现了代课教师同工不同酬、待遇不对等的问题。

 

    由于代课教师的工作的不稳定性或者说生活来源也不稳定,单从这一原因,使代课教师的压力与动力更大。而据2015年初的时候,虽然教育部早就明文规定清退和取消代课教师,但始终禁而不止。到目前为止根据调查测算全国仍有代课教师二十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学。即便如此,也就出现了有的代课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兼职其他工作。从学历上看,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及少量本科毕业生。

 

    当然,也有些在小学或教学点任教的代课教师大都承担着多科教学任务,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并不是很理想。个别代课教师授课内容有知识性错误,他们能把知识给学生讲明白就算很好了。举个例子来说,在此之前的某市对全市的在职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本体知识的摸底测试,发现不及格的教师大都是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代课教师,还有个别教师成绩在个位数。另则问题在于这些代课教师一般居住在本村或附近村庄,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过得去就可以。

 

    而诸如像他们获取外部教育教学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还有的是其他教师去中心学校开会获得。毕竟像代课教师外出培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在农村代课教师之所以禁而不止,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发展对教师资源的刚性需求与政府提供的师资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这表现在财政与编制两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对于有地方在教师供给上存在缺编难补、空编不补、有编乱补的问题,致使农村学校代课教师问题难以根治。

 

    对待山村教育和山村教师待遇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要知道山村留不住教师并非教师们没有帮助孩子求学上进的精神,而是条件实在太苦。山村教师生活的环境恶劣条件清苦除了当地经济差之外,还因为山村教师工资待遇不好。所以需要建议要改变我国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也不是靠一两个甘于清贫的教师,而是靠提高山村教师待遇从根本改善山村教育环境来实现的,社会需要公平,教育也需要公平。既然客观条件造成了山村孩子学习环境差,那么就应该从政策上去弥补,让山村的孩子与城市孩子的教育资源差距尽可能缩小,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信息来源:2016-01-03 新浪博客 东江娃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98d170102ws5b.html

 

新华网相关报道:

“她是小山村不灭的蜡烛!”

——山西代课老师宋玉兰坚守讲台40年

 

  新华网太原12月3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井怀)从17岁到57岁,山西省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整40年,她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照亮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乡亲们说,当老师不难,难的是当一辈子小山村的老师,难上加难的是她这一辈子每月工资最多时也只有一百多元。她喜欢孩子,说“我离不开孩子们”;乡亲们也敬重她,说“她是小山村不灭的蜡烛”。

 

  执教40年:一家两代人都是她的学生

 

  25日清晨,当陵川县积善村迎来第一缕阳光时,57岁的宋玉兰已经吃完早饭。她推开家里的木栓门,回头对老伴说了句“去学校了”,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学校就在村子里。宋玉兰到教室时,积善学校幼儿班的孩子还没有到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一直代小学的课程,2000年以后学校的小学老师多起来了,我便开始带幼儿班。”

 

  宋玉兰说,现在班上有11个孩子,每天给孩子教些简单的汉字和加减乘除,带他们唱唱歌,跳跳舞。“村子里老师少,逼得我们几乎都是全能教师。”

 

  宋玉兰第一次作为老师走上讲台时还是个学生。1975年的一天,生产队的领导找到17岁的宋玉兰,问“村里小学没有老师,你能不能给孩子们上上课。”坐在教室里她回忆说,“当年我是边上高中边给小学代课,没想到一代就是40年。”

 

  40年来,村里上学的孩子来一拨又走一拨,不变的是站在讲台上的宋老师。保守估计,在这个现在有1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宋玉兰累计教出了上千名学生。如今,村里上到年近半百的老汉,下到几岁的娃娃,几乎都是在宋玉兰的课堂上学会写第一个汉字的。不少家庭,大人孩子两代人都出自宋玉兰门下。

 

  现在,幼儿班的小朋友小轩(化名)的妈妈,便是宋玉兰在上世纪90年代教过的学生。小轩的妈妈说:“村子里哪家哪户没有宋老师的学生?虽然是一个村的乡亲,但村里人都不按辈份叫她,而是习惯喊‘宋老师’。”

 

  积善村的村主任郭沫发和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也都是宋玉兰的学生。郭沫发说:“村里没啥收入,给代课老师的待遇也低,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宋老师风风雨雨坚持这么多年……都说老师是蜡烛,她就是我们村子不灭的蜡烛。”

 

  工资150元:痛哭后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在宋玉兰家,她拿出一张上世纪90年代积善学校的教职工合影,照片上有10多位老师;现在,这些老师外出打工的打工,退休的退休,坚持到现在的只有她一个人。宋玉兰指着其中一个人说:“这位老师也是代课教师,工资太低了,养活不了家,前几年出去打工了。”

 

  宋玉兰回忆,刚当上老师时她是挣工分,全年是280个工分;上世纪八十年代,每月可以赚50元,在当时的农村,这收入还算不错;到了九十年代,月工资涨到100元,家里的开支开始不够用;2000年以后,她的收入又涨了30元,但这些钱已经是杯水车薪了。

 

  现在,宋玉兰每月工资只有150元,一年结一次,到了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代课老师退休后一点保障也没有,现在也不敢退休。”超过退休年龄2年的宋玉兰说,“自己能干一年是一年。”

 

  为了维护权益,宋玉兰坦陈,自己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子,但十几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宋玉兰平静地说,“以前被气哭过,有时一天都吃不下去饭,哭过后再接着给孩子们上课。”

 

  记者咨询陵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据介绍,当地在2000年前后有一次民办老师转公办老师的机会,之后十几年来再也没有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了。并且,这位负责人说,“幼儿教师一直没有正式编制,很多时候都是挤占小学教师的编制名额。”

 

  积善小学一位工作十几年的老教师对记者说,虽然宋玉兰不时会为自己待遇问题奔波,但很少见她因此影响孩子的课程,“宋老师上课总是兢兢业业”。

 

  离不开孩子:如果人生重来还想当老师

 

  记者了解到,在陵川县至少有十几位像宋玉兰一样的代课老师,比如同在积善学校的董月英、北四渠的赵桂梅、西河底镇明德小学的李俊风等。他们错过转为公办老师的机会,拿着微薄的收入,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

 

  “不是孩子们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孩子们。”宋玉兰说,在村子里当了几十年老师,看着一拨又一拨孩子渐渐长大,走出这个小村子进入大城市,她就感到很欣慰。

 

  如今,宋玉兰的两个儿子都三十岁上下,还没有结婚,等着抱孙子的她早已把学生当成自家的孩子。“我喜欢班上那些调皮的,爱打打闹闹的小孩子。”宋玉兰说。她的老伴接过话茬笑着说,“当老师的都喜欢安静的、好管的孩子,当奶奶的才喜欢调皮捣蛋的娃。”

 

  “如果人生能重新过一次,你还会留在这个小山村当一辈子老师吗?”记者问。

 

  “我还会。”宋玉兰停顿了一会淡淡地说:“要是能成为公办老师就更好了。”

 

信息来源:2015-12-30 新华网 / 新闻中心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2/30/c_1117623103.htm

 

中青在线:

山西陵川县就代课教师月薪150元作出说明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胡志中) 12日,针对此前有媒体报道山西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执教40年月薪150元一事,陵川县人民政府在其官方微博“陵川发布”上作出情况说明。

 

  其中指出, 陵川县类似于积善村幼儿教师这种情况的有百余人。因幼儿教育还没有被国家纳入义务教育序列,属村雇校用,目前平均工资为400/月左右,均为所在村委会支付,各村视经济情况不同而发放标准不一。县政府经会议确定,结合陵川贫困县的财政收支实际,从2015年元月起,把村雇幼儿教师待遇补充至每人每月900元,原发放渠道不变,确有实际困难无力支付的村,由县里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帮助。

 

  针对2015年积善村幼儿教师工资并未达到每月900元的情况,文中解释,2200/年是继续按惯例支付,缺额8600/年由县转移支付补足。此项支出因议定时间在20156月,所以并未进入2015年度县财政预算,但已按《预算法》规定和2016年缺额资金一并列入2016年预算。该项资金将于2016年县人代会通过政府预算后执行,届时,将随农村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并发放到位。此外,积善村每年收取的3000/年左右的幼儿保育费,也作为生活补贴全额发给幼儿教师,2015年该项补贴9月份已由幼儿教师本人领取。

 

  这条微博还补充说,所有在岗的村雇幼儿教师只要符合2012年山西省教育厅、监察厅规定的中小学(幼儿园)代课人员统计条件,其60周岁以后可以享受教龄补贴。

 

信息来源:2016-01-03 中青在线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01/03/content_1202673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