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财沙河校区6年尚无正式图书馆

(2015-12-15 21:54:41)
标签:

教育

高考

高校

中财

图书馆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中财沙河校区6年尚无正式图书馆

北青报记者探访发现:不少大学新校区均出现图书馆“缺位”现象

 

晨雾 / 转帖

 

中财沙河校区6年尚无正式图书馆  

中财沙河校区简易图书室,只有一个图书工作台摄影/本报记者刘旭


中财沙河校区6年尚无正式图书馆 

 简易图书室角落处凌乱的书架

 

   随着近年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一些高校外迁远郊设新校区渐成趋势。然而,北京青年报记者连日来在北京一些高校采访时发现,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从六年前开始就有本科生入住,但至今这个新校区的图书馆还未建成,只有一个位于半地下的简易图书室。图书馆明显“缺位”的部分高校,他们或因工程规划晚于学校其他建筑硬件,或装修日久难以启用,以致出现了“没有正式图书馆的大学”的怪现象。

 

    探访

    半地下的简易图书室不足千平没有桌椅只供学生借书

 

   北青报记者近日到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探访该校的图书馆,当记者问起学生们“图书馆在哪儿”时,一位大一新生指着东区大门附近的建筑说,“就在学生活动中心的半地下室,那是个简易的图书室,图书馆新大楼还没有盖好呢。”

 

   北青报记者随后来到学生活动中心的地下入口,周围未见“图书馆”的正式门牌,玻璃门窗上仅贴有A4纸打印的“图书馆”箭头标志。正值下课期间,前往地下室的同学络绎不绝,大家抱着书来去匆匆。隔着玻璃望去,这间地下室被分成两个区,一部分用作学生室内羽毛球场,另一侧则是简易图书室,屋子摆着密密麻麻摆满了大书架,各书架的间距约1米左右,空间显得很局促,其中一两个书架横七竖八码着书,也没人整理。

 

   在几百平方米大小的图书室内,北青报记者留意到,图书室分第一、第二书库,室内入口处只设一个图书工作台,狭窄的廊道口放有一台自动借书机,三五个学生排队等待,进出的走道因此被“堵住”。环顾四周,简易的图书室内并无桌椅。“地方太小了,只够借还,我们都是到教学楼去自习。”来自政府管理学院的一女同学告诉记者。另一位研一男生抱怨道,“这里的书也不全,新书更得慢,写论文时候需要找资料,只能预约学院路的老馆或者自己上网买,很是折腾。”

 

   北青报记者问起主教学楼对面的新图书馆何时能对外开放时,研一的同学摇摇头,“楼修了两三年,现在还在弄。有老师说今年开学会启用,结果还是没开。”

 

    探因

    新图书馆并未纳入首期最先建的项目规划

 

   据北京市规划委昌平分局的消息,中央财经大学新校区的整体规划是“计划按一、二两期分期建设,分期分阶段实施”。校区一期第一阶段工程完工时间在2009年,包括学生宿舍、学院楼、主教学楼、学生食堂、活动中心5个单体项目组团。而该校图书馆项目位于校区C10地块西北角,该地块在整体规划时没有被纳入第一阶段,而是一期第二阶段,据昌平规划分局的公文,这一阶段项目在2010年之后才陆续破土动工。因此,在2009年新校搬迁时,2008级和2009级近4500名中财新生入住沙河,而此时的图书馆的“硬件配套”并未随员跟进,而是留出了大块空地待建。

 

   等到2013年年初,该校校园新闻网上刊登了新图书馆项目全面施工的消息,“项目在去年(2012年)完成相关前期手续准备,并于2013年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校内物业:精装修工期长

 

   2013年至今,又两年过去了,为什么这里的8000余名学生仍然没用上新馆呢?带着疑问,北青报记者来到中财沙河校区校内的物业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答称,“新馆主体工程在今年年初完成得差不多了,但室内的精装修和设备安装还一直在进行,你去看,里面工人们还在忙活呢。”

 

   据学校官网的规划简介,作为沙河校区的标志性建筑,新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5层,地下2层,内设多媒体视听室、研讨室、会议室,是集学术活动、研究讨论空间为一体的学习中心。

 

   北青报记者随后检索到公开的招标公告,该图书馆项目主体竣工时间在201412月,竣工验收时间在今年1月份,主体竣工不包括精装修项目。今年7月、8月,图书馆相关采购招标信息也相继在政府采购网公示。“因为这是综合性的场馆,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装完了,还有书籍运输和摆放。这么一算,至少也得到明年5月后才有可能开了。”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延伸

    多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规划普遍较晚

 

   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的投入使用时间晚于学生入住时间,使得学生长期处于没有正式图书馆可用的境地,在多所高校中存在。究其原因,无外乎规划较晚、工期较长。

 

   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今年9月开学时投入使用,但规划中的新图书馆仍在建设中,外部可以清楚看见裸露的钢架结构。与中财沙河校区类似,其“临时图书馆”也位于校内综合教学楼的地下一层,面积只有约1400平方米,外部有书桌供同学们使用。北邮沙河校区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新图书馆的主体工程已经于1118日封顶,即将开始二次结构砌墙、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要真正供同学们使用,预计要等到明年9月或10月份。

 

   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的新图书馆设计新颖,宽敞明亮,藏书90多万册,有充足的学生自习空间,是该校学生的骄傲。但这座图书馆去年1227日才正式投入使用,比新校区有学生搬入整整晚了三年。在此之前,北建大也是用临时图书室的形式满足同学们的借阅图书需求。

 

   大学新校区的图书馆建设为什么普遍晚于其他硬件设施的建设?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馆长王锐英告诉北青报记者,首先,一所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工程巨大,所需经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图书馆虽然是一所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但因为建设经费不是一步到位的,所以先建哪个后建哪个,就需要掂量。王锐英说,通常大学新校区需要先具备基本的功能,满足师生吃、住、行、上课的需要,即先要建好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设施,然后再考虑实验室、图书馆等。这都取决于学校对新校区的设计规划、施工场地、经费是否到位等因素。例如,北建大就是将新图书馆的建设放在了大兴校区的二期工程。而中财沙河校区2009年学生入住,2013年新图书馆才完成前期手续开始施工,显然图书馆的规划是较晚的。

 

   其次,一座图书馆的内部装修、图书进驻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中财的新图书馆去年底主体竣工,但室内装修和设备安装如今仍在进行之中。北邮沙河校区的图书馆如今也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工作人员预计需要近一年时间。除了软硬件建设,一座图书馆的图书入馆、摆放也是巨大工程。北建大新图书馆的大部分藏书是从校本部的老图书馆搬来的,其余是逐年新采购补充的。新馆去年底投用时的藏书有90万册,其进场、分类整理和摆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实我们新图书馆现在也没有最终完工,还在进行内部优化调整。”王锐英说。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旭  雷嘉  王晓芸

 

信息来源:2015-12-15《北京青年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12/15/content_171520.htm?div=-1

 

---------------------------------------

 

晨雾2016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简版)

时间和地点(金钥匙各校区):

20151226日上午9:00,顺义校区

预约电话:57020587 52909353

20151226日下午14:00,回龙观校区

预约电话:81721477 81721488

20151227日上午9:00,西城校区

预约电话:66127087 66127089

20151227日下午14:00,人大校区

预约电话:62610909 62560303

201613日上午9:00,东城校区

预约电话:64064611 64061856

201613日下午14:00,丰台校区

预约电话:63811779 63812383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w80k.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