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标签:
晨雾主流媒体中国新闻网华西都市报文章 |
分类: 晨雾原创 |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晨雾 / 文
喜欢读晨雾博客的网友应当知道,晨雾博文中除了自己撰写的原创文章(标注“晨雾 / 文”)以外,还有大量的与教育、高考相关的转载文章(标注“晨雾 / 转帖”)。目的是丰富信息量,让自己和他人查阅方便。晨雾转帖的文章全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一个规矩,那就是必须注明原始来源(链接)。换句话说,就是这篇文章第一次出现的网络媒体的出处链接。有些在网上流传已久的文章,实在找不到或者无法确认原始出处的文章,晨雾一定会特别注明晨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来源。晨雾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原作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间接为读者判断文章来源的可靠性提供方便。
晨雾每天接触到的大量文章,发现包括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这类主流媒体每天发布的文章都很不负责任地滥注来源。下面仅举一个例子,让我们看一看主流媒体是怎样转播信息的。
昨天(9月18日)在人民网宁夏频道上发布了一篇文章《60年前高考录取证曝光
-----------------------------------------------------------------------
-------------------------------------------------------
-----------------------------------------------------------------------
----------------------------------------------------------
-----------------------------------------------------
--------------------------------------------------------
------------------------------------------------------------
---------------------------------------------------------------------------
------------------------------------------------------------
60年前的高考录取证
2014年03月30日
1954年夏的高考,因考生少,自贡市当时没设考场,内江周边县市的考生参加高考时,都集中在内江一所中专学校,吃,住,考于一体。
当年的录取通知,除录取学校发函寄给被录取考生外,《人民日报》还将全国各地被录取新生分校分专业登录于该报上,颇有点“金榜题名”的味道。
我记得,当时,西南地区被录取了的考生,都统一胸戴“西南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会”制作的胸章赶到成都集合,各所录取了新生的学校,也都派老师来接新生。
当年,我被录取到山西太原工学院,随带队老师从成都出发坐敞篷货车至宝鸡(当时还无宝成铁路,无父母陪同)经过四天的翻山越岭,我们换乘火车到达太原。沿途除吃饭自理外,一切均由带队老师打理,生活困难同学出发前发给生活补助费。我还记得,当时老师问我十天路程要求补助多少,我想当年学生伙食费一个月六元,那十天就多算点,要五元吧。老师说,外面生活比较贵,五元不够,我给你二十元吧。我听了好兴奋,这二十元可是接近当年中专毕业生一月的工资了呢。
信息来源:2014-03-30 《华西都市报》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40330/19903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