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2015-09-19 11:53:27)
标签:

晨雾

主流媒体

中国新闻网

华西都市报

文章

分类: 晨雾原创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晨雾 /

 

喜欢读晨雾博客的网友应当知道,晨雾博文中除了自己撰写的原创文章(标注“晨雾 / 文”)以外,还有大量的与教育、高考相关的转载文章(标注“晨雾 / 转帖”)。目的是丰富信息量,让自己和他人查阅方便。晨雾转帖的文章全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一个规矩,那就是必须注明原始来源(链接)。换句话说,就是这篇文章第一次出现的网络媒体的出处链接。有些在网上流传已久的文章,实在找不到或者无法确认原始出处的文章,晨雾一定会特别注明晨雾所能找到的最早的来源。晨雾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原作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间接为读者判断文章来源的可靠性提供方便。

 

晨雾每天接触到的大量文章,发现包括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这类主流媒体每天发布的文章都很不负责任地滥注来源。下面仅举一个例子,让我们看一看主流媒体是怎样转播信息的。

 

昨天(918日)在人民网宁夏频道上发布了一篇文章60年前高考录取证曝光  困难学生获生活补助》,标注的来源是“20159188:51 中国新闻网”(如下截图)。

 

-----------------------------------------------------------------------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  

 

    人民网发布的这篇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我”的名义来撰写的,那么我们就难免关心这个“我”是谁?没有找到作者。我们点击链接“中国新闻网”,出现的文章页面却是在“央视网”上,同样标注的来源是“中国新闻网 201591411:26”(如下截图)。

 

-----------------------------------------------------------------------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 

 

    我们再次点击链接“中国新闻网”,终于看到文章出现在“中国新闻网”页面上。可谁知这并不是文章的源头。中国新闻网也是转载的。标注的来源是一年前“201433011:28华西都市报”(如下截图)。这就是说,这已经不是新闻,而是一年前的“旧闻”了。

 

-----------------------------------------------------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

 

    但是毕竟更接近源头了。可是这时候再点击“华西都市报”却发现那不是链接。按照晨雾以往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也还是不会放弃查找源头。经过进一步的搜索,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文章真正的源头 ---- 华西都市报 2014330A14版的右下角(如下截图)。

 

------------------------------------------------------------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原文。原文标题就是《60年前的高考录取证》。同时我们也知道了文章的原作者是付泽培。如下:

 

------------------------------------------------------------

  

60年前的高考录取证

20140330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从一篇文章的溯源看主流媒体如何传播信息
60年前的高考录取凭证(正反面)

 

  1954年夏的高考,因考生少,自贡市当时没设考场,内江周边县市的考生参加高考时,都集中在内江一所中专学校,吃,住,考于一体。

 

  当年的录取通知,除录取学校发函寄给被录取考生外,《人民日报》还将全国各地被录取新生分校分专业登录于该报上,颇有点“金榜题名”的味道。

 

  我记得,当时,西南地区被录取了的考生,都统一胸戴“西南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会”制作的胸章赶到成都集合,各所录取了新生的学校,也都派老师来接新生。

 

  当年,我被录取到山西太原工学院,随带队老师从成都出发坐敞篷货车至宝鸡(当时还无宝成铁路,无父母陪同)经过四天的翻山越岭,我们换乘火车到达太原。沿途除吃饭自理外,一切均由带队老师打理,生活困难同学出发前发给生活补助费。我还记得,当时老师问我十天路程要求补助多少,我想当年学生伙食费一个月六元,那十天就多算点,要五元吧。老师说,外面生活比较贵,五元不够,我给你二十元吧。我听了好兴奋,这二十元可是接近当年中专毕业生一月的工资了呢。

 

    付泽培文/图   

 

信息来源:2014-03-30 《华西都市报》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40330/199034.shtml

 

-------------------------------------------------------------------

 

    从上面的溯源过程我们看出几点:

 

    第一,文章不是源自中国新闻网,而是源自华西都市报。

 

    第二,文章不是近期发布的,而是一年前发布的。已经不是新闻而是“旧闻”。

 

    第三,几家主流媒体在传播的时候,不知在哪个环节漏掉了一张图片。通过溯源我们才找到原文上的图片不是一张,而是两张。

 

    第四,这些主流媒体传播文章十分不负责任。他们只要看到一篇打算转载的文章,那文章上注明来源哪里,他们就照抄也说来源那里。从来不进行查证。只要一家错了,全部都跟着错。如果碰到了假消息或者谣言,将会无阻挡地迅速传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