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复读班,还会有人读吗?

(2015-08-26 19:53:23)
标签:

高复

高考

高复班

陈霖

建人高复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杭州最火爆时有二三十家高复学校,现在仅剩两家

将要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高考复读班,还会有人读吗?

 

晨雾 / 转帖

 

高考复读班,还会有人读吗?
 

  □本报记者 金丹丹纪驭亚

 

  这几天,陈霖正在做开学前的最后准备,8月底,他就要到杭州的一家高复学校开始他的复读生活。

 

  今年高考成绩出炉后,陈霖做了成长18年来最大的一个决定:成为一名复读生,并着手找一所高复学校报名。不过,打听了一圈下来,他发现老家已经没有高复学校了,于是他来到杭州,但发现杭州可供选择的高复学校也只有两所。

 

  时间倒回至2007年,王峰和四个同学一起来杭州复读。彼时正是高复班最如火如荼的时期,杭州的高复学校有二三十家。

 

  从王峰到陈霖,可以看出近十年来高复机构的盛衰。近些年,高复市场连续萎缩,2017年浙江省又将实行新高考方案,对于高复市场,很多人持悲观看法。

 

  那么,在中国已存在了几十年的高复班,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吗?

 

  现状

  高复市场连年萎缩

 

  今年622日晚上,陈霖获知了自己的高考成绩——文科630分。“考砸了!”这个分数,和他的预估严重不符,“比预计的少了近40分”。确实,只比一本线高4分的考分,并不能让他报上一个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

 

  和父母商量后,陈霖做了一个决定:不填志愿了,明年重考,“再为自己奋斗一年,不管明年考好考差,都不后悔了。”

 

  于是,陈霖和爸爸妈妈开始寻找高复学校。在老家慈溪读高复,是他和家人认可的最好选择,但询问了一圈后,他发现“慈溪在几年前就已经没有高复班了”。此后,他只好来到杭州,最终在这里仅存的两家高复学校中选择了一所。

 

  这些年,高复市场的连续萎缩显而易见。

 

  2007年到2008年是高复市场最为火爆的阶段。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1010万名,其中复读生近300万人,接近考生总数的30%,浙江省的高复学生有五六万人,占全省高考总人数的15%2009年,受高中新课改的影响,高复生人数首次降低,而近几年,高复生大致是全省高考人数的5%

 

  在杭州,2007年杭州市区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18992人,其中高复生占30.6%2008年,杭州市区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19075人,高复生的数量达到顶峰,超过6000人,占高考人数的34.6%2009年,杭州市区参加高考总人数1.4万多人,高复生人数下降,约占当年高考人数的20%。而近几年,杭州每年的高复生都只有两三千人。

 

  杭州市教育考试院的钱国良老师见证了这几年的高复班变迁:“杭州市区从2005年开始,允许高复班集体报考,当年不足2000人。随后几年,高复生持续增加,到2008年达到高峰,超过6000人。”他说,高复市场的萎缩始于2009年的高考改革,那一次考试模式变化很大:所有考生英语听力都要在平时考,专科生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也需平时考,这让不少当年的考生对于“再考一次”望而却步。

 

  高复机构谋求转型

 

  虽然这几年全省高复生的比例为5%并趋于稳定,但由于高考生总人数连年下降,高复生总人数其实也一直在下降。

 

  市场就这么大,僧多粥少,高复机构也在不断转型谋求出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阳就一直是浙江有名的高复“基地”,在鼎盛时期,高复学校有12所,在校生1.5万名,生源遍布全国各地。但从2009年开始,东阳就有高复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相继关门,到去年,仅剩下5所。

 

  杭州也是省内高复学校的另一集聚地,最火爆时,高复学校有二三十家,但现在只剩两家。据业内人士说,一些规模小的机构,有的在市场竞争中被兼并,有的改行做其他补习班,有的则直接关闭。

 

  目前杭州仅存的两家高复学校是求是高复和建人高复,办学规模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大的。

 

  不过,无论是求是高复还是建人高复,在多年前就已开办其他机构,比如民办中小学、成人教育等。像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建人高复,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涉及教育多个领域的文教集团,包括建人高复、浙江建人专修学院、杭州仁和外国语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地转型。

 

  纵深

  多方面因素导致高复不再“热”

 

  “高考人数下降、高考录取率提高、考生趋于理性都是导致高复市场萎缩的原因。”钱国良分析说,高复是伴随着高考恢复而产生的一种市场形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高考录取率较低,升学鲜有其他出路,选择高复的同学比例蛮高。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高考录取率也开始逐渐升高,从开始的40%-50%涨至80%-90%。以浙江为例,保持80%多的高考录取率就已经有好几年了。高考录取率高就会导致录取线低,像今年我省统一划定的控制分数线文科为263分、理科为266分,属于近几年里最低,换句话说,100分的试卷,只要考到50分就能够上大学(专科/高职)。

 

  近些年选择读高复的学生目的也更多元,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只想考上一所大学”的想法不同,现在的高复生中,有平时成绩不错、但高考失手的考生,也有高考填报志愿失误导致落榜的考生。

 

  “但高复只能是担当‘消防队员’的角色,是一种补救措施,而不是常态。”钱国良曾做调查,高复的学生中,仅有三分之一能比前一次考得更好,三分之一原地踏步,三分之一不进反退,“现在早已不是一考定终身,除了高考,升学通道也更多了,例如申请国外高校、考自考等。”在他看来,学生对待高复的态度更为理性,盲目读高复的少了。

 

  高复班会淡出历史舞台吗?

 

  种种原因导致高复人数下降,高复班会淡出历史舞台吗?

 

  今年,被很多家长认为是2017年“新高考”实施前能读高复的最后一年。杭州建人高复学校创办人桑坚信说,今年建人高复有900多人报名,是去年的一倍多。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在“新高考”刚实行时,因为考试模式大变,选择高复的学生很可能会进一步减少,但当“新高考”稳定下来后,高复又将回温。2017年新高考方案规定,除语数外三科必考外,其他几门作为选考科目,且成绩两年内有效,浙江省高考英语也是一年两考,成绩两年有效。到2018年高考时,浙江高考复读生重新高考只需考语文、数学两门即可,复习一年只攻两门,高复生的优势很明显,这对高复市场来说,是很大的利好。

 

  “对于平时成绩就不理想的同学,三年高中学习都没有提高成绩,却指望高复一年突飞猛进,这并不现实。无论是老的高考制度还是新的高考制度,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没有漏洞可以钻。”钱国良认为,高复市场已经趋于稳定,高考制度的衔接过程,或有波动,但不会掀起太大波澜。

 

  在桑坚信看来,高复的未来,不会走“消亡”或“火爆”这两个极端。这几年大浪淘沙,能存活下来的高复机构会逐渐稳定在一个正常的水平,只要高考在,就有复读需求在。

 

  他曾去中国台湾地区考察,发现那里的高复的历史和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在台北车站附近有一条著名街道南阳街,被称为“补习一条街”,在300多米的狭长街道里,聚集着各类补习班,鼎盛时期,这里的高复班就有近50家,各地学生希望在这里补习后“鲤鱼跳龙门”。“台北的高复班也一直在减少,这几年只剩下两三所,但都活得很好。”他说,虽然当地的升学率已接近100%,但学生对于高复的需求一直都在,这也是升学方式多元的一种存在。

 

  (本文中学生名字应受访者要求,均为化名)

 

信息来源:2015-08-26《今日早报》

http://jrzb.zjol.com.cn/html/2015-08/26/content_3140479.htm?div=-1

 

------------------------------------------------------

 

晨雾2016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简版)

讲座对象:2016届考生家长

欢迎各位2015届家长推荐2016届家长参加。

 

场次一:

829日晨雾老师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时间和地点:

2015829日(周六)上午9:00,海淀人大

预约电话:62610909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vvxq.html  

 

场次二:

94日晨雾老师赵京老师新高三家长加场讲座

时间:201594日(周五,假期)上午830--1200         

地点:朝阳剧场(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6号)

预约方式:在线预约,详见通知。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vtu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