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警方出击查获10万条考生信息  两名负责人被调查

(2015-08-14 17:42:43)
标签:

教育

考生

记者

话务员

学生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本报“高考生信息泄露”报道引关注

武汉警方出击查获10万条信息  两名负责人被调查

警方昨日清查“高光画室”招生点 5公斤重的话务单道出秘密

10万条信息遭倒卖最低一条一分钱

 

晨雾 / 转帖

 

武汉警方出击查获10万条考生信息 <wbr> <wbr>两名负责人被调查
楚天金报讯 图为:警方在招生公司查获海量考生信息(记者曹大鹏摄)

 

武汉警方出击查获10万条考生信息 <wbr> <wbr>两名负责人被调查
图为:警方介入调查

 

武汉警方出击查获10万条考生信息 <wbr> <wbr>两名负责人被调查
图为:招生窝点的墙上,写有不同省份的分数线

 

  □文/本报记者周逸雄 实习生何纯 陈晶 黄晨曦 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本报“高考生信息遭疯狂泄露”一文见报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不少考生打来电话表示,深受其害。

 

    昨日,武汉市公安局洪山分局民警赶往“高光画室”,现场带走两名负责人进行调查,在“高光画室”内,民警清查出约5公斤重的高考考生信息。经过清查,这些信息涉及近10万名考生,遍及全国13个省市区。而记者昨日回访卧底的另一家招生公司的办公地点时,已人去楼空。

 

  现场

  警方昨日清查“高光画室”

  搜出5公斤重考生信息

 

昨日上午840分许,记者再次来到武昌广八路的高光画室,此时话务员还没开始上班。

 

上午930分许,20多名话务员进入J2教室,坐在了摆有电话的位置上,记者留意到,靠门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大摞考生名单,足有10厘米高。记者从教室后门悄悄走进教室,录下一段话务员打电话的视频。

 

此时,一名男子发现了记者,并走上前来询问,“你是干嘛的?”随后,一名穿衬衣的男子从教室内快步走了出来,拦住了记者,这名男子称,他们只是在这里进行暑期培训,而且昨天是最后一天。

 

    此时,另一路记者拨打110报警,洪山公安分局珞南街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与记者进入高光画室清查。此时,教室内正在打电话的学生立即挂了电话,现场有一名女负责人,一度要强行离开现场,被珞南街派出所民警当场制止。民警对现场的话务清单进行了清查,对一些兼职的话务员进行了登记。并将两名负责人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

 

    记者对整理打包的考生清单进行称重,足有5公斤,现场兼职的学生则告诉记者,这些话务清单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回访武汉工程科技学院3号楼

  曾经热闹招生点内空无一人

 

    在现场,一名女话务员告诉记者,她是武昌一所二本高校的学生,在这里做兼职十多天了,每天都在给不同地方的低分考生打电话,公司还与他们签了合同。记者看到,合同上明确写着“不得将学生信息透露给第三方,违者辞退”的字样。薪资结构为底薪2100+提成。提成按照阶梯式分布,为招到12个学生,每个学生奖励500元。招到4个学生,每个奖励700元,5个以上每个学生奖励1000元。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一份《某学院自考生真相调查》的文档,学生介绍这是用来招生的话术单之一,“如果有人说自己去了某学院,就按照单子上的话说他们的自考不好!”兼职的学生介绍。

 

    记者看到,这份文档有10条,内容有,“某学院自考始于2008年,至今只有6年的历史,报考、社会认可度、就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等。

 

    另一路记者赶到位于江夏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曾经繁忙的3号教学楼一片宁静,几个曾经招生的教室空无一人。在210教室内,黑板上的“陕西今年一本线 ”的字样还未来得及擦除,放在讲台上的无绳电话已不见踪影。保安告诉记者,平常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打电话招生,昨天没有见到这些人。

 

  调查

  警方封存查获的考生信息

  涉及13省市区 其中有6000湖北考生

 

    昨日,警方现场将缴获的信息资料进行封存。经初步统计,记者发现这些高考生的信息遍布全国13个省市区,分别是四川、湖北、贵州、河南、重庆、甘肃、陕西、辽宁、广西、云南、湖南和江西,总共涉及考生信息近10万条,其中仅甘肃省的生源信息就有21000条。

 

    记者了解到,这仅是当天“高光画室”的话务员所用的考生名单。

 

    昨日查获的考生信息中,还有近6000名湖北籍的考生信息,包括武汉、恩施、咸宁、黄冈等多地。家住硚口区汉西路的张艺星(化名)是一名艺术生,其母亲接通记者的电话后大吐苦水,“他们自称华师、武科大、东湖学院招生办的,其中有一个自考招生办一打就是20多个电话,现在看到电话头都是大的!”“就在几分钟前,他们还给我打了电话!”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12音乐班的姜同学说,对方不仅知道她的基本信息,还知道她作为艺术生的报考方向。

 

    不过,也有考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不在意信息泄露,他们认为就是多接了几个电话而已。

 

    目前,洪山警方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

 

  幕后

  招生公司负责人自曝

  高考生信息有换的也有买的

 

    昨日上午1030分许,高光画室负责人赶到现场,“一早晨就看到你们的报道了!”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自考招生行业,他们的规模算小的,只有几十个话务员,“有一些公司,有几百个话务员,也一样用考生信息去招生,自考招生越来越难了。”

 

    对于考生信息的来源,该负责人介绍,他们所用信息一部分来源于同行的招生公司,比如与其他招生公司互换信息,另外还有一些是在网上买的,“网上到处都是,有时一分钱可以买一条。”

 

    该负责人表示,考生信息源头从何而来,他们也不知道。

 

  记者假扮招生公司负责人“谈业务”

  1万元谈妥两地10万考生信息

 

    此前记者在卧底中,有招生公司员工向记者介绍,考生的信息大部分是从网上买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教育部门流出的。

 

    业内人士王勇也认可这一说法,“按照信息的丰富程度,从0.5元到0.1元一条。”

 

    王勇说,招生公司一般有一个QQ群,他们会在群里共享一些地区的考生信息,“比如一个招生代理获得了湖北某一地区的高考生信息,就会拿着这一信息和同行交换或者交易。”

 

    84日,记者通过QQ群,以“高考考生信息”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一下子蹦出了20多个QQ号,其中一些QQ号直接以“考生信息”作为关键词。

 

    记者加了一个名为“出售考生名单资源代理”的QQ,其一条个性签名上写着,“河南低分考生带分数已到”,另外一条写着“新乡6500条,商丘10000条,平顶山3000条……”记者初步计算,有河北、湖北、山西、陕西、河南等10多个省市的高考考生信息在QQ上兜售。

 

    84日,记者自称是西安一家教育招生机构的负责人,加入一个名叫“考生信息名单”的QQ群,佯装要买西安的高考考生信息。该群群主“龙腾教育”表示,全国所有地区的信息他都有,不多久就丢给记者一个excel文档。记者看到,这是一个有26条长安五中考生信息的文档,每一条学生信息都包括分数、姓名、考号,以及电话号码。记者随意拨通其中三个,对方接通电话后,信息都是正确的。

 

“龙腾教育”表示,西安地区的高考生信息,他有4万多条,每条0.5元出售。随后,记者表示想要武汉的,“龙腾教育”称也有几万条。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龙腾教育”同意,以1万元出售西安加武汉的10万条信息。算下来,每一条信息价格为0.1元。业内人士称,记者是生手,如果业务熟练的话可以谈到一分钱一条。

 

信息来源:2015-08-13《楚天金报》

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50813/ctjb2717409.html

 

相关报道:

谁泄露了考生信息·记者卧底

 “他们知道我的姓名、电话、住址,甚至分数”

高考生惊呼: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记者卧底当招生话务员 仅一家公司就手握万余考生信息

 

武汉警方出击查获10万条考生信息 <wbr> <wbr>两名负责人被调查
楚天金报讯 图为:本报记者卧底招生机构所获取的考生信息资料(记者曹大鹏摄)

图为:兼职学生就通过这样的考生信息打电话

 

    □本报记者周逸雄 实习生何纯

 

    “头都要炸了,恨不得扔掉手机!”武昌高考生叶飞(化名),不仅承受着高考落榜之苦,每天还被招生电话轰炸。叶飞很不解,他们是怎么知道自己个人信息的?

 

    近一个月来,楚天金报记者卧底招生公司,发现每个招生机构都有数目惊人的考生信息,而且一些考生的信息十分精确,包括其姓名、考分、所在学校、甚至是具体到楼栋的家庭地址。仅仅是记者卧底了解的第一家招生机构,就有万余条高考考生的信息,每天拨打3000多个电话。

 

    记者两度卧底

    培训上岗当招生话务员

 

    招生公司真有如此详细的信息?记者决定应聘“话务员”前往卧底。

    716日,记者通过一个兼职QQ群里的“武汉大学招聘话务员”信息,与“李老师”联系上,他邀约记者次日到武汉大学附近的宏博公寓面试。17日下午,记者按照“李老师”的指引,来到宏博学生公寓一栋女生宿舍楼一楼的“高光画室”内,画室有三间教室,每间教室都有20多名学生打电话。

 

    “您是×××的家长吗?我是湖北省自考委员会的,您的孩子今年高考吧……”走廊里,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简单的面试后,记者被正式录用,李老师安排记者住到公司旁的一间学生公寓,并开始接受培训,“李老师”形容工作为,“给一些分数不高的学生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此后,李老师给每个学生讲起了话务技巧,并让兼职的学生组队进行模拟对话。“一定要强调我们是本科,是211985高校!”李老师说,如果学生或者学生家长问起,孩子这么低的分数都能上本科时,就想办法混过这个问题,只强调“学生入住武汉大学本部,享受普通本科生一样的资源和待遇”。

 

    每天至少联系120名高考生

 

    720日上午,李老师拿来30多页名单,让兼职的学生一人拿一张进行实际操作。记者拿到40个学生信息,全是南宁市高考考生,包括姓名、分数、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李老师要求,每个话务员一天至少完成3张的量。

 

    记者按名单上的电话一一联系,除了无人接听以外,凡能联系上的学生或学生家长,均与名单上的信息相符。

 

    记者粗略估计,一个教室一天会放30张左右的电话名单,每张上面有40个考生信息,一共三间教室,每天的电话名单都不会重复,一天下来整个招生点至少要打3000多个电话。而这所招生机构,至少在暑假会进行持续一个月的招生。

 

    在三天的卧底中,除了广西的考生信息,记者还接触到了江西、陕西、湖北襄阳等地的440名考生信息,并且信息90%以上准确无误,但是也有一些高过一本线的名单偶然出现在名单中。

 

    拿考生信息招生是业内常态?

 

    “武汉每一个招生机构,都有各地高考考生的信息。”在自考招生界摸爬滚打了5年的王勇(化名)告诉记者,拿考生信息招生是行业的常态。

 

    81日,一个“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招聘招生话务员”的消息,在兼职QQ群里闪动。记者再次以兼职的名义前往卧底。招生话务员工作的地点,在学校3号教学楼210室至217室内。

    记者所在的217教室内有20多名学生,每人配了一台无绳电话。现场有两名“老师”负责,与在宏博公寓一样,工作内容仍然是按照“老师”提供的名单,给考生打电话。

 

    82日上午,记者领到4张约200个考生名单,上面全是山西省运城市平陆一中的学生信息。83日,记者再次领到新一批考生名单。记者在卧底时了解到,这些兼职的学生都隶属于一家招生公司,招生公司与学校方面签订招生合同,一旦学生入学缴费后,再由校方支付公司相应的酬劳。

 

    逐一确认核实

    打通的30个电话都有其人涉事高中将向教育部门反映

 

    85日,记者将掌握的山西、襄阳、广西南宁、西安的信息进行回访。

    记者手中所有的南宁市的考生信息,包括有南宁市三十四中学、南宁市二十四中学、南宁市外国语学校等多所中学的高三应届考生,其中,打通的30个电话,均与信息相符。

 

    记者拨通一名叫做“黄治国”的学生电话,记者一一确认其姓名、年龄、所在学校,高考成绩。“你说的都是对的,可你的信息是咋来的?”黄治国反问记者。随后,记者又拨通了外国语学校另一名应届生“宁东海”的号码,经过证实他与黄治国还相识。

 

    随后,记者与南宁市外国语学校的教务处取得联系,该校负责人在电话中表示,记者所掌握的学生信息确是该校学生,他想知道这些信息从何而来。在核实山西运城一名叫“李嘉乐”的应届考生时,其妈妈张女士说:“我一天接到5个武汉的电话,2个北京的电话,全部是招生的!”

 

    针对记者掌握的近100名西安长安五中考生信息,810日记者与长安五中取得了联系,该校负责人查看了相关资料后,确认信息的真实性,表示将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此事。

 

    这些信息是怎么泄露的呢?本报记者今天将继续追踪。

 

    考生家长愤怒

    “他们好清楚儿子的信息”

 

    “有的自称是武汉工程大学老师,说有特招指标;有的自称武汉大学老师,说可在武大本部就读;还有自称是汉口学院老师,说有渠道让我读本科!”叶飞今年高考,发挥失常仅考了324分。自从高考成绩放榜后,他平均每天接到20多个类似的电话,现在一听电话响,他就会莫名地烦躁。

 

    叶飞的爸爸叶先生也很愤怒,“才挂掉一个电话,另一个招生的电话又进来了”。这些来电话的招生机构,不仅知道儿子的姓名,学校,连家庭地址、高考成绩都一清二楚。

    叶飞的经历不是个案,在湖北多地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家住咸宁嘉鱼县潘家湾镇的周玲(化名),这个暑假一连收了7个录取通知书,但没有一个是她填报的学校,“这些学校是咋知道我的身份信息的?”

 

    兼职学生亲历

    拿着详细名单精准“推销”

 

    不仅高考生奇怪,一些暑假做兼职的学生,也觉得奇怪。“不知道公司是从哪儿拿到那么多学生信息的。”昨日,武汉商学院大二学生小凤(化名)给记者讲了在招生公司奇怪的兼职经历。

 

    小凤说,暑假前她在校园内看到了兼职信息,对方招聘几十名话务员为学校2015年专套本进行招生,7月初,她应聘后上岗,并与对方签订“招生话务员协议”,底薪1200元,招到一名学生就会有400元的提成。

 

    上岗后,小凤发现不对劲了:“刚开始,公司负责的王老师说是为学校招‘专套本’,可我们发现是招‘自考生’。”小凤说,公司老师却又让我们故意模糊自考生和本科生的区别。

 

    小凤说,每天就是按公司发下来的名单联系对方,让对方来读本科。

 

    省招办提醒考生

    莫让招生诈骗毁了大学梦

 

    金报讯(记者宋锐)在今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不少考生及家长反映:经常接到各种招生电话,捏造招生政策、虚构招生信息等。为此,省招办特地把常见的诈骗情况进行了梳理,提醒考生切勿上当。

 

    据了解,常见的招生诈骗主要四类:5字头的骚扰电话;省内非普通高校(自考、助学班、本科就业班等)混淆招生性质、层次和类别,或声称有额外计划、自主招生等,招揽生源;声称考生在指定的网站报名,在指定的网站查询录取就可以去学校报到;某些网站以虚假新闻,混淆视听。

 

    省招办提醒考生,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用钱买计划”;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

 

    省招办表示,要特别注意防范以下几种诈骗方式:混淆教育性质、教育形式蒙骗。省招办解释说,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以及有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

 

    要防范“低分高录”哄骗,骗子通常会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声称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的考生录取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对此,省招办表示,他们一直是严格执行批次线,不录取一名批次线下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此外,还要防范 “预科生”、“自主招生”“单独招生”等进行诓骗,以及“内部指标”诱骗。省招生表示,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会由省招办统一对社会公布,录取期间学校追加计划一律在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中调整,任何个人说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

 

信息来源:2015-08-12《楚天金报》

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50812/ctjb2716356.html

 

------------------------------------------------------

 

晨雾2016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简版)

讲座对象:2016届考生家长

欢迎各位2015届家长推荐2016届家长参加。

 

场次一:

822日晨雾老师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时间和地点:

2015822日(周六)上午9:00,回龙观;下午14:00,翠微

2015829日(周六)上午9:00,海淀人大

预约电话:回龙观:81721477  翠微:68278436  人大:62610909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vvxq.html  

 

场次二:

94日晨雾老师赵京老师新高三家长加场讲座

时间:201594日(周五,假期)上午830--1200         

地点:朝阳剧场(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6号)

预约方式:在线预约,详见通知。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vtu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