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京:知分报考+平行志愿”,北京真要实行吗?

(2014-11-27 22:04:09)
标签:

教育

平行志愿

考生

学校

热门专业

分类: 佳文共赏

佳文共赏:

赵京:知分报考+平行志愿”,北京真要实行吗?   (2014-11-25 23:26:33)

 
晨雾  / 转帖
 

“知分报考+平行志愿”,北京真要实行吗?


计桥高考志愿研究院  赵京/文  

 

《北京晚报》11月13日发文《明年北京高考四大变化出分后填志愿加分政策再“瘦身”》,而伴随之市教委的“均为未确定”的回应,家长们从热议又恢复了平静。从发文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天了,依然没有官方正式的消息公布。我们看一下媒体对于2015年高考的预测有哪些。

 1、出分后填志愿;2、投档大平行;3、加分项减少;4、自主招生挪考后。

这四大变化目前属于推测,可能将来都会被证实,但是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我有些不同看法。四大变化重点是平行志愿数量的增加,知分填报是其补充。为什么呢?

如果实行了每个批次6到8个志愿学校,那么考前考后报考区别没有那么大。因为考生有足够多的机会,报考风险已经降低了很多。因此,对于考生而言,深入学习平行志愿报考是重点。

出分报考对于家长而言减少了工作量,而对于考生而言喜忧参半。

出分填报志愿,家长无须再像考前帮孩子填志愿时一样在计算孩子的市排名上花费时间,从这个角度讲,报名难度确实降低了。

考生们喜的喜,忧的忧。喜的是自己的分数已出,变数减少;忧的是平时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高考却考好了,自己敢报的学校,别人也敢报了。对于平日考试发挥稳定的学生而言,往往会发现之前很多不如自己的同学竟然和自己考分相近,优势感顿无。然而,对于爆发型的考生就是超级好消息了!考前的担忧只变得多余,成绩让自己可以报更高大上的学校了!

 

“冷门专业更冷,热门专业更热”?

 媒体推测出分后填志愿容易出现“冷门专业更冷,热门专业更热”的现象,这个需要纠正一下。平行志愿下,考生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提档后被“退档”,因此为了避免此风险,在专业选择时往往迫于无奈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这样一来,热门专业依旧被高分角逐,其他未满足专业志愿的学生会被调剂到有缺额的“冷门”专业里。这样不仅抬高了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同时也拉高了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因此,若正按照该方案实施,会出现“热门专业依旧热门,冷门专业难变冷”的现象。

 

能否“量体裁衣”?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出分后报志愿算是利好消息,因为心里会更‘有底’一些,可以根据分数和兴趣‘量体裁衣’”出自(《北京晚报》2014年11月13日《明年北京高考四大变化出分后填志愿加分政策再“瘦身”》)。

确实,分数已知,考生排名精确到一个区间,我们就不必大费周折预估考生实力排名了。跟做衣服一样,有了现实的尺寸。然而,“裁衣”却依旧难。

 实现平行志愿后,报志愿中最难的一个问题是对专业的把握。很多时候,家长花了数月时间研究,做了N多测评,咨询了N多好友,最后确定了考生学习某个专业,然而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短短的几天时间都被困在如何拉开平行志愿几所学校梯度的漩涡里,好不容易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把梯度拉开了,结果专业录取结果却不太理想。

  在顺序志愿报考模式下,要是填报一所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存在风险,很多学生会选择退而求其次,报考一所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的高分优势专业。比如,北京市理科排名7500的学生,若报考北京科技大学有一定的风险,很可能会放弃北科大,选择报考北京工业大学的热门专业。而平行志愿后,同样水平的学生,更可能是平行志愿第一所选择报北京科技大学,然后再依次选择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几所学校,把北工大放在最后面做兜底儿。这样很可能是进入了化工大学,但是专业就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了。所以对考生来说,虽然分数和排名确定了,但是想学校与专业兼顾难度依旧很大。因此,“量体裁衣”依旧不易。

作为家长们,要认真研读录取政策,制定合适的方案。很多家长和考生做好了方案,但是对于能不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依然没有胜算,最后能不能投中完全是撞运气,专业的把握就更小了。如果考生和家长选择比较满意的学校,擦边进去了,就有可能被调剂到不好的专业。还有一部分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重复志愿。有位山西考生给我看他的方案,这个方案是别人给他的建议。有人建议他两个平行志愿学校都填人大,第一个人大的把喜欢的专业选上,同时选择专业不服从调剂;第二个人大填上录取分低、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同时选择专业服从调剂。以为这样,就可以既能增加好专业的录取机会,又能保障最大几率被人大录取。像这种完全不合理的方案也会有人建议。考生用了两个志愿选择了一所学校,完全没有增加被这所学校录取的几率,反而面临退档的风险。因此,在做填报志愿方案时应当认真对待,马虎不得。

 

填报平行志愿很容易?

很多地方都大力宣传考后知分大平行,填报志愿难度便会降低。在我看来,填报志愿的难易程度,完全取决于考生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就像择偶的匹配度,如果要求仅仅是“异性”、“未婚”,那么就非常容易;然而如果要求“心心相印”,那就非常难。

通常,考生与家长会有两种类型。乐观型:对填报志愿学习不太认真,填报完后,依然不清楚最后能进什么高校、什么专业。学习型:对高考信息把握比较准确,知道孩子能被填报的哪几所学校录取,但是不确定哪个专业。无论是哪类考生,都需要做一个事情,预测计划报考院校可能的录取排名。如果今年有更多学校的平行志愿(北京目前已经是一志愿下两个学校的“小平行”),那么多数学校的录取排名还会变化,提高的可能性更大。

2014届高考一位天津考生凭借艺术特长而取得了两所北京院校的优惠加分——中国地质大学过一本线即录取、北京科技大学20分的加分。该同学考了570多分,若报地质大学能够稳走,可是心理不甘;若报北科大,又感觉分数不够,还会浪费了地质大学的机会。家长和考生犹豫再三,还是不敢自己做决定,请我指导。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赌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理性的判断。最后我让他报考了北科大。结果也正如我的预期,考生顺利被北科大录取。

如前文所述,好学校与好专业的组合在平行志愿下将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同一院校的被选择几率增加了,势必会抬高分数,好不容易拼杀进心仪学校的学生却要面临因为专业分数报考集中,一两分之差就被调剂到另外一个专业的局面,很多学生无法判断。

总之,是否难,都取决于你的要求。要求高则难,要求低则易。志愿优先,强迫考生降低学校标准,平行志愿强迫考生降低专业标准。

当然,“知分报考+平行志愿”目前属于方案论证阶段,一切还要等北京考试院的最终政策。去年我们计桥通过数学建模,模拟了过去几年在平行志愿后可能的投档录取情况,预估出各院校的可能录取的“新排名”,帮助2014届的考生进行报考。我们也期待考试院能够早些公布方案,以便我能够早些为2015届的考生们做预估分析。

 

信息来源:2014-11-25 新浪博客 赵京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175fe0102vce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