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 世上最奇葩的录取规则
(2014-07-16 18:34:25)
标签:
育儿人民大学考生招生章程晨雾 |
分类: 晨雾原创 |
人民大学
---- 评人民大学《致兔子妈妈的一封“解惑”信》
背景说明:
7月13日晨雾转帖了内蒙古家长兔子妈妈的文章《兔子妈妈:惑,求解,人大之专业录取》。文章同时转发给中国人民大学官方微博和并发邮件给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社会监督员,新京报记者许路阳先生。7月14日上午许路阳先生很快回复说中国人民大学正在研究此事。中午晨雾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的邮件回复《解惑,人大之专业录取》。针对人民大学招生办的回复《解惑,人大之专业录取》,晨雾当晚给人民大学招生办发了一封回复邮件,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将邮件内容以《晨雾回复人民大学招办的一封信》在博客上公布。晨雾指出了人民大学招办的回复答非所问,用一些枝节问题来敷衍兔子妈妈,显露出十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此间相关专家和网友们发表了十分热烈的意见和观点。不同观点产生了激烈的谈论,这些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晨雾从网友们的讨论中也注意到有一个倾向,由于人民大学去年出现了蔡荣生事件,有部分网友由此联想到人民大学在内蒙的招生又存在暗箱操作,是否存在舞弊?而且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高招录取的专业知识,有些网友可能看不太懂,不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人大招生违规,有多大的错。为此晨雾于7月15日又发了一篇文章《人民大学在内蒙招生出现的问题不像舞弊行为》,文章指出人民大学在内蒙招生出现的问题即便存在错误也不像是舞弊或者暗箱操作,对退档考生的不利影响也很小。兔子妈妈的动机无非就是想弄明白一个招生录取方面的问题而已。但是人民大学的回复让人气愤。最终提出希望人民大学怎样去做?
随后晨雾看到了人民大学招办在其博客(rmdxzb)上发了一篇文章《致兔子妈妈的一封“解惑”信》(本文后附有原文),再一次向兔子妈妈做出了解释。
归纳一下,人民大学招办第二封信的解释要点:
2.专业录取开始前首先退档:首先,按实考分排队,计划数内、录取线上的考生才有被录取或调剂的机会。即622分考生因为实考分最低,已先退档,是没有录进专业或调剂专业的机会的。
3.退档依据:《招生章程》第十二条“投档后,我校按照考生实考分排队顺序进行录退”。
4.专业录取和调剂:录取线上考生按照《招生章程》第十五条写明的原则录取专业。实考分632、623两名考生被调剂录取。
5.录取、调剂依据:《招生章程》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1.首先我们看到,人民大学这第二封信与第一封信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进。能看得出是认真的多了。而且也没有再答非所问,做到直面问题了。没有再质疑兔子妈妈搞不懂提档分和实考分,没有再质问兔子妈妈贴出的内蒙古高招办网上公布的录取结果“不知是由哪个机构统计公布的。应公布实考分,但公布成了投档分。”这一点表明是工作作风的改进,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但是对于人民大学将这些归为“是在网上录取工作间隙匆匆完成”造成的,我不能认可。工作忙回复内容不多能理解,但是在不多的内容中不是指责别人不懂提档分和实考分,就是指责人家省的高招办发布的信息不对,想都没想过自己有什么错。这个致歉很勉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开脱。
2. “首先,按实考分排队,计划数内、录取线上的考生才有被录取或调剂的机会。即622分考生因为实考分最低,已先退档,是没有录进专业或调剂专业的机会的。”这一段话是人民大学回复兔子妈妈的核心内容,也是我要分析得核心内容。首先,我们从人民大学招生章程上没有找到这段话,那就是说,它不是人民大学的招生规则,而是人民大学招生办对招生规则的权威解释。这段话告诉我们,人民大学提档之后,在进行专业录取前首先做的事情是退档。而退档有个十分明确的原则,那就是超出100%招生计划以外的实考分数排列最末端的考生首先无条件退档。由于投档前每一位考生的投档分和实考分都是已知的,那么在投档前,只要提档比例确定,无需考查考生本人资料的的任何情况,就能确定某一部分考生必须被退档。而无论排名靠前的专业如何填报,身体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实考分排列在在最末尾超出100%招生计划的考生都必须退档,也不管他们专业是如何报的,也不管他们是否服从调剂。
我举一个例子:假设人民大学在某省招生计划是100人,提档比例是105%。提档105人,其中实考分排名在101-105的5名考生将被提档后不看资料再直接退出。然后再进行剩余100人的专业录取和调剂。这100人万一有个身体条件与所报专业不符的怎么办?万一有所报专业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怎么办?人民大学将无法完成招生计划,还要去补录不成?为了说明问题我再把这个例子讲得更极端一点,退了5名考生之后,其余的100名考生如果全部都只填报了第一专业,并且所填报的第一专业都相同而这个专业计划只有1名,而且100人全部都不服从专业调剂,人民大学是不是只能招收到1名考生而99名考生再次退档?(虽然我们知道发生这种极端事件的概率几乎是零)
我真的无法想象人民大学竟然会有如此奇葩的招生规则,可堪称世界之最了!
再揉揉眼睛看看是不是看错了?人民大学怕没说清楚,在第一句话后面还进一步说:“即622分考生因为实考分最低,已先退档,是没有录进专业或调剂专业的机会的。”具体到人民大学在内蒙这个真实案例,这位实考分622分的考生“已先退档”,即便排在她前面的5名考生全部都因为不服从调剂退档,人民大学一个都招不到,她“是没有录进专业或调剂专业的机会的”。
这可是人民大学对其招生规则的正式官方解释呀!由于他们有最终解释权,晨雾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理解。可以怀疑,但是不可不信。我们在相信人民大学的这个权威解释的同时,不得不指出其中的一点微小的瑕疵,“按实考分排队,计划数内、录取线上的考生才有被录取或调剂的机会。”严格地说,录取线不是高校定出来的,而是在录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要知道,录取之前是不知道录取线的,怎么能把录取线作为录取的条件呢?如果录取线都定了,还“按实考分排队”还有意义吗?每个考生的实考分都知道了,直接确定就行了,还排什么队呀?所以建议人民大学把“按实考分排队,计划数内、录取线上的考生才有被录取或调剂的机会。”这句权威解释改为“按实考分排队,计划数内的考生才有被录取或调剂的机会。”更为严谨。当然改还是不改晨雾说了不算。
3.上述如此奇葩的招生规则的依据是什么?人民大学十分严谨地指出,那就是《招生章程》第十二条的这一句话:“投档后,我校按照考生实考分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前面已经有了人民大学招办的权威定论,晨雾还能说什么?谈谈理解呗!晨雾认为这句话是人民大学进行考生录取和退档的排序依据,但不是绝对依据。按照考生的实考分排队考核考生的专业填报情况和其他综合情况录取考生,实考分排队第一名,如果身体不符合录取条件也要退档,退档之后少了一个候选人怎么办,排在最后考生补上呀!忘了,已经补不上了,按照人民大学的权威解释后面的已经先退档了。但是不管则么说,晨雾也是这么理解的。绝对看不出这句话的依据中含有“超出100%招生计划以外的实考分数排列最末端的考生首先无条件退档。”的意思。我不知网友中有哪位大师能看出来?
4.专业录取和调剂:录取线上考生按照《招生章程》第十五条写明的原则录取专业。实考分632、623两名考生被调剂录取。----
5.录取、调剂依据:《招生章程》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无异议。
6.延伸解释:这里的两条内容晨雾认为存在争议。
1)一批统招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除了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以外,调档后通常都不会退。这一条晨雾举双手赞成。这也是多数高校目前实行并受到考生和家长欢迎的招生规则。但是遗憾的是,晨雾必须指出,这条规则与人民大学对《招生章程》第十二条的权威理解自相矛盾。而《招生章程》第十二条并没有说对第一批次统招平行志愿省份无效,所以刚才我们谈到的人民大学的权威解释“按实考分排队,计划数内、录取线上的考生才有被录取或调剂的机会。”也应当生效。那么如何保证“除了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以外,调档后通常都不会退。”万一服从调剂的考生实考分排名在100%招生计划以外的末位怎么办,就无法保证了。人民大学称“超过公布计划数以外的考生,由学校加投计划录取”。这句话也是与人民大学对《招生章程》第十二条的权威解释相矛盾。既然“超过公布计划数以外”,提档的也是要无条件退档的,还费那个劲干嘛?
2)贫困专项计划招生是在一批之前的一个单独批次录取,我校共计220名招生计划都按规定投放到各省,没有预留的机动计划可加。人民大学的这个延伸解释是最可气的。你都是知道没有预留机动计划可加,还知道按照实考分排名超出计划的无条件退档,还非得105%提档。让人家末位考生提进来转一圈再退回去。这不是故意吗?
7.人大将单独出台针对内蒙地区的招生章程,不再让其他关心关注人大的考生和家长有“惑”。----
8.
上午人大招办向社会监督员和十数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完全开放了学校的网上录取现场,传递阳光高考的理念。-----
9.感谢兔子妈妈为众多素不相识的考生义务服务。----
晨雾
2014年7月16日
------------------------------------------------------------------------------
附: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
致兔子妈妈的一封“解惑”信 (2014-07-15 15:51:37)
兔子妈妈:
真诚地感谢您对人民大学招生的关注,您的关注是在帮助我们的工作日趋完善!昨天回复您的《解惑》一文,在我们网上录取工作间隙匆匆完成,是希望能够在我们知晓的第一时间对大家的疑惑有所回应。我们以为把规则解释清楚了,却引发了更多的争议,此非本意,望能见谅!
先直述本意,您的惑在于“专业调剂应该是在所有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都录完之后才进行专业调剂,人大这个是如何录取的呢?”答案是:首先,按实考分排队,计划数内、录取线上的考生才有被录取或调剂的机会。即622分考生因为实考分最低,已先退档,是没有录进专业或调剂专业的机会的。依据是《招生章程》第十二条“投档后,我校按照考生实考分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其次,录取线上考生按照《招生章程》第十五条写明的原则录取专业,实考分632、623两名考生被调剂录取。故我校在内蒙招生是按照“实考分+专业级差”原则录退考生,依据是《招生章程》第十二条和第十六条“我校在内蒙古自治区采取分数级差的录取规则”,这与部分高校采用“专业志愿清”的录退原则不同。
我们想延伸解释一下的是,您所举例的内蒙古贫困专项计划招生是一个特例。一是,在一批统招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后人大通常都不会退档的。超过公布计划数以外的考生,由学校加投计划录取。如发生退档,就是《招生章程》第十五条最后一句列明的情况“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在实际录取中遇到这种情况,招办老师都会主动联系考生劝其服从专业调剂。因为我们知道平行志愿被退档后,考生被录高校的落差会很大甚至面临无学可上。二是,贫困专项计划招生是在一批之前的一个单独批次录取,我校共计220名招生计划都按规定投放到各省,没有预留的机动计划可加,我们想录取622分的考生却有心无力。据了解,这位考生目前已在一批被北京地区的一所著名大学录取。
诚如您所呼吁的,内蒙古自治区的招生是阳光透明、公平公正的,其填报志愿方式、信息公开力度都创全国各个省份之先河。大学的招生章程是唯一的,面向全国普适性的。在制定章程时,我们字斟句酌地希望可以把规则讲清楚。由于内蒙古招生方式的不同,出现对章程内容的不同理解是有可能的。虽然此前几年从未有考生就此规则和执行情况提出疑义,但您今天的“惑”恰恰提醒了我们,我们还有解释得不完全到位的问题。我们正在考虑参照学校在江苏的做法,明年单独出台针对内蒙地区的招生章程,不再让其他关心关注人大的考生和家长有“惑”。
就在今天上午,人大招办向社会监督员和十数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完全开放了学校的网上录取现场。面对着镜头和录音笔,我们用时两个半小时详细介绍了学校录取工作的流程,包括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专业是如何录取的等等。相信您很快会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有关的具体信息。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向您、向千千万万社会公众传递中国人民大学积极改革、阳光招生的理念,并用我们的实际工作来践行这样的理念。
您博客里,给众多素不相识的考生义务提供的高考志愿辅导建议,让我们非常感动,并为您的专业精神感到钦佩。希望我们的一个解释能够真正帮您解惑,并通过您帮大家解惑!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2014年7月15日
信息来源:2014-07-15 新浪博客 rmdxzb的BLOG(中国人民大学招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6787b30102ux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