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2014-07-16 08:26:46)
标签:

教育

考生

招办

人民大学

u盾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媒体综合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晨雾 / 转帖

 

法制晚报:

人大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教育部随时监控录取进程 在京一批录取166

 

    法制晚报讯(记者 张丽)今天(1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向媒体记者和社会监督员开放录取现场,演示高招录取过程。

 

    上午11时,记者来到人民大学北区食堂五层的本科招生“大本营”。9台计算机摆开,8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模拟投档、录取等工作。记者注意到,在录取现场有两名保安人员在门口站岗,参观人员必须凭参观证才能进入。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各省录取时,每完成一个录取步骤,都要进行书面记录,以避免遗漏,并且每台计算机旁都有一个“U盾”,网上录取时必须将“U盾”插入计算机,才能完成录取等工作。

 

    记者看到,录取系统客户端拥有管理电子档案、设置模板、数据统计等功能。

 

    记者了解到,为了在确保录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以及招生公平, 人大校方的信息技术部门专门加强了数据安全的监控,同时匹配“U盾”的安全操作。而在网上录取中,教育部随时可以监控到高校客户端的录取进程。

 

    人大本科生招办主任李向前说,高校录取现在都是公开透明的,哪怕要追加计划指标,都需要通过一个系统来完成。

 

    据了解,人大在京一批次计划招生135人,实际录取139人,加上特殊类型计划后最后实际录取文科78人、理科88,166人。

 

信息来源:2014-07-15《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4-07/15/content_500499.htm

 

北京晚报:

人大高考录取现场首次对外开放

 

    本报讯(记者张航)今天(1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向媒体记者和社会监督员开放录取现场,演示高招录取过程。记者从人民大学了解到,该校今年在北京按照文科100%,理科105%的比例投档,最后含特殊类型招生一共录取了166人。

 

    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人民大学北区食堂五层的一间计算机房,这里就是人大本科招生录取的“大本营”。9台计算机摆开,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模拟调档、录取等工作。

 

    一位正在录取湖南考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各省录取时,每完成一个录取步骤,都要进行书面记录,以避免遗漏。记者注意到,每台计算机旁都有一个U盘,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一个“U盾”,必须插入计算机后,网上录取系统才能完成录取等工作。“平均下来,完成一个省的全程录取需要大约1天半的时间,北京因为招生人数相对多一些,需要近3天。”人大本科生招办主任李向前说。

 

    李向前介绍,在这个网上录取系统中,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部门将考生的报考信息发送给高校招办的计算机客户端。记者看到,录取系统客户端拥有管理电子档案、设置模板、数据统计等功能。在“管理电子档案”功能中,考生的报名信息、高考成绩、体检信息清楚可见,在“设置模板”功能中,工作人员可以设置分数级差、专业限制等,在“与服务器交互”的功能中,工作人员可以完成最重要的录取过程。此外,客户端还可以统计整理考生的生源结构、男女比例等信息。

 

    李向前表示,在录取过程中,学校先通过不断模拟调档确定最后的调档分数线。然后在阅档中,工作人员审阅进档考生的简历表、成绩表、体检表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然后为考生分配专业,确定最后的录取分数线。“近年来,由于人大在各省市的招生组工作细致,考生填报合理,80%以上的考生都会被录取在自己的志愿中。”人大招办副主任苗苗说。最后,招办工作人员完成录取审核,寄发录取通知书,并在网上公布录取结果。

 

    据了解,人大在京一批次计划招生135人,实际录取139人。加上特殊类型计划后最后实际录取文科78人,理科88人。J067  

 

    相关新闻

    高招一批次今天征集志愿

 

    上午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本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本科一批次录取志愿征集从今天上午8点开始,一直到晚上8点。考生须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了解本科一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情况。

 

    据了解,参加本次志愿征集的学校共有54所,招生计划573人。其中,文史类招生计划106人;理工类招生计划467人。按照有关规定,本科一批次线上未录取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征集志愿填报,本次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考生可选报三所志愿学校,每所志愿学校可选报六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征集志愿录取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一次性向招生学校投档,由招生学校审查录取。本报记者 张航 J067

 

信息来源:2014-07-15《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4-07/15/content_196535.htm

 

北京晨报:

人大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在京录取166 专业志愿满足率超80%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向媒体记者和社会监督员开放录取现场,今年,该校在京按照文科100%,理科105%的比例投档,最后含特殊类型招生一共录取了166人,扩招4人。专业志愿满足率80%以上,没有退档。

 

  Ukey保证录取安全

 

  昨日,在人大北区食堂五层计算机房内,9台计算机依次摆开,8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模拟投档、录取等工作。机房门口有两位保安24小时守卫,只有佩戴相应证件者才可以进入核心区域。

 

  为避免遗漏,在各省录取时,每完成一个录取步骤,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书面记录。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维护网络安全,所有的电脑都必须使用由教育部发放的Ukey操作,输入账号密码才能完成学校录取现场与各省招办的信息交互,每个Ukey都有编号,操作人员的每次操作都会在系统上留下记录。

 

  模拟投档划定分数线

 

  据了解,学校会通过不断模拟投档来测算分数线。一般学校要先向省招办确定一个投档比例,随后省招办将学生分数信息发往高校,学校根据模拟投档的情况调整投档比例和分数线,反复模拟后最终确定投档比例,正式投档之后分数线就划定出来。

 

  录取过程清晰透明

 

  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高校的录取系统客户端拥有管理电子档案、设置模板、数据统计等功能。投档后,客户端会显示出考生的考号、姓名、投档成绩、总分、专业及退档原因等内容,所有的考生按照裸分排序。在阅档环节,招办工作人员会审阅进档考生的简历表、成绩表、体检表以及省招办发来的其他材料。阅档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会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和除去各项加分之后的实考分数来为考生分配专业。

 

  在志愿级差的选择上,招办副主任苗苗现场模拟3种不同的级差,在1分的级差设置下没有考生需要调剂,如果设置为2分就会出现同分考生竞争一个录取名额的情况。模拟中出现了两名报考金融学同分考生,按照人大的规则,数学分数高的考生才得以进入金融学专业。

 

  晨报记者 李佳

 

信息来源:2014-07-16《北京晨报》

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4-07/16/content_299017.htm

 

北京日报:

在京高校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人民大学100%复查特长生

 

    本报记者 任敏

 

    昨天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媒体和社会监督员进入录取现场,成为首所开放本科生录取现场的在京高校,高校端如何阅档、录取,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录取现场24小时外人禁入

 

    最近几年,高招省级招办投档过程曾向媒体开放,而高校阅档现场是昨日首次开放。人民大学的录取现场设在知行F楼五层的机房内。机房外,人大保卫处的工作人员75日起,24小时值守,禁止外人闯入,确保录取安全。

 

    机房内,只闻录取工作人员点击鼠标的声音,人民大学录取的学生98%是在这个机房被网上录取,其他少量考生属于保送生、港澳台免试生和第二学士学位生。

 

    人大招办主任李向前详解录取流程,高招录取期间,高校主要通过网上录取系统与省级招办沟通信息。录取时,第一步是调档,高校通过多次模拟投档后,确定调档比例,正式调档,并形成调档分数线;第二步是阅档,省级招办投档后,高校审阅学生简历表、成绩表、体检表等信息;第三步确定录取线,高校以考生实考分为依据确定录取线,同时为考生分配专业;此后,省级招办将依据高校公布的录取规则,对高校录取的考生进行审核,审核后即完成录取,高校公布录取结果并寄发录取通知书。

 

    人手一把“U盾”使用留痕

 

    每位录取工作人员参与录取时,都会持有一个小U盘,即网络密钥。密钥相当于银行发放的U盾,工作人员插上密钥,输入相应密码后,才能登录网上录取系统。每个人的密钥编号和密码均不同,使用情况均有记录,密钥密码每年更改一次。据介绍,使用密钥不仅可以保证网络安全,同时也可防止有人私自篡改录取信息等。

 

    密钥还用于连接省级招办的服务器,高校与省级招办交互信息,例如上传阅档信息、提出追加计划等,都需要使用密钥。

 

    高校的预留计划,往往会诱发“点招”。人民大学招办介绍,该校的预留计划已经教育部审核,调用的过程将由省级招办审核。

 

    录取分配专业也被考生和家长关注。人大招办副主任苗苗现场演示专业分配过程。首先,在网上录取系统中以实考分为基准成绩,在软件中设置级差为1分、2分和3分三种情况,自动预分专业,招办人员通过比较三种结果,最终挑选出调剂人数最少的结果。

 

    高招录取首聘社会监督员

 

    录取进程中,教育部、省级招办等均可通过网上录取系统、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管理系统等对人民大学的录取进行监督。人民大学监察处还将进行校内监督。此外,该校今年还首次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录取进程,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满头银发的吴玲玲是人民大学聘请的首届社会监督员之一,她退休前任职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她与其他社会监督员一起参与监督录取进程,她还向人大校长陈雨露进言,提出录取改进建议。

 

    今年,人大还特别开设录取博客,通过网络,随时接受考生和家长的咨询,即时公开录取信息。

 

    为确保录取安全,避免考生通过弄虚作假骗取录取资格,人民大学近期将出台新生入学复查规定,并向社会公布。今年开学时,人民大学将对10%的新生进行复查,对于通过特长生等招生方式被录取的新生,将100%复查。发现问题新生,一经查实,将依据有关规定,取消其录取资格。

 

    相关新闻 

    信笺通知书传捷报

 

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本报讯(记者 任敏)竖排小楷,“栋梁”图画……由人大校长陈雨露签发的“信笺”,将作为今年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向考生传递捷报。

 

    “捷报”古韵十足。封面加盖“国民表率 社会栋梁”八字方印;背面下端为江山社稷图,顶端则是万花簇拥的人民大学校徽,寓意人大学子争做国民表率;中缝处则是中国传统建筑梁柱,寓意人大学生敢为社会栋梁。

 

    内页采用金粉纸张,新生姓名、录取专业均竖排行文,从右至左,由上而下,类似古时信笺,信笺上“捷报”二字相当醒目。人大校长陈雨露今年亲笔签发录取通知书,很快,这些带着捷报的“信笺”将陆续发往全国各地。

 

    人大在京不退档

 

    本报讯(记者 任敏)目前,人民大学已结束在京录取,提前批小语种提档线文科为652分、理科为674分,一本提档线文科为650分、理科为666分。

 

    今年,人民大学一本在京投放135个计划,包括文科68人、理科67人。实际投档比例文科为100%,录取68人;理科为105%,录取71人。统考录取共139人,扩招4人。再加上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圆梦计划等录取考生,实际录取166人。今年人大在北京招生没有出现退档情况,提档考生全被录取。

 

    今年,全国共有90人获得人民大学“圆梦计划”资格认定,预计最终录取80人,其中包括4名北京考生。该计划去年在全国录取50人。

 

信息来源:2014-07-16《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4-07/16/content_196817.htm

 

京华时报:

人民大学首开放本科生招录现场

在京实录166 特长生将进行100%复查

 

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分发现场。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京华时报讯(记者郭莹)昨天,中国人民大学首次举办“录取现场开放日”,向媒体记者和社会监督员开放录取现场,演示高招录取过程。这在北京各所高校中尚属首次。

 

    据悉,今年人大在京一批次计划招生135人,实际录取139人,扩招4人。加上特殊类型计划后最后实际录取文科78人,理科88人。文科按照100%投档,理科按照105%的比例投档,最后含特殊类型招生一共录取了166人。所有的投档学生中没有退档。

 

    >>现场公开

 

    聘第三方监督

 

    人大招生就业处处长王鹏介绍,今年人大在招生管理办法及制度上进行了完善,学校成立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陈雨露担任组长。同时,招生工作的流程也得以完善,在半年时间内,制定了多项文件,并在网上公示。

 

    在监督方面,学校的纪检负责人全程参与招生工作,涉及招生决策的多个环节。同时,学校也是第一次使用第三方监督的方式,聘请社会监督员参与到招生的监督工作中,并率先向媒体开放录取过程。

 

    此外,王鹏表示,新生入学后,学校对特长生将进行100%复查,对普通学生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抽查。具体的抽查办法正在制定,将通过网上向学生公示。

 

    据了解,717日,人民大学还将组织一次相同活动,对社会大众代表进行开放。目前,已经有来自7个省市的12名公众代表申请,其中包括公务员、高二学生、高三考生和家长。除了未完成录取省份的考生和家长无法参加外,其他所有申请的民众代表,将全部获邀参加。

 

    >>安保措施

 

    录取过程全程录像

 

    人民大学的录取现场设在学校北区食堂五层的机房中。机房门口有两位保安24小时守卫,佩戴相应证件的人才能进入核心区域。录取机房中,8位老师正在进行录取工作。设在机房外和机房内的两个摄像头24小时录像。

 

    记者注意到,每台电脑上都插着“U盾”。据介绍,为了维护网络安全,所有电脑都必须使用由教育部发放的U盾操作,以此完成学校录取现场与各省招办的信息交互。而他们使用的每个U盾都有编号,操作人员的每次操作都会在系统上留下记录。在录取现场,每个工作人员负责46个省份的录取,他们随时和各省招办保持联系。每名工作人员录取时,都需要按照网上录取流程表进行,并且随时记录。据悉,录取工作从每天早上8点开始,一般到晚上12点左右结束。

 

    ■追问

 

    1

    分数线如何确定

    至少两次模拟投档确定分数线

 

    人大本科生招办主任李向前介绍,在录取之前,学校要通过不断模拟调档来测算分数线。一般学校会向省招办先确定一个投档比例后,省招办将学生分数信息通过网络发往高校,但不会发学生档案信息,学校根据成绩情况,再调整分数线和投档比例,直到最终确定分数线。据了解,北京今年第一次使用平行志愿,有的学校模拟了4次投档,有的学校仅模拟了1次,人大至少模拟了两次投档。

 

    2

    录取流程是怎样的

    四步骤确定学生录取

 

    据李向前介绍,进入录取流程,主要是调档、阅档、确定录取线及录取四步。

 

    在确定提档线后,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部门将考生的报考信息发送给高校招办的计算机客户端。系统会显示学生的考号、姓名、投档成绩、总分、专业级退档原因等内容。在阅档环节,工作人员会审阅进档考生的简历表、成绩表、体检表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然后为考生分配专业,确定最后的录取分数线。录取的第三步则是以考生的实考分为依据确定分数线。所有的考生都按裸分进行排序,记者注意到,如果有两个考生的成绩相当,则需要用单科成绩进行竞争。

 

    3

    录取需多长时间

    北京耗时近3

 

    李向前称,由于需要省级招办审核和模拟投档,平均下来,完成一个省份的全程录取需要大约一天半的时间。北京因为招生人数相对较多,且模拟投档用了一天多,因此录取花费了近3天。

 

    4

    如何保障录取公平

    追加指标须通过审核

 

    在网上录取中,教育部随时可以监控到高校客户端的录取进程。所有追加指标等内容,也需要通过教育部的审核,在录取系统中完成。而在实际录取中,学校也要求工作人员每完成一个录取步骤,都进行书面记录,以避免遗漏。

 

信息来源:2014-07-16《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7/16/content_106546.htm

 

新京报:

人民大学首次开放网上录取现场

举办本科招生录取现场开放日;

包括高二生家长、高三考生等12位公众代表将参加明天的开放日

 

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昨日上午,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在准备录取通知书。通讯员 阴志璟

 

  新京报讯 (记者许路阳)昨日,人民大学向本科招生社会监督员和媒体开放网上录取现场。该校有关负责人称,这是学校首次举办本科招生录取现场开放日。

 

  4名招生监督员及媒体记者等参与开放日

 

  昨日,人大北区食堂5楼的一间屋子里,门口有两名保安值守,里面就是工作人员和操作录取的电脑了。

 

  这里有8台台式机和1台笔记本,工作人员盯着屏幕上的网上录取院校客户端和计划系统,对各省份网上录取进行操作,根据工作量不同,每人要负责3-6个省份的招生工作。

 

  在院校客户端,他们要仔细查阅考生档案,确定专业级差,完成分专业录取。每完成一个录取步骤,他们都要记录下来,避免遗漏。

 

  该活动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意见指导下,从今年初即开始策划。昨日进行的媒体开放日,参与者包括吴玲玲等4名人民大学本科招生社会监督员,和《人民日报》、央视等15家媒体的记者代表,“凡向学校预约的,均获得了参与机会。”

 

  明日,人大还将举行主要面向公众代表的开放日。人大招生就业处称,已有来自7个省份的12名公众代表申请,其中包括公务员、高二生家长、高三考生和家长。

 

  除按照保密要求,未完成录取省份的考生、家长无法参加外,其他所有申请的公众代表,也将全部获邀参加。

 

  4次模拟投档确定合适调档比例

 

  今年,人民大学在京一批次文科计划招生68人,按照100%比例调档,共录取68人,而理科计划招生67人,按照105%比例调档,共录取71人,再算上特殊类型招生,最终在京录取166人。

 

  这些学生是怎么被录取的?人大本科招生办主任李向前解释,98%的本科生都是通过网上录取进入人大的。

 

  首先,要进行模拟投档,各高校要在省级招办规定的时间段内,上报调档比例,由省招办统一收集,“预演”一次投档,“但只会给各高校模拟的投档线,并不会真投出考生档案。”

 

  经1-4次模拟投档后,各高校调档比例便正式敲定,由省招办根据高校上报调档比例,按照分数高低,将相应比例内的考生档案发给高校,再由高校招生工作人员进行预分专业。

 

  追加招生计划细化到专业

 

  预分专业的手段主要是设置专业级差,原则是提高考生第一志愿满足率,并尽量避免专业调剂。人民大学本科招生办副主任苗苗介绍,根据这些原则,工作人员会进行多次调试,算出合适的专业级差,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院校客户端,生成预分专业结果。

 

  如果生源质量好,就可能追加招生计划。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调试决定在哪些专业调入机动计划,以最大化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而调入计划也需要省招办审核批准。

 

  预分专业方案经校内一系列审核及省级招办审核后,方可确定为正式的分专业录取结果。在这些过程中,教育部会全程监控相关系统。

 

  ■ 追访

  如何保障录取安全?

  防火墙+U盾防泄密

 

  既然是网上录取,如何保证录取安全?

 

  人民大学招生工作人员介绍,手段包括安装防火墙、使用“U盾”等,其中,招生人员使用的“U盾”类似于大家在网上银行所用的U盾,当高校招办需要和省招办进行交互数据时,就要将“U盾”插入电脑,输入密码使用。而密码每年更改一次。

 

  “这些‘U盾’是统一下发的,算是硬件加密,可以从物理上防止网络入侵、有人篡改信息。”王鹏说,工作人员操作的电脑因此并不会和外界互联网完全隔开,仍可上网。

 

  人大的网络录取机房门外,还有保安24小时轮流值守,除佩戴相应证件者外,其余外人不允许入内。

 

信息来源:2014-07-16《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4-07/16/content_524115.htm?div=-1

 

北京青年报:

人大首次开放本科生录取现场

录取过程中 学校要求工作人员每完成一个步骤 都进行书面记录

 

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开放录取现场

    本报讯(记者  董鑫)昨天,中国人民大学首次向媒体记者和社会监督员开放录取现场,展示了调档、阅档、确定录取线、录取等高招录取过程。这在北京高校中尚属首次。明天,录取现场还将向公众开放。今年人大在京本科一批统招录取139人,比计划增加4人。

 

    今年,人民大学在京一批次计划招生135人,实际录取139人,扩招4人。加上特殊类型计划后,文科按照100%投档,录取78人,理科按照105%投档,录取88人,共录取166人,专业志愿满足率80%以上,没有退档。

 

    对于特殊类型考生的招生,人大今年在艺术特长生的考试中增设了初试环节和拉帘的要求,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测试中的评委数由3名增至5名。人大招生就业处处长王鹏表示,新生入校后会对所有特长生进行复查,对普通学生也会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具体办法学校正在制定中,会通过人大本科招生网向社会公示。

 

    据了解,今年人大在招生管理办法及制度上进行了完善,在招生方面,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陈雨露担任组长,并在半年时间内,制定了多项招生管理办法,在网上公示。在监督方面,学校的纪检负责人全程参与招生工作,涉及招生决策的多个环节。同时,学校也是第一次使用第三方监督的方式,聘请社会监督员参与到招生的监督工作中,并首先向媒体开放录取过程,这在北京高校中尚属首次。

 

    在昨天的开放日活动中,人民大学招办相关负责人以2014年已完成录取省份的数据演示了调档程序、专业录取步骤,以实际案例讲解了录取、退档、专业排序等招生规则。明天,这样的参观活动将向来自7个省市的12名考生、家长等公众开放。

 

    录取揭秘

 

    1.考生是怎么被录取的?

 

    录取流程主要是投档、阅档、分配专业及录取。在昨天的开放日现场,北青报记者看到,高校的录取系统客户端拥有管理电子档案、设置模板、数据统计等功能。在“管理电子档案”功能中,考生的报名信息、高考成绩、体检信息清楚可见,在“设置模板”功能中,工作人员可以设置分数级差、专业限制等,在“与服务器交互”的功能中,工作人员可以完成最重要的录取过程。此外,客户端还可以统计整理考生的生源结构、男女比例等信息。

 

    投档后,高校的客户端会显示出考生的考号、姓名、投档成绩、总分、专业级退档原因等内容,所有的考生按照裸分排序。在阅档环节,招办工作人员会审阅进档考生的简历表、成绩表、体检表以及省招办发来的其他材料。阅档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会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和除去各项加分之后的实考分数来为考生分配专业。最后,招办工作人员完成录取审核,寄发录取通知书,并在网上公布录取结果。

 

    2.分数线是怎么产生的?

 

    每年高考完毕,最让考生和家长焦虑的是所报学校的分数线。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昨天,人大招办副主任苗苗现场演示了这一过程。各省招办将学生的信息投档到高校之后,如果投档比例确定,进档不退档,排名最后一个投进来的考生成绩就是所谓的分数线。

 

    人大招办主任李向前说,学校会通过不断模拟投档来测算分数线。一般学校要先向省招办确定一个投档比例,随后省招办将学生分数信息发往高校,学校根据模拟投档的情况调整投档比例和分数线,反复模拟后最终确定投档比例,正式投档之后分数线就划定出来。

 

    3.怎样保证录取公平?

 

    为了确保录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以及招生公平,人大校方的信息技术部门设计了防火墙防止“黑客”入侵。在网上录取中,教育部也随时可以监控到高校客户端的录取进程。在实际录取中,学校还要求工作人员每完成一个录取步骤,都进行书面记录,以避免遗漏。人大本科生招办主任李向前说,如果要追加计划指标,需要通过这个系统来完成,教育部和省招办都要审核。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信息来源:2014-07-16《北京青年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4-07/16/content_73391.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