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咨询师考生该校大学 |
分类: 晨雾原创 |
某教授凭什么怒砸高考志愿咨询业的场子?
晨雾 / 文
晨雾今天读到一位博名井民6月27日的文章《怒砸高考志愿咨询业的场子》。博主井民的新浪博客实名认证为“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本文后附有井民教授原文)。
井民教授的文章开门见山:“见高考填报志愿咨询,竟也成挣钱的良机,有人六天挣八万(见今日成都商报),着实令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原来井民教授的文章是针对6月27日成都商报文章《志愿填报咨询师
5.如果想分析高校某专业今年会多少分起录,也根本不必去听所谓咨询师的。这完全是属于“神知道”事情。咨询师们无非是把某一分数段上的大学或专业,近几年(通常是三年)的录取分数作个加权平均,便给你个填报参考。这个高中生上大学的校园网花个几小时,下载相关数据,弄进Excel,几分钟就能全部跳你眼前。不花一分钱。
按照井民教授的说法,所为高考志愿填报只要看高校网站上的信息就足够了,根据高校网站上大学或专业的过去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做一个加权平均就行。想做到填报绝对把稳,除非你是高考状元。而各高校的生活学校条件都差不多无需比较;高校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谁也说不清的事情,趁早打消获知这个信息的念想。
对于井民教授的看法,晨雾不敢苟同。由于晨雾本人就是在网上多年从事志愿填报咨询的,晨雾不愿意因为自己做这事情,就把志愿填报说得难度有多高。事实上,志愿填报确实没那么神秘,任何一位家长只要用心,完全可以学会而无需找专业咨询机构为孩子填报。晨雾每年在给家长们讲座的时候都用自己作为例子来告诉家长们:你们只要从现在开始学习,跟着高考的步伐走,到孩子需要填报志愿的时候,你们都能成为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晨雾为什么这样说?这并不是信口胡言。因为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在紧张的时刻,晨雾都不可能对每位家长们的志愿填报方案一一回复,但是总是能大致看出,大多数家长们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基本上都能掌握志愿填报的技巧,因为晨雾看到的家长们的填报方案多数都没有大的原则问题。
晨雾这样的说法至少与井民教授在一个问题上存在共识:那就是考生和家长们无需找专业的志愿填报机构仅凭自己的能力经过学习完全能够掌握志愿填报的技能。
但是晨雾极不认同井民教授关于志愿填报的这5条免费“妙方”。
其中第1条,仅凭从高校网站上披露的信息作为志愿填报的参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晨雾无需多费口舌,历届考生家长们都能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第2条,高校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晨雾认为不是影响志愿填报的最重要内容。但是考生和家长们还是应当适度掌握,以便提前有个思想准备。例如每年都有些考生考上了北京的某所大学,兴致勃勃地来北京报到的时候才发现,大学的两三年生活将在北京远郊区度过。
关于第3条,晨雾也有不同观点。虽然现在毕业生就业情况随着人才市场变化很快,但是晨雾不认为完全不可测。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充分分析了解所选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状况是十分必要的。这才是考生和家长们应当随市场经济逐步转变的看法。
第4条,井民教授认为只有高考状元才敢说“把稳”?这话说得太绝对。我们承认志愿填报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存在“赌”的成分。但是目前各省都实行了平行志愿,任何层次的考生,只要把握好最后一位托底的学校,然后注意各个学校之间拉开足够梯度,专业服从调剂,基本上都可“把稳”。井民教授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又突然把志愿填报讲得太复杂了。
第5条,晨雾绝对不能赞同井民教授关于“根据高校网站上大学或专业的过去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做一个加权平均就行”这个志愿填报“妙方”。如果真的这样,考生家长们还发愁什么?
事实上志愿填报是一个考生需要进行“知己”和“知彼”分析定位结合的一个过程,而井民教授的文章通篇对“知己”没有提到一个字,对“知彼”也只提到了一点皮毛。晨雾以前在讲座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词,叫“志愿盲”。“志愿盲”与文盲的概念不同,“志愿盲”完全可能出现在一些本身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些人身上,他们的文化层次很高,并且认为自己当年上大学时候就报过志愿,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志愿填报知识的一片茫然。例如他们可能会问出这样类似的问题:
- 请问是否一志愿填报一本院校,二志愿填报二本院校?
- 请问我打算报考外省的高校,应当参考外省的分数线,还是参考本省的分数线?
- 请问平行志愿的两所学校A和B的专业级差不同,应当以哪一所学校的为准?
- 被一所不太满意的高校录取,在征集志愿的时候是否还有再填报喜欢的学校的机会?
井民教授在其学校很可能是一位学术造诣很深的教授。但是从这篇文章看,将其定义为“志愿盲”的嫌疑也许冤枉点,但是在志愿填报方面的了解确实有点可怜。看他在谈及志愿填报时候说的下面那段颇为自信的话,更是感觉莫名其妙。考生如果以此为策略,真不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高考志愿填报是个零和游戏,分数相当,同填某校某专业,结果只能是你赢他输,或他赢你输。你的一切犹豫,其实都是在替他人考虑。你的一切退却,其实都是在为他人让位。这个本质性的东西你可一定要想清楚,否则,丢失机会的后悔一定是你自己独自品尝,而同时定有个胆大者在暗中嘲笑。自己判断分数能够,大胆填报就是。只是同时将分差拉开,包括学校,也包括专业,确保自己不至一坠到底。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今年确实是发挥失常,不肯勉强进入不中意的大学或专业,将选择交给来年,也是自信、笃定与牛气的证明。
关于井民教授的文章是针对的6月27日成都商报文章《志愿填报咨询师
虽然晨雾的志愿填报活动主要通过网上的公益行为义务来做,但是晨雾对本文中提到的“同行”刘泽渝老师的志愿填报收费行为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是他们应当的劳动所得。一年来从高考走过来的家长们应当能够理解志愿填报确实是一个“技术活”,其中不仅包含着个人精力上的投入,还包含着对娃娃们未来的一颗责任心。口碑相传是志愿填报行业的特征。这是刘泽渝老师能得到一届又一届家长们的信任的原因。向刘老师致敬!
我们应当认可志愿填报确实是个“技术活”。井民教授在您自己的专业上很可能独有建树,人家67岁的退休老师刘泽渝在志愿填报方面也可以独有建树。这在当前社会分工高度细化的今天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就算您是研究核物理的,人家是修鞋的,那又能怎么样呢?你的核物理人家不懂,也没想去弄懂。而您的鞋坏了您说自己能修不找人家,这都没什么。但是人家摆修鞋摊妨碍您了?还有别人愿意找他修鞋呢!我也会修鞋,但是从来不自己修,都是出去找修鞋师傅。因为我想用自己修鞋的功夫做一些自己更喜欢的事情。这一切有什么不正常的吗?人家志愿填报“6天挣了8万元”又怎么了?想没想人家为此做准备付出了多少?我知道中国曾经有过造导弹的收入不如卖茶叶蛋的,但是如果您是造导弹的心理不平衡,该找谁找谁去,别把气撒在卖茶叶蛋的小贩身上!从成都商报的报道看,志愿填报市场有旺盛的需求,有良好的供不应求的服务,没看出有什么欺诈行为。有什么不好?
仅仅因为井民教授您认为志愿填报您也会做(真会假会还得另说,得公众说了算),用不着找所谓专家咨询,您就要“怒砸高考志愿咨询业的场子”?您是不是有点太霸道了?如果有人对您说,井民教授,您所从事的教学专业没什么了不起,我也会做,我要去砸您的场子!您作何感想?
本文由井民教授“怒砸高考志愿咨询业的场子”引起。讲了这么多,晨雾想从两个角度说明高考志愿填报问题。
第一,高考志愿填报并不神秘、复杂。但是还是需要认真对待并付出一定的精力才能做好的。任何一位普通考生和家长只要愿意认真学,都能够学会并达到很好的水平而无需求助专业的高考志愿咨询机构。
第二,高考志愿填报是个“专业活”。专业的志愿咨询机构或者个人进行收费服务,价格由市场需求和竞争自然确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市场需求,就有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只要不存在欺诈行为就行。晨雾对他们的行为表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作为专业上的同行,也很愿意与他们交流。
晨雾讲话一贯很直率,请井民教授见谅!
--------------------------------------------
井民教授原文:
怒砸高考志愿咨询业的场子(2014-06-27 11:13:17)
信息来源:2014-06-27 新浪博客 井民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2ec780102uwaj.html
------------------------------------------------------
晨雾老师,赵京老师大型准高三家长讲座预告(简版)
时间:2014年7月6日上午8:30--12:00
地点:地质礼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三十号 )
对象:15届考生家长
电话预约: 010-82397716 / 17,其他预约方式详见通知。
讲座详细通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edpj.html
欢迎各位14届家长推荐15届家长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