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第一波来袭
●复旦“千分考”波澜不惊
●中国美院校考出人意料
●浙传校考很有文艺范儿
晨雾 /
转帖
复旦“千分考”
最波澜不惊
复旦“末代千分考”未现“奇葩题”
为闯关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6天4000多元的培训班
记者
方秀芬
黄冉
昨日下午,“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在江浙沪三地同时开考,拉开2014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笔试序幕。本次考试约9000名考生参加,其中浙江考生约2300人。
“千分考”是高中文化课程综合知识笔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内容,共计200道选择题,每题答对得5分,不答不得分,答错扣2分,卷面满分为10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今年“千分考”后,明年将采用新的选拔方案,已开展多年的复旦“千分考”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今年这场考试也被称为“末代千分考”。
现场
难度与平时模拟考相近
不少同学参加考前培训
2名女生,背着双肩包,站在杭二中门口四处张望,正在找公交车站。“我们自己坐公交车来的,父母没来送。”两名女生都来自杭高理科班,没有专门复习,只做了几份往年试题,是从网上搜来的。“题目不难,但我似乎没什么大的胜算。”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名考生,他们大都表示“题目很多,来不及做完。”一位十四中的男生主动跑来“献计”:题目得跳着做,不会做的马上跳过!这名姓蔡的同学说,他研究了历年真题,感觉今年题目比往年简单,“斗机智的题目不够多啊!”小伙子表示题目太中规中矩,不够“过瘾”。
记者采访发现,自主招生相关培训也悄然兴起。来自学军的考生家长说,自己女儿早就把目标定为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了把握好这次机会,特地给女儿报了自主招生培训班,寒假里一共6天48课时,费用4000多元。杭二中的小孟同学说,报名参加自主招生培训并非个例,自己班上获得笔试资格的同学,好多都报名了,“不仅仅针对复旦,还包括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
考题 并没有出现“奇葩题”
记者采访了杭高、杭二中、学军、十四中等多位考生,大家普遍反映本次考试难度与平时模拟考题相近,也没出现“奇葩题”,虽然有的题型较新颖,但知识点并未“超纲”。根据考生回忆,记者整理出若干试题。
1.《荷马史诗》一部是《奥德赛》,另一部是?
2.给出四句诗,列出相应平仄,选出对应正确的一句。
3.关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出自哪份文件?
4.给出几位作家,问哪个分类是正确的。
5.伊朗大选,参选的领导人属于什么派。
6.古代很多人的姓氏是女字旁的,但现代有些不好的字也是女字旁的,如“奸”。问哪一种解释是对的。
A.古代是母系社会,但如今变了
B.文化能真实反映社会形势
C.文化能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7.在飞机上看到太阳从东边落下,这样的情境会发生在什么时间,哪种情况下?
8.以下词语中完全没有外来词的是哪一项?
A.派出所
B.台风警报
C.董事长
D.海市蜃楼
9.有关四位数学家和他们取得的成绩。
10.3月21日是什么日?
11.每组各给出三个词语,其中加点的字意思最接近的是哪一项?
12.有100个点,每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线上都有一个电子,任选两个点,加上电压,问功率。
浙传校考 最有文艺范儿
浙江传媒学院校考:通俗歌行不通
本报讯(通讯员
杨圣琼
记者
方秀芬)昨天,浙江传媒学院(简称“浙传”)杭州考点2014艺术类校考如期开始。全国设11个考点,近66000人报考。其中,杭州考点6500余人。浙传报考人数年年都在增。2011年4.4万人,2012年5.7万人,2013年6.58万人。今年,浙传艺术类招生数为1755人,平均录取比例约为1∶38。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才艺展示环节要求更高。以往,一上来就开嗓唱通俗歌曲的才艺将不被通过。“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才艺才行得通。”浙江传媒学院招办主任刘平说,比如,器乐、舞蹈和美声等声乐。
最出乎意料
美院校考
色彩画头像让不少考生大呼“考懵了”
美院副院长:三个月应试培训就想通过是不可能的
文/通讯员
金晓依
记者
方秀芬
图/通讯员
周红
丁力祺
吴邦光

昨天是中国美术学院2014校考首日,9000多名考生参加专业考部分的招生考试。今明两天,杭州考点的考试还将继续。
色彩考人物让考生发懵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3号门口,考生陆续走出来,不少人一脸沮丧。“平时练的都是静物,看到模特当场傻眼了。”考生小杨无奈地说,今年色彩考题是彩色头像,小杨学画3年,一共只画过3次。
“真的,考懵了。”来自甘肃的考生小洪说,她报考了中国美院图像与媒体艺术类(简称“图媒”),上午的考试科目是色彩,满分100分,2个半小时内完成一个彩色头像,头像的冷暖色调,她没法准确把握。
不按套路出题,这一直是中国美院校考的风格。去年,图媒色彩考题是画绿雨鞋、红雨伞,考倒了一批原本只练习苹果、葡萄、橘子和瓶瓶罐罐的考生。今年的考题依旧给那些突击应试的考生敲了警钟:模式化的套路不管用。
记者随机采访的考生大都表示,头像没少画,但彩色头像压根没怎么练过。考生说,画室老师押题时说,这个肯定不会考,所以根本没重点学……
700多名大一生充当模特
昨天,图媒的三门考试——色彩、素描、速写画的都是人,色彩是彩色头像,素描是半身像,速写是全身像。因此,今年的考试自然少不了大批模特。
中国美院招办主任李都金说,每个考场里有60个考生,模特有男有女,每20个考生围着1个模特坐。每年考试都要用到几百名模特,学校一般找校外专业模特和在校生,今年700多个模特全来自中国美院大一生。造型艺术类学生李洪祥就是其中之一。
“考前一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模特。”李洪祥说,寒假前老师通知全班同学提早返校,但大家一直不知道提早来学校干什么。
模特需要做什么?李洪祥说,中午11:10左右统一集中,吃完学校备好的盒饭,12:00左右进考场,协助老师发试卷和摆放位子。等考场老师一声令下,他就得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下午考素描,一场考试3小时,我们每小时休息1次,每次5分钟左右。”李洪祥说,素描结束半小时后考速写,1小时里他需要做2个动作——前30分钟盘腿坐在地上;再15分钟是站立,重心在一只脚上。这些动作,都严格按照试卷上的照片摆出来。
模特穿什么衣服?学校没做特别要求,但不能戴帽子、围巾和首饰。
今年的难度级别为最高
今年中国美院校考难度如何?未来考试趋势又如何?
“图媒类第一次启用真人头像写生,算是最高级别难度了。”中国美院副院长王赞认为这个难体现在:每个模特形象和造型都不一样;要强调肤色、环境色对真人头像的影响;要表现出模特的情态和表情。这既考查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还考查学生的人物情态捕捉能力。
“明年校考还会变,基础最重要。”王赞觉得,难度高或低对考试影响不大。优秀考生哪怕是画个苹果也能出彩,画真人头像也不会差。不管具体考什么,其思路和判断都是一样的,要理解、概括、准确、生动。完善这些能力,仅靠短期应试培训行不通。“3个月应试培训就想进入美院,那是不可能的。”
信息来源:2014-02-16《杭州日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4-02/16/content_1674423.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