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有新生要放名校鸽子

标签:
济南时报境地答卷人愿不愿意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调查显示收到名校录取通知书, 学生愿意去报到
开学在即,有新生要放名校鸽子
晨雾 / 转帖
每年开学季,山东大学南新校区体育馆内总是特别热闹。(资料图片,图文无关)记者刘天麟
摄
□本刊记者 朱士娟 实习生 徐从芬
目前,山东2013年高考录取全部结束,不少高职院校已提前开门纳新,而多数本科院校也即将在9月份迎来新学期,如何将录取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吸引来报到是萦绕在高校人心头的一大难题。日前,第三方调查组织麦可思教育研究院对400余名被高校录取的新生做了调查,被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名校录取的新生中,有93%的人愿意报到,有4%的学生明确不报到,剩下3%的学生犹豫不定。这意味着即使是名校,也同样有学生放他们鸽子。
开学在即,学生打主意弃学
“我的高考分数刚过本科线,只被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录取,不知道要不要读下去。”近日,准大学生李华(化名)在网上发帖,对自己去不去上大学很是犹豫。李华表示,自己成绩不高,家里的长辈劝他直接就业,并愿意给他介绍好工作。可是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有大学读,他又觉得如果自己先工作有些丢脸,害怕同学们笑他不上大学没文化,“可大学学费很贵,而且文凭在社会上也没有竞争力,怎么办啊?”看到他的求助,网友“stoune”跟帖回复,建议李华放弃学业,参加工作攒经验。“如果真的考不上好学校的话就去打工吧,读大学也不见得能学到什么东西。在这4年里,你要努力地做好你的工作。4年后,你的同学先后毕业了,你就比他们多了4年的工作经验,至于有没有文化,不是凭毕业证书来定的,关键是看你会什么、懂得了什么,况且工作时也可以去进修一些课程。”
除了赞成的意见,另一部分人却表示反对,网友“英国伦敦的雨季不歇息”坦言,自己高三时也这样纠结过,最终还是选择去读书。“那时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好,不过老妈坚持让我读书,现在证明当时的决定是对的。找工作的时候大多数单位要求的学历最低也是大专,而且就算家里经济不好,到了学校也可以申请贫困补助,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做做兼职。”该网友说。
记者了解到,每年被大学录取的学生,最后放弃的不在少数,孙亮(化名)就是其中一位。高三上学期孙亮就开始厌学,每天不是和其他同学在学校里闲逛,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最后班主任只好劝他休学。高三下学期,孙亮就去打工了,半年后,他回来参加了高考,虽然考上了一个专科,但最后还是放弃了。“通过半年的打工,我觉得还是工作经验最重要,再上完三年专科,也不能保证我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反正今后我想自己创业,还不如从现在开始积累经验和资金。”孙亮说。
为“稳”生源高职院校提早开学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无论在招生还是在报到率上都略逊一筹。相比一般大学9月开学的惯例,驻济高职院校纷纷将开学报到的日期提前到8月,甚至有些学校在外省招生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就启动了迎新工作,采取“预科生或省内学生先报到,后录取的外省学生后报到”的策略。
据悉,山东专科录取在8月13日才结束,但山东协和学院在8月11日就召开新生开学筹备会议,部署迎接新生的工作,新生报到后,紧接着在8月19日开始了军训;同样,山东英才学院迎新工作也快速展开,新生报到时间为8月18日,目前在校新生已达万人,“现在没有哪个学校新生达到我们这个规模,因为其他学校基本还没开学,我们算开学比较早的。”该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校每年新生开学时间都在8月中下旬,其中一大原因是为尽早将生源稳住,保证报到率。
一位高职院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是招生难,二是报到率较低,“一般高职院校报到率能达到85%就不错了!”除了采取早开学的策略稳住生源,省内外高职院校还想出了不少怪招保住生源,比如让学生提前交学费等。在升学途径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不少本科院校也嗅到了危机感,今年7月下旬,正当高考招生本科二批录取工作正在进行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保证报到率就曾强迫学生提前缴费,称如果不缴费就退档。
国内一流名校报到率或下降
在很多人眼里,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的报到率会很高,有人甚至认为被录取的考生会百分百报到,但事实并非如此。日前,麦可思教育研究院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即便是国内一流的名校也无法让录取的学生“召之即来”。
据悉,该调查从2013年6月28日开始,至2013年7月30日结束,采用网上调查的形式。收回独立IP地址的2013级本科大学录取生有效答卷共492份。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013级本科大学录取生中,一流国内名校(北大、清华、复旦、上交、浙大、南大、人大等)录取的学生愿意报到的占93%,低于去年的97%,明确不愿意报到的占4%,尚不确定的占3%;受访学生中,被其他一本院校录取的学生愿意报到的占92%,高于去年的90%;二、三本院校为86%,高于去年的77%。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部分优质生源开始选择国外及香港的本科教育,国内“名校”的吸引力呈现下降趋势,有4%的录取生拒绝了国内名校抛来的橄榄枝,高于去年的1%。而港校的吸引力却在增强,例如,香港大学今年在全国高考人数连续5年下降的情况下,申请人数达到1.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最终录取了303人,超过原定的250~300人规模,在录取的学生中,有16位全国各省市区的高考状元。
相关链接
五成“准新生”期待“专业认知”
麦可思调查显示,被调查的2013级本科大学录取生最期待学校提供的入学教育是专业认知教育,占53%;其后依次是职业前瞻教育,占42%;然后是校园生活介绍,占40%。这就要求高校在入学教育中,帮助新生建立专业认知,树立职业理想,明确人生方向;同时丰富迎新活动类型,帮助新生更快适应校园生活。
此外,被调查的2013级本科大学录取生,入学后最担心会遇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担心人数比例占45%;其后依次是学习方面的问题,占39%;生活方面的问题占30%。高校,你们做好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的准备了吗?
(记者朱士娟)
信息来源:2013-08-27《济南时报》
http://jnsb.e23.cn/shtml/jnsb/20130827/1180800.shtml
高考时就有百万学子提前放弃
其实在高考环节中,许多考生就提前选择了放弃。根据数据统计,今年约有100万应届生不参加高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0年,他在对比各地高三学籍人数与高考报名人数之后测算出,全国大约有80万名学生弃考。近年,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大批学生为何放弃进入高校学习?教育界人士和专家认为,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考对改变命运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是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高考的主要原因。
根据数据分析,100万“弃考族”中,一部分考生选择复读,约80万人选择就业,近20万人选择出国留学。从人群上区分,弃考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一类是高收入家庭的学生。阻碍前者继续求学的主要原因是高额的学费和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而后者放弃国内高考的主要原因在于升学渠道的多元化。一家留学机构分析,高中毕业选择出国的学生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大多数准备留学的学生都不参加高考。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当前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差别较大,农村学生通过高考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小,他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力度调整教育资源分配,补足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为农村学生创造更多机会。 (记者朱士娟)
信息来源:2013-08-27《济南时报》
http://jnsb.e23.cn/shtml/jnsb/20130827/11808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