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综合报道:
北京:一模二模差别大 志愿填报陷纠结
晨雾 /
转帖
北京日报:
一模二模差别大
众多考生陷“纠结”
高考生昨起填报本科志愿
『从昨天起,本市考生开始填报高考本科及高职单考单招志愿,今年报名参加本市高考的考生达7万余人。据了解,“今年高考难度可能降低”的传闻,使得部分区县一模、二模考试的难度差别很大,导致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陷入纠结,专家建议考生,报志愿具体成绩的参考价值并不大,学生平时的排名才具备参考价值。』
填报
纠结1:报志愿失去参考系
在今年市考试院组织的高招网上咨询活动上,传出“今年高考难度可能降低”的传闻,各区二模考试的难易程度与一模相比变化很大,导致许多考生一模二模成绩差距过大。往年填报志愿,专家一般建议考生依据一模成绩填报志愿,用二模成绩修正。但今年二者差别过大,使部分考生和家长感觉失去了参照系。
例如朝阳区的考生家长老杨就很焦虑,孩子一模发挥不好,估计排全市6900多名,二模成绩大幅上扬,估计能排1000多名,而孩子的平时成绩基本稳定在2300多名到2400多名之间。老杨很纠结,不知道应该参考哪个成绩。“孩子想报北航,可又担心他高考发挥不好。”上周末,老杨拿着志愿草表,追着咨询专家。北京二中一位家长也表示,孩子的一模和二模成绩相差三四十分,真不知道依据哪个成绩填报合适。
专家建议按排名报志愿
研究高考志愿填报多年的民间志愿填报高手晨雾分析,这次一模、二模分数确实相差很大,比如他认识的一位学生一模535分、二模615分,相差了80分,另外一个学生两次考试成绩也相差60分,不过两人的排名变化不多。因此,晨雾建议选志愿时参考两次考试的排名。对于一模、二模排名相差较大的考生,他建议按照平时成绩和自己在全校或全区的排名来报考。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姜源认为,试题的难易程度与高考填志愿无关,不会对考生造成影响。“学生同考一张卷子,要容易都容易,这对于学生报志愿并没有影响。家长们真正要考虑的是孩子在学校或全区的排名、位次,换句话说,孩子的平时成绩最重要。”
纠结2:学校这么多不知选哪个
报志愿本该是考生自己的事,但很多家长代劳,以免孩子分心。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的清晰排名,也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只依据分数蒙着报。
例如海淀区的一位杜姓家长说,孩子平时考400多分,想报一所北京的二本学校,但相同层次的学校不少,物资学院、服装学院、印刷学院……到底选哪个?
西城的一位王姓家长也犯起了愁,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孩子只说‘不想学医、不学会计’,这让我们怎么选呐?”
据姜源介绍,家长代学生填报,会陷入不少误区,例如有些家长只看高校录取的最低分,却忽略了冷、热门专业的差别;有的家长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只是为满足自己的愿望,让孩子报考自己当年想考却没考上的大学;还有的家长是纯为攀比、好面子……
专家建议提高一志愿命中率
晨雾提醒家长,填报时首先要分清主次,一志愿最重要,一定要一炮命中,二志愿只能是补救志愿。在填报二志愿时,要选择一志愿招不满的学校,提前确认相关学校是否招收二志愿。
业内专家提醒家长,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听取考生的意见,毕竟今后上大学、就业是考生自己的事,如果对所学专业没有清晰认识,上学后发现不爱学,会影响今后的毕业和就业。建议考生填报志愿要参考兴趣特长、家庭环境、感兴趣学校的层次和强势专业以及近几年该校的录取最低分数线。
招生
名校“暗战”二志愿
为吸引优秀学生报考,今年各名校在二志愿上下足了工夫,不少高校甚至拿出强势专业的招生计划,网罗高分考生。
今年,北京邮电大学新创办的“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将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及在京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完成招生,该校今年在北京预留15个计划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被录取的二志愿考生均进入“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学习。
该实验班将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指导、授课,实施小班制、导师制、个性化培养,让学生提前进入国家高水平研究项目。
此外,预留二志愿的在京高校还包括北京交通大学15人、北京林业大学12人,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均为10人左右;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分别预留10个名额;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市属高校也预留不少二志愿计划。
二志愿门槛不低,相关学校二志愿的录取分数线往往会高于一志愿录取分数四五十分以上。
京外高校热招北京生
最近一周,为吸引北京考生报考,京外高校加大宣传力度,并表示将在北京扩招。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在京投放专业均为优势学科,包括经济、机械、电气信息等,在京招生总数为55人,其中理工科39人、文科1人、医学院12人、国防生3人。
上海交大北京招生组负责人表示,往年该校在京实际录取人数与招生计划相比均有较大幅提高,今年仍然有可能扩招。2010年该校在京计划招生58人,实际招生86人,2011年计划招生人数60人,实际招生91人,2012年计划招生人数55人,实际招生96人。
今年,复旦大学在京计划招生37人,比去年的计划减少3人,其中文科14人、理科19人、医科4人。往年,如生源优秀,复旦将使用预留计划扩招。今年也有扩招可能。
姜源表示,北京的学生不愿报外地高校,因此吃了不少亏。这是因为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上外地高校后,毕业可能回不了北京。实际上,近些年来,城镇户口的北京生源报考外地高校已经不用转户口,毕业回京时,也享受与北京高校毕业生同样条件的待遇。
体验
信息17日晚封存
系统随时“报错”
昨天上午8时,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正式开通。上午9时30分,家住东直门外的考生小韩赶头拨填报。
登录网站后,点击“2013年北京市高考志愿填报”进入系统,输入考生号、密码和校验码,就可以进入志愿填报页面。
页面比较友好,各个志愿的院校、专业选项后面,都有下拉菜单,只需轻点鼠标,院校代码、名称、专业名称等都会自动显示。小韩早已确定心仪的院校和专业,他填完四个批次的12所学校,只花了十来分钟。
填错也不怕,因为填报系统可随时“报错”,提醒考生修正。比如,在同一所院校,小韩因为操作失误重复填报某个专业,提交时系统自动提示“专业不允许重复”,并用红色标出重复之处,提醒考生修改。
填报系统还设置“招生院校信息”专栏,好像电子版的填报手册,考生在其中可以查询到今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代码、招生总计划、各个专业招生具体计划等。
依据高考日程安排,5月17日24时前,考生仍可修改所填志愿。志愿填报截止后,考生志愿信息将被封存,不得修改。
信息来源:2013-05-13《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3-05/13/content_72326.htm
新京报:
高考志愿网报首日未“堵车”
外地院校逐渐被考生接受,5月18日起考生可查看本人志愿填报信息

昨日,24中高三学生正在校内网报高考志愿。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新京报讯 (记者王佳琳 杜丁)昨日8时,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式启动。由于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未最后敲定所报考的院校、专业,网报首日未出现网络“堵车”。伴随着录取率的提升,考生报考院校选择上更为达观,外地院校正越来越多地被北京考生所接受。
5月18日0时至21日24时考生通过系统可查看本人的本科或者单考志愿填报信息。
多样化升学模式走进普通中学
据悉,今年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为72736人,与2012年相比减少700余人。其中参加统考的是67368人,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是5368人。在京招生院校790所,招生总计划数是5.2万余人。而多样化的升学模式,也逐渐走进普通类型的中学。
昨日8时,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正式开通,由于网络畅通,在家填报志愿的学生发现填完志愿只用了5分钟左右。
昨日上午,北京24中的部分高三学生在学校集体填报高考志愿。填报现场气氛轻松,除了个别学生出现忘记密码的情况,多数学生都较为淡定。在志愿方面,外地院校出现在几位考生的填报栏中,有的是第一志愿,有的是第二志愿。
“与过去相比,现在考生和家长对于外地院校的接受度更大。”24中副校长王建称,过去家长担心较多的是生活习惯,而现在出于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家长并不过分强求孩子必须留京,而会认真考虑一些外地教学水平较好的高校,供孩子选择。
而越来越多的学校,在高一年级就开设了职业规划课程,在文理分科前就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一些与就业有关的知识,为日后学生选择志愿,提供一些前期铺垫。“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更为看重,认为这对于日后就业影响更大。”
少部分学生选择留学海外
除了正规填报高考志愿升学的学生之外,仍旧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留学海外。而今年,因为24中与泰国曼谷的易三仓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3名该校学生已提前收到了该校的录取通知,并将于6月,按照泰方的开学季,提前开始大学生活。王建说,这所大学的商科较为出色,而就读的学费也较之欧美学校更能令普通家庭接受,因此部分学生在通过了英语与数学考试之后,就选择赴泰留学。除此以外,该校还有3名学生选择到英美等国留学。
志愿填报将于5月17日24时结束,考生需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信息提交,逾期不得补报。市高招办提醒考生,近几年填报志愿网络拥堵转移到报名结尾那天,建议考生最好不要等到17日甚至是网报截止前几小时才集中填报或修改志愿。
据介绍,统考本科志愿和单考志愿填报之后考生须到报名单位进行志愿信息确认,具体时间由各报名单位在5月24日前自行安排。考生须在志愿填报时间截止之前完成信息提交,逾期不予补报。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表
5月12日8:00—5月17日24:00
统考本科志愿和单考志愿填报
5月18日0时至21日24时可查看本人本科或者单考志愿填报信息
7月28日8:00—7月29日24:00
统考专科志愿填报
7月30日0时至8月2日24时可查看本人专科志愿填报信息
预计7月14日(以录取期间公布的为准) 统考本科一批志愿征集
预计7月21日(以录取期间公布的为准) 统考本科二批志愿征集
预计7月27日(以录取期间公布的为准) 统考本科三批志愿征集
预计8月4日(以录取期间公布的为准) 统考专科批次志愿征集
信息来源:2013-05-13《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3-05/13/content_432438.htm?div=-1
北京商报:
北京高考本科一批次录取率近1/4
昨日起,北京市2013年高考本科批次志愿填报正式开始,并将持续到本月17日24时。高招办负责人透露,为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减轻学生负担,在确保命题保密、公平的前提下,今年试题难度将被适度调整。
201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已经公布,从统计结果来看,今年高校本科一批次计划招生人数为15647人,录取率为23%,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录取难度来看,文科生一本录取率为14.2%,比去年略有提高;理科生一本录取计划比去年减少1020人,录取率较去年有所下降。不过,一些名校在京招生名额却略有减少,如北京大学和去年相比减少20人,清华大学和去年相比减少3人。北京商报记者
李立勋
信息来源:2013-05-13《北京商报》
http://www.bjbusiness.com.cn/site1/bjsb/html/2013-05/13/content_213354.htm?div=-1
北京娱乐信报:
高考志愿昨起开填
提醒:学生忘密码可向学校申请重置
信报讯
本市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正式启动。昨天上午,24中的部分高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网上志愿填报。不少学生在登录的第一步就因为忘记密码而卡住了。
据了解,登录密码就是去年12月高考报名时的密码。当时最初的原始密码是考生的报名号,为了保证网络安全,老师们让学生把密码改成自设密码,并提醒学生妥善保存。但是五个月过去了,不少考生已经记不清自己当时设置的密码是什么。“我平时没用什么密码是8位数的,当时设的是什么我实在记不起来了。”一名女生连续尝试了4个密码都不能进入系统,旁边的一名男生则不停地给家人打电话询问自己以前的密码是什么。
“学生如果实在想不起来密码,可以向学校申请在后台重置密码。”高三年级老师说。
24中副校长王建介绍说,往年出现的最普遍问题是学生挤在最后一天填报,造成网络拥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负责指导十个学生的志愿填报,在志愿填报结束前一天学生要将填报结果上报学校进行审查登记。
王建说,今年高考难度将进行调整,基础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从往年的4比4比2变为5比3比2,这样的调整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是个利好消息,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可以参考去年的全区统考成绩和前不久的高考一模成绩。老师提醒,每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学生一定要认真对待。去年有学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高考594分居然没被任何学校录取。
据介绍,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不仅报考外地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出国读书的学生每年也占一定比例。今年24中已经有6名学生确定不参加高考,而去国外读大学。
今年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为72736人,与2012年相比减少700余人。其中参加统考的是67368人,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是5368人。今年在京招生院校790所,招生总计划数是5.2万余人。(李莉)
信息来源:2013-05-13《北京娱乐信报》
http://www.stardaily.com.cn/ylxb/html/2013-05/13/content_14695.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