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省区高分本科生满无也是 |
分类: 晨雾原创 |
令人费解的北理工二志愿政策
晨雾 / 文
北理工官方网站上刊发的2013年招生章程规定:
第十六条 如果北京理工大学提档分数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学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在保证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按照实考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虽然严格地说,北理工招生章程上“提档分数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这句话是有错误的,至少是十分地不严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高校的提档分数线不是高校能事先制定出来的,而是考生报名后在提档到最后一名考生时候自然形成的,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分数就是高校的提档分数线。所谓“提档分数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如果出现,就必然是已经提档到了一本线位置的考生了还提不满,就是所谓的“断档”情况发生了。实际上就是提到了一本线,或者还没有提档到一本线,后面就没有一志愿上线报名考生了。也就是高校发生了“小年”。因此这句话应当改成“一批次分数控制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当然,我们如果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就没有必要咬文嚼字了。
上述规定只要这样简单理解就好:北理工只有在一志愿招不满的情况下才会招收二志愿。
2013年4月26日北理工发布了《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在京招生政策说明》。其中二志愿政策规定:
稍有头脑的家长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北理工作为一所在京的985名校一志愿会招不满吗?您肯定不相信,晨雾也不相信。从大厚本上的历史数据看,北理工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虽然略有波动,但是总体上说十分平稳。每年一志愿生源都十分充足,从未发生过所谓的“提档分数线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的情况。可是它却至少连续八年招收了二志愿考生(附表)。从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北理工并没有因为录取二志愿高分考生而挤占了一志愿考生正常报考的名额。北理工每年一志愿录取的考生均多于招生计划人数。二志愿显然是招生计划以外的名额,而且录取二志愿的人数还真不算少,最高录取过17%的二志愿考生,不像是偶然发生的情况。因此很多家长都把“北理工招收二志愿”理解为常年常态,把它类比为在京预留二志愿名额的北交大、北邮、北科大等211高校一样的二志愿政策。
北京理工大学2004-2012录取情况 | |||||
年度 |
招生计划 |
一志愿上线 |
实际录取 |
一志愿录取 |
二志愿录取 |
2012 |
234 |
535 |
239 |
239 |
0 |
2011 |
239 |
404 |
271 |
244 |
27 |
2010 |
234 |
387 |
254 |
239 |
21 |
2009 |
234 |
508 |
263 |
242 |
15 |
2008 |
228 |
345 |
304 |
252 |
52 |
2007 |
227 |
365 |
266 |
255 |
11 |
2006 |
229 |
559 |
278 |
252 |
26 |
2005 |
275 |
512 |
322 |
296 |
26 |
2004 |
285 |
573 |
361 |
345 |
16 |
往年经常有家长问晨雾,第一志愿报清华北大,第二志愿是否可以报北理工?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如果按照北理工的招生章程理解,我应当明确告诉他们不能报,因为北理工不太可能一志愿招不满。如果我回答说不能报,我又很难解释北理工连续八年都招收了二志愿考生的事实,怕因此耽误了人家考生。因为对于清华北大的一志愿落榜生来说,能被北理工二志愿录取也能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不能因为我的一句看似严谨的回答,误了人家考生的前程。
凡是往年听过晨雾讲座的考生家长都应当记得晨雾在谈到北理工二志愿政策时说出的一句十分无奈的话:北理工的二志愿政策我怎么费力去看都看不清楚。搞不懂北理工往年二志愿都录了些什么人?因此如果您也有同样疑虑,建议您二志愿慎报北理工。如果您一定要在2A位置填报北理工,你只能当作一个“赌注”,要认真填报好真正的二志愿目标学校2B。晨雾注意到北理工官方网站今年也是这样提醒我们的:“我校不预留二志愿计划。请各位考生谨慎填报。”。
特别是北理工在连续八年录取了二志愿考生的情况下,我们从新发的2013年版大厚本上终于发现,北理工2012年没有录取二志愿考生:2012年北理工招生计划234,一志愿上线人数535,实际录取人数 239,其中第一志愿录取人数239。二志愿招生人数为0。北理工的实际录取情况终于可以与其招生章程符合了,能用其招生章程合理地解释了。
晨雾注意到2010年4月13日京华时报出版的“高招特刊”C04版上刊发了一篇题为《北京理工大学不预留二志愿计划》的文章,在谈及二志愿政策时候,有这样的文字:
今年北理工不预留第二志愿招生计划,将在高考录取时,根据计划的使用情况,决定是否招收部分第二志愿高分考生。……
读了这段话,我们似乎有一点理解了。北理工是否录取二志愿没有一定之规,或者说已经打破常规。北理工即不预留名额,也与其一志愿是否能招满无关。而是根据其“计划的使用情况,决定是否招收部分第二志愿高分考生”。什么叫“计划使用情况”?不能仅仅理解为其在京招生计划的使用情况,而是其全国各省招生计划的使用情况。比如说个别省区是否存在北理工招生章程上说到的:“符合条件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例如某省生源情况不好,而北京二志愿生源很好,就有可能现场决定调拨外省部分招生计划或者高校预留的机动名额录取北京二志愿高分考生。从北理工后面补充的对二志愿考生提出的条件也能间接支持这种理解:“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应高于北京理工大学投档分50分,专业服从学校调剂。”这是什么?这就是“符合条件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的所谓条件。事实上,北理工往年录取的二志愿考生常常都高达630分以上。
这样我们也好解释在京连续八年录取二志愿考生的北理工为什么2012年没有录取二志愿考生?要么是北理工2012年拿不出可调配名额到北京,要么是北京这一年二志愿考生分数不够高,不符合其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的条件。二者必居其一,或者二者兼备。
综上所述,我们一志愿报清北的高分考生是不是敢报在二志愿报北理工呢?还是参考北理工的权威提示吧:“我校不预留二志愿计划。请各位考生谨慎填报”。其实北理工每年都做这样的风险提示,但是由于北理工每年都招收了不少二志愿考生,这条风险提示就像“狼来了”的喊声无人理会。可是在2012年北理工却真的没有招二志愿,“狼”真的来了。
因此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把北理工的二志愿政策与预留二志愿计划的北交大等几所211高校类比。比如说您2012年二志愿报北理工就会失算。当然,北理工毕竟有过多年录取二志愿的历史,因此也不是绝对不能报二志愿。北京的平行二志愿有三所可填报,不妨放在2A位置赌一把也没什么不好,但是一定要把2B当作二志愿的主打目标打理好。
晨雾2013年5月11日补充:
在北京,招生计划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针对二志愿的计划,这是为了给一些高分一志愿填报其他学校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机会。二志愿计划有在来源计划中和在预留计划中两种情况。
部分高校在来源计划公布同时,会声明其中有一定比例计划是准备录取二志愿的考生。在填报这类学校时,不管是一志愿还是二志愿,考生都要把计划按照比例计算一下再参考填报。
还有一部分高校公布的计划是只针对一志愿的,这些高校往往一志愿生源都很不错。这些高校都是在非常有限的预留计划中单独“挤”出一部分来,招收二志愿学生,因此往往数量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