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迁都信阳的工作是否已经启动?

标签:
风景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余名总人口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中国迁都信阳的工作是否已经启动?
晨雾 / 转帖
核心提示:经济学家沈晗耀指出,迁都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收集和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一些地方政府、民间社会对该问题进行热议、讨论和深入研究的大体脉络,以飨读者参考。...
中国迁都信阳的工作是否已经启动?
【核心提示】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实施了“迁都”,目前还有不少国家提出“迁都”动议。中国学术界关于“迁都”问题的讨论始于1986年,随着近年来首都北京诸多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沙尘暴等不断趋于恶化,对迁都问题的讨论迅速升温。2011年《上海经济》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晗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迁都”信阳的建议。一时间引来多家官方媒体争相报道。沈先生提议“迁都”不仅是为了解决北京的“城市病”,而且对于未来的中国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有鉴于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一些地方政府、民间社会对该问题讨论和深入研究的大体脉络,以飨读者参考。
★ 沈晗耀,邵律.“迁都:引领中国发展的战略转型”.《上海经济》2011年第1期
2012年7月28日,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城市规划局,国家环保局等二十几个部门,160多人来到河南信阳就首都迁都进行第28次来信阳考查研究,最后确定中国于2016年迁都于信阳。迁都,不仅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惠及子孙的美好事业,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我们建议,中央政府必须痛下决心,坚定信心,尽快将之提上中央和全国人大的议事日程,加快立法步伐,尽早实施政治首都的迁移。在完成北京奥运会之后,即可全面推进迁都工程,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演绎完成一次现代迁都的伟大壮举。
下面,就我国为何要迁都一事进行科学分析如下:首都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国家最高权力和最高首脑所在地,在国家政治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北京自明朝1402年迁都北平至今已经600余年,新中国建都北京也已一个甲子,如今的北京从一个古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华侨的骄傲。然而,作为首都的北京现在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我们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的要求,北京作为一个大国的政治首都已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将国家政治首都迁出北京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时光荏苒,北京就这么伴随着中国大局的不断动荡,在外敌入侵、政坛变幻中风雨飘摇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又成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过数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北京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但是,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其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显现,作为一个大国首都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980年初,学者汪平先生上书,提出了将首都迁出北京的问题,从此,北京迁都的序幕拉开,呼声不绝于耳。1986年,学者又提出北京面临迁都的威胁,一度引起极大的震动。特别是2000年春发生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后,又引发了新一轮迁都舆论潮。诸多专家学者纷纷建议迁都,中央电视台也推波助澜,一时间有关迁都话题如火如荼,步步升级。与此同时,有关迁都的问题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面对北京日益恶化的环境,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河北考察时曾说,如果风沙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就只能考虑迁都了。
【信阳概况】
信阳市辖八县两区和六个管理区、开发区。分别是: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息县、淮滨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潢川开发区、鸡公山管理区、上天梯管理区、羊山新区、南湾湖风景区、信阳工业城。信阳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接处,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06.82万,辖八县二区,六个管理区、开发区。
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一座“古”城。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周时期,信阳是申伯的封邑地,秦时设义阳乡,北宋改称信阳。信阳有豫楚交融的地域文化,商周、春秋、战国以后,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信阳是姓氏之根,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等13个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都在信阳,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从这里出土的战国编钟极负盛名。
信阳红军摇篮,将星璀璨,是一座“红”城。信阳是土地革命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摇篮、将军故乡,革命战争时期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红四方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百余名信阳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信阳是中央确定的全国十二个红色旅游区之一。
信阳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座“要”城。信阳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北距郑州300公里,南距武汉200公里,东距合肥340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信阳成为三大城市之间最具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潜力的地区。京广、京九、宁西三条国铁,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106、107、312三条国道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全市铁路、公路、调整公路通车总里程、通车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不逊色。特别是石武客专即将建成通车,信阳将很快融入郑州、武汉一小时经济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信阳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一座“绿”城。信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山绕绿城城砌玉,城裹碧水水飞虹”正是信阳市容的真实写照,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境内有530多种野生动物和2000多种植物,居全省之冠,森林覆盖率32.2%,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3.8、12.4个百分点。信阳到处是青山绿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鸡公山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区和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城中公园南湾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中原第一湖之称,是水天一色、绿岛如荫的绝佳休闲处。信阳还是著名的绿茶之乡,“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绿茶之王。置身信阳,茶园遍布,茶叶飘香。目前,信阳人民正在充分发掘茶优势,发展茶文化,倾力打造中国茶都。
信阳发展迅速,魅力无限,是一座“新”城。“十一五”期间,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信阳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务实创新,拼搏进取,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均突破千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592亿元、1731亿元、1303亿元、135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2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300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0万人。农业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115亿斤,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连续5年超百亿斤,连续3年超110亿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8亿元,增长18.9%。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创造新经验,产生新影响,推动了农村全面发展。
信息来源:2013-01-09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网 / 学苑风景
http://znzg.xynu.edu.cn/Html/?9745.html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的牌匾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成立的通知文件(无发文单位,无印章)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网“迁都页面”截图
晨雾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