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美国高考的“中国合格率低”
(2012-10-29 12:23:50)
标签:
教育夏谷鸣中国批判性思维标准答案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理性看待美国高考的“中国合格率低”
晨雾 / 转贴
《东南网》10月28日报道:昨日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鸣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在评论这个新闻话题之前,有必要摘录一个13岁少年(初二学生)在一次关于“看待考试”的命题作文中的一段话:“考试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被赋予了太多的其他的因素,比如说现在的中高考,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一考定终身,错失良机就得明年再来。首先我认为这个制度该修改一下了,第一就是尽量少一些上面我提到的偶然性的因素;第二现在考试次数少,我认为,考试应该有好几次,然后任选一次成绩最好的作为依据;第三考试不能局限于一个类型,不然就真的像猜拳了,运气好的,就给他碰上,不好的只能和学校再见,要么明年再来,要么出去干别的什么事情,只有这两条路,给予的选择太少了。在现在这种状态下,考试成绩就是法宝,你能考多好,就能有多好。”
这是真实的表达,或许是对考试制度的一个直接的反思,文后老师的评价是C等,理由是因为没有发现现有考试制度的“优越性”,没有“正面的”、“积极地”的评价,只能获得这个成绩。
先不谈少年的观点是否都是消极的,老师的评价是否公允等等,我们只看这个评价的过程,就会让人很沮丧。
沮丧的理由也很简单,大一统的标准答案、积极、正面的表达,已经限定了孩子的思维只能在很小的圈子里,他不可以突破的,除非远离这个评价制度,但在现实世界里能脱离这个评价制度的只能是极少数的孩子,莘莘学子,12年寒窗苦读,都在为积极、正面、大一统的标准答案所奋斗。
原来有过一个例子,关于“雪化了是什么”,有一个孩子答,雪化了是春天到了,结果老师判她错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是水”,从此这个孩子开始领略到标准答案的存在,并且将会束缚她许多年,直到她不再想起春天为止。事实上,成年人确实已经丧失了很多想象力,这倒不一定全是教育的过错,但至少是很大一部分因素,试想,被标准答案困扰十几年,还会有不标准的回答么?
当然,关于中国考生的美国考试合格率低这个话题,除了思维习惯的差异之外,本身基础教育的制度不同也有很大关系,就如有的网友调侃道,让美国人来考我们的高考,能认字就很不容易了。这当然是笑谈,我们谈论批判性思维,本身就不是大一统的观点,要学会多角度的看待问题,不能因为这个消息就一边倒的抨击国内的教育制度,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或许理性、认真的讨论,表达各自的观点,静下心来倾听别人的观点比批判要来的更紧迫些,环顾国人许多场合,能听完整别人一句话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奢谈高质量的批判性思维了。
面对中国考生美国高考的合格率低现象,冷静下来,不妄自菲薄,但也不夜郎自大,中国教育积重难返,存在很多问题,慢慢来吧,但标准不是以美国高考为唯一标准,不是说改革之后,以通过美国高考为荣,那倒是不必的,甚至又走上了歧路,我们还是首先从那位13岁少年的考试之问考试吧,做到其中一点,都还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难道不是么?!
陈春
信息来源:2012-10-29
东北新闻网
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2/10/29/010107598.shtml
2012年10月28日北京青年报:
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7%及格
本报讯昨天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SAT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鸣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SAT考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其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由批判性阅读、数学、写作三部分试题组成,满分2400分。近年来,伴随留学年轻化的潮流,参加SAT的中国高中生人数呈几何式增长。但记者从昨天《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只有不到7%的中国考生SAT成绩达到1800分——这是申请美国大学的有效分数线。
SAT培训专家、杜克教育负责人吴雨浓表示,SAT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这些能力的学生才能考高分。在发布会上,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负责人透露,该校两名SAT考到2300分以上的学生都在数理化方面很强,他们或者在全国单科竞赛中拿过奖,或者课余活动非常精彩。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夏谷鸣对中、美两国高考的“阅读”部分进行了对比。他发现,中国高考的阅读题主要指向逻辑性思维,一切判断都要依据文本;美国SAT1的阅读题分为六部分: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我校准,这些都明显指向批判性思维。
作者:雷嘉
信息来源:2012-10-28
《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3.1/1210/28/756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