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晨雾
晨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772
  • 关注人气:80,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视频:高考户籍改革触各方利益 专家忧新政难公平

(2012-10-25 15:54:50)
标签:

教育

赵京

北京

高考

户籍限制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视频:高考户籍改革触各方利益  专家忧新政难公平

 

晨雾 / 转贴

 

  近年来,有关放开异地高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国家相关部门也频频释放正在研究决策的信号,这让不少苦苦等待这一政策出台的考生家长们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10月中旬,一批家长代表到访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希望能就异地高考政策问题进行交流,同时20余名京籍人士也陆续出现在北京市教委信访办门口,并明确提出了反对放开异地高考的诉求,将支持开放异地高考的家长称之为“异闹”,称其严重影响了本地居民的正当权益。一时间,是否应当放开高考户籍限制的成为公众热议话题。

 

  北京户籍居民

  这我一般不这么想我也不会想他们怎么着,(如果要放开限制,北京孩子和外地的公平竞争)那就学校不够用了呗。

 

  外地来京人员

  支持 这是好事儿,教育能公平对大家来说机会也多一点。

 

  【同期】 北京户籍居民

  我觉得实行起来困难会比较大中国就这么个现状,他不是单单一个教育的问题,社会的很多问题都是穿插在一起的,所以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能解决的,(那您是支持还是反对)

  我中立吧。

 

  【同期】外地来京人员

  这个支持,对外地生是好事儿,但可能对北京学生来说压力会大一点吧。

 

  【同期】 外地来京人员

  放开的话也不好,不放开也不好,(都有问题)对。

 

  【解说】在北京从事多年高考政策研究及报考咨询工作的赵京认为,高考户籍改革之所以引发巨大的争议,其实质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对于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现行高考制度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

 

  【同期】高考咨询专家 赵京

  一个山东的考生在北京上学,他会觉得我回山东考试没有任何的优势,但你倒过来想,

  假如一个一直在山东上学的孩子,突然有机会在北京参加考试,你听说过哪个孩子会拒绝么,他不会,为什么呀,他知道他从山东到北京来就能够考入更好的学校。

 

  【解说】尽管目前改革的方向是在为这些考生的利益着想,但赵京也在担忧,保持现有教育资源分配的条件下,假如放开高考户籍限制,不仅可能引发一线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剧增,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家庭来说,这样的制度更是消除了一部分的不公平,却造成了另外一种不公平。

 

  【同期】 高考政策形势观察家 赵京

  比如北京市现在给出一个政策在北京工作6年以上,学生在北京上学6年以上,这一定会对家长有要求,他必须在北京市有份工作,如果我在外地很有钱完全可以在北京办一个公司把我自己雇佣起来,给自己上税,所以只要父母有钱就都能解决这些问题,而穷人家的孩子是不能得到这些机会的。

 

  【解说】山东律师刘书庆在今年夏天与其他7位律师联合致信教育部,反映部分985 211院校在招生中存在的地域歧视问题,建议教育部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的户籍限制,增加在河南、山东等地的高等教育投资,并扩大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高考大省的招生名额。他也注意到了此前京籍家长公开反对高考户籍改革一事。

 

  【同期】 律师刘书庆

  北京这些市民作为具体的个人来说,也不能苛责他们,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尤其异地高考,可能僧多粥少,影响他的利益,这件事本身没必要放大解释,现在的改革不可能全面受益,有人受益,有人利益受损,改革肯定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

 

  【解说】对于赵京担心的放开高考户籍制度会带来负面影响,刘书庆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具体的改革政策需要精心设计,要对可能引发的问题周密考虑,不可盲目决断,目前最重要的应当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部属名牌大学过于“照顾”本地生源的现象。

 

  【同期】 律师 刘书庆

  当前这个阶段来说名牌高校招生资源应当适当公平一些,向不发达地区倾斜一下,可以按照各省的高考总人数平分名校的资源。

 

  记者李子祯 马冠朴 北京报道

 

信息来源:2012-10-24 中国新闻网 / 中新视频 / CNSTV / 新闻纵横
http://www.chinanews.com/shipin/cnstv/2012/10-24/news113259.shtml?r=1351151480562

 

视频播放:  

 

 

 

晨雾点评:

 

    从赵京的分析看出,异地高考问题的实质不是“如何方便考生参加高考”的问题,而是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但是如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或者以很低的门槛放开异地高考,势必造成大量外来人员涌向大城市,造成大城市不堪重负,多年累积的结果会导致异地高考政策的失败。而且人们选择到大城市就业的动机就会从个人职业发展再加入了子女学业发展的因素。如果异地高考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很容易出现钱权教育等腐败现象,穷人的随迁子女很难达到高门槛。新的“拼爹”现象出现。赵京所说的外地富爹为了孩子在京高考来京办公司,自己为自己纳税上社保达到高门槛的现象不是天方夜谭。街边修鞋摊子师傅的子女永远不可能让孩子来京高考,主要原因不是他交不起学费,而是无法达到报名条件所要求的门槛。

 

    有人说,异地高考方案会经过认真地调研和测算,考虑会比较全面。晨雾想提醒的是,现有的城市随迁子女就读人员数据是在现有高考政策下的“静态数据”,因为许多随迁子女家长在高考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都不敢用自己孩子的前途作赌注,在孩子还在初中或者高一、高二就把孩子送回原籍了。还有更多的外地户籍家长从一开始就不敢让孩子来大城市就读。因此这些数据不能说明问题。需要使用包括了放开后未来发展趋势的“动态数据”来测算。这个难度要大得多。而数据测算不准确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很可能是“短视”的和经不起历史考验的。

 

    无论是随迁子女家长,还是京沪广户籍子女家长,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和要求都不过分。但是作为政府部门则需要理智冷静地对待,提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方案来。有人说,异地高考考验政府智慧,这话一点不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