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匠人:怎样理解网上录取的调档比例及深层含义?
(2012-07-08 12:09:13)
标签:
教育招生计划高校计划数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佳文共赏:
琢玉匠人:怎样理解网上录取的调档比例及深层含义?
目前高校招生都实行网上录取,网上录取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高校提取考生电子档案,这其中重要的环节是确定调档比例的问题。要了解这些,就不能不说到调档线的问题,不知道家长们注意到没有,通常的说法有“调档线”和“投档线”两种,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代表的意义:
“调档线”又称“提档线”这是相对高校调取档案来说的,表示高校从省招办提取了档案时对应的分数线。
“投档线”又称“抛档线”是对应省招办来说的,表示省招办向高校投出了档案时对应的分数线。
可见,他们是相同的数字,不同的称谓而已,但需注意的是他们的产生都与第一次投档有关。
要知道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大部分高校通过一次投档即可完成录取工作,所以第一次投档非常关键。第一次投档是省级招办在投档(抛档)过程中,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将第一志愿填报了某高校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根据高校在当地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最高120%,最低100%)向高校进行的电子档案投送的过程。这个投送的比例就是高校的调档比例,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最高可以按照在当地招生计划的120%调取考生档案,然后择优录取。
可见,高校获取考生电子档案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调档或投档比例是如何划定的,现在我们来进行解读:
高考网上录取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在上线(批次线)考生中,按一定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给高校投档,所投考生档案数一般都等于或超过高校的录取计划数,投档数和计划录取数的比即是调档比例。通常录取前省招办会告知高校当年的线上生源质量信息,高校可以根据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数量,这就是确定调档比例的问题,确定过程可以按比例也可以按对应的分数。
问及调档比例是多少,绝大多数家长回答是120%调档也就是1:1.2,家长并不了解120%背后的意味着什么,对于这多出的20%调档,有担心自己孩子的,有充满着期待的,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多理解的误区。
高校确定调档比例可以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说生源分布情况、预留计划使用情况,调控力度等。对于那些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来说要简单一些,如果高校如不事先说明则一律按计划数100%投档。当然,一些高校还会酌情适当调整计划,以调整计划的方式适当影响最低录取分的位置等,但是如何调整还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招委会和高校要结合本省(区、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录取投档办法,正确处理好考生成绩与志愿的关系。在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校一般应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省级招办按高校的调档要求向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省级招办应向社会公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并根据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在投档前向各有关高校提供生源分布统计。
高校可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同一批次内所有高校在生源所在省级招办规定时间内确定调整计划数和调档要求后,省级招办开始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并负责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实际招生计划数和录取分数线。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120%不是绝对的调档比例,而是调档比例最大的宽限度。即如果招生计划是100人,则高校最多可以调阅120名考生的档案,很多情况下,高校并不愿意多调阅考生档案。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校奉行调档不退档的宗旨,这样的高校要么调档比例较低,要么就要预留更多的计划,以录取多提档的考生,这显然是很难实现的。
通常的办法是在招生计划数小于60人的省份采取稍大的调档比例接近120%,在招生计划数100人以上的省份通常会限制在110%以内调档,而在招生计划200人以上的地区则会选择105%甚至100%的调档比例。近些年由于实行了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高校必须提前获悉生源信息,然后决定是否调整计划,最终来决定是否按计划数100%调档。
生源情况好的情况下,高校一般会选择适当增加招生计划以降低最低录取线,避免大小年现象的产生。在生源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则不会增加招生计划以避免最低录取线的进一步降低。进一步的讲,对于有二志愿招生计划的院校,二志愿的调档比例是多少,也存在很大的玄机。
我们在高招咨询中经常会遇到家长关心120%调档比例的问题,生怕孩子调档后退档。其实这里面退档的原因很多,除了志愿填报不合理、加分因素、总分低、不服从专业调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制于其他考生志愿、体检信息、专业级差等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在以往关于录取的文章里已经详细解读。
归纳总结一下各批次的调档工作,一般分以下四轮进行(仅供参考):
第一轮:根据招生计划和规定的(或学校申请的)调档比例,按照相同志愿分数优先的办法,从高分到低分调取第一志愿考生的档案;
第二轮:按照招生计划缺一补一的办法和考生的志愿顺序,按照相同志愿分数优先或根据高校要求不同志愿志愿优先的办法,给第一轮调档数量未达到招生计划数的学校,调取考生的第二及后续志愿的档案;
第三轮:经前两轮调档仍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省招办会组织达到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在库考生补报志愿,按缺一补一的办法调档,这时考生预留的联系电话非常重要,联系不上则可能丧失机会;
第四轮:对于经前三轮调档仍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某些省招办会根据有关规定,在分数线下分段降分调档。先从高分到低分调第一志愿报考这些学校及专业的考生档案,生源仍不足的,再按考生的志愿顺序调第二及后续志愿报这些学校及专业的考生档案,直至按学校意见完成招生计划。
按规定,参加录取的高校要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有招生职能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网上录取领导小组,计划的投放,调档比例的确定等行为均需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履行本校招生章程的承诺,规范招生行为,实行阳光操作。
招生期间,高校也相应成立招生监察办公室,招生监察办公室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实施对本校招生录取的监督工作。招生监察部门督促学校招生工作人员按照招生程序、时间要求,完成提档、阅档、审核、退档各环节工作。严格按程序做好各类录取名单的审核、复核、审批工作。
信息来源:2012-06-15 新浪博客 琢玉匠人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8a8380102e375.html
晨雾点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