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高考18种行为视为作弊  最高禁考3年

(2012-05-26 19:26:59)
标签:

考试作弊

北京教育考试院

法制晚报

国家教育

认定

分类: 高考政策与规定

媒体综合报道:

北京:高考18种行为视为作弊  最高禁考3年

 

晨雾 / 转帖

 

北京考试报:

高考启用新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18种行为被认定作弊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邱乾谋)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高考(微博)将启用新的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今年,教育部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提高了对作弊行为的处理力度,尤其是对通讯设备的规定更加严格。比如,以前“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为作弊,现在则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认定为作弊。

 

  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内容,本市也完善了违规处理办法,并出台实施细则,共有18种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

 

  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由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故意销毁试卷、答案或者考试材料的;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案、草稿纸的;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的;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的;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其他应认定为作弊行为的;组织团伙作弊的;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使用相关设备接送信息实施作弊的;伪造、变更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按照规定,有作弊行为的相关考生将受到“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目成绩无效”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同时受到“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此外,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未放在指定位置等9种行为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取消考生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要诚信参加高考,不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比如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等设备,以及涂改液、胶带、修正带等物品进考场,也不能携带文字材料及其他与考试无关物品进考场。
 
原载:2012-05-26《北京考试报》

 

信息来源:2012-05-26 新浪教育 / 高考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2-05-26/1558339683.shtml

 

法制晚报:

本市启用新违规处理办法 18种行为被认定为作弊 情节特别严重者将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

高考作弊最高“封杀”3年


    本报讯(记者 王南)今年高考,本市将启用新的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等18种行为将被认定为考试作弊。同时,本市对于作弊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情节特别严重者,除取消当年高考成绩外,最高可被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今年教育部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加大了对作弊行为的处理力度。如以前“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为作弊,现在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即被认定为作弊。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内容,本市也完善了违规处理办法,并正式出台实施细则,其中规定了18种行为被认定为考试作弊。

 

    据悉,去年北京市对于高考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当年高考成绩,并取消下一年参加高考资格。

 

    今年,按照新修订的《办法》规定,对有组织团伙作弊、向考场外发送或传递试题信息、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伪造材料替考等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予以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此外,携带规定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未放在指定位置等9种行为将被认定为考试违纪,取消考生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18种考试作弊行为

 

    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

    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

    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

    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

    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和考试成绩

    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

    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

    伪造、变更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

    传、接物品或交换试卷、答案、草稿纸

    故意销毁试卷、答案或者考试材料

    由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

    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

    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

    使用相关设备接送信息实施作弊

    组织团伙作弊

    其他应认定为作弊行为的

 
信息来源:2012-05-26 《法制晚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2-05/26/content_36982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