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占志愿报考催热小语种招生
晨雾 / 转贴
本报讯(记者刘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今年法语专业一个招生计划,就将有超过38名考生竞争。虽然今年本市高考考生再创历史新低,但光明的就业前景以及不占志愿的报考方式,使小语种报考热度丝毫未减。
今年,二外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小语种专业仍将在高考提前批次前单独录取。目前除北语外,其他两校报名均已结束。报考北外小语种专业的考生达到1100多人,平均报录比超过10:1。报考二外84个小语种招生计划的考生目前已有1447人缴费确认,其中法语8个招生计划有305名考生竞争,报录比超过38:1;报考德语的考生达到304人,报录比超过30:1,此外,日语报考人数达到362人,西班牙语报考人数达到252人。北语小语种报名将持续到明天,目前35个招生计划已吸引500多名考生报考。
三校单独录取,考生无需填报志愿,这种填报方式打消了考生的报考顾虑,“反正不占志愿,考不上也不影响统招录取。”报考北外德语系的小李说。此外,为了避免高考后,考生由于成绩好随意放弃录取机会,导致高校浪费招生计划,三所学校以往还会在高考结束后,给予考生估分重新选择的机会,这更让考生感到报考无风险。
不仅如此,为了保障高分考生的利益,北京大学等在提前批录取小语种专业考生的高校,今年也允许达到学校调档线,且第一志愿也报考该校的考生“二选一”,这实际上也使北大等高校的小语种专业产生了“不占志愿”的效果。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企业海外投资以及国际会议等活动的增多,小语种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光明,这也是小语种专业报考热度不减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北外、二外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情况良好,大多数进入了国家机关、大型国企等单位就业。
信息来源:2011-04-07《北京日报》
http://bjrb.bjd.com.cn/html/2011-04/07/content_387886.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