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回应称异地高考开放暂无时间表

(2011-03-25 23:02:24)
标签:

焦怀玲

北京

高考

制定工作方案

教育部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家长联名递交异地高考建议

教育部回应称异地高考开放暂无时间表  目前正在调研

 

晨雾 / 转贴

 
http://epaper.jinghua.cn/res/1/20110325/1631300991403451.jpg

▲学生家长向记者介绍建议内容。 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本报讯(记者易靖)昨天,20名学生家长就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问题向教育部递交建议书。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异地高考”正在调研,制定工作方案,但目前还没有出台的时间表。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后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表示,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中、高考问题,“很快会有一个方案”,“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

 

    昨天,20名学生家长向教育部学生司工作人员递交了“以居住地和学籍确定高考地的建议方案”。这些家长均是外地来京工作多年,为子女上学问题而结识。

 

    建议方案提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父母经常居住地和学生学籍地确定学生就学和参加高考地。

 

    教育部学生司3名工作人员接受了这份建议方案。一名杨姓工作人员表示,“异地高考”的问题近几年随着流动儿童的增加显得比较迫切,但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户籍制度等多方面。目前,对“异地高考”是否放开正在调研、制定工作方案。高考现行的报考制度执行已经30年,要调整必须进行广泛的调研,充分听取意见。在决策前,要有调研、论证,必要时可开听证会。随后,20名家长将建议方案递交给北京市教委信访室。

 

    >>建议

    “对就学5年的外地子女放开高考”

 

    为防止出现大规模的高考移民,学生家长在方案中对放开“异地高考”提出两项限制条件。其一,在经常居住地上学不少于一年(北京、上海等特殊地区不少于5年),以学籍和学校证明为准;其二,父母至少一方在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不少于一年(北京、上海等特殊地区不少于5年),以工作和收入证明、房屋产权证或居住证、水电费或电话费收据等为证据。

 

    >>个例

    “我不可能让孩子回去”

 

    1995年,“下海”的张建党闯到北京。先打工,再做生意,逐渐立住脚。

 

    当年,他的妻子怀孕,生下儿子。儿子回安徽老家呆了一两年就再到北京,从此再没离开。现在,儿子在西城十三中分校上初三。上学期全区期末考试,他在全区5831名考生中名列37。

 

    张建党现在处于十字路口。儿子马上要中考了,在不在北京上高中是个很难的抉择。从多年的生活、学习而言,儿子肯定对北京更加适应,但问题是,按照目前的政策,他即使能在北京上高中,也不能参加高考。如果等到高三再回去,“那会把孩子害了”。

 

    “从我内心讲,我不可能让他回去”,张建党非常坚决。因此,推动放开“异地高考”,在他看来迫在眉睫。

 

    一个月前,焦怀玲经历了一场伤心的离别。

 

    因为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俗称“绿卡”),焦的孩子虽然是山东户口,但可以在北京一直读书到高中,只是不能参加高考。焦怀玲一直参与持有“绿卡”的家长联络活动,推动放开持“绿卡”子女在京高考。

 

    抱有希望,并一直坚持。直到今年,孩子高三了,焦怀玲感到无望了。于是,全家做出艰难的决定:让孩子回山东备考。

 

    “我已经‘牺牲’了,但还是想推动放开‘异地高考’”昨天,焦怀玲和另外19名家长一起向教育部门递交建议书。


信息来源:2011-03-25《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3/25/content_64405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