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晨雾
晨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8,386
  • 关注人气:80,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招生成高校改革瓶颈

(2011-01-17 12:56:51)
标签:

教育

丁光宏

中国

高校

《文汇报》

分类: 高校-专业-志愿-就业

30多所大学校长热议招考改革——
自主招生成高校改革瓶颈

 

晨雾 / 转贴

 

 “自主招生联盟委托第三方机构出题更加公正,高校也能从考务中解放出来。”“一所高校如果是委托其他机构来命题,那么高校本身的培养目标该如何实现。”在上周举行的第六届上海高校校长沙龙上,沪上两所高校校长对同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三十多所高校的校长热议未来自主招生的方向,校长们坦言,自主招生是整个高校改革的瓶颈,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改革都是空的。
   
大学基本没有选拔能力

 

    “为什么自主招生在今年的震动那么大?根本原因在于对自主招生定位的看法不一致。”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说,教育部认为自主招生是招特殊才能的学生,所以划定5%的比例已经足够了;而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自主招生是大学走向自主办学的一条道路。高校要实现这个权利,没有一所大学会定位在招偏才、怪才上,而是招符合高校发展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学生,最终要实现全面自主。

 

    丁光宏认为,在国外任何大学,招办的雇员最少有三十多个,多的达到六七十人,都是专家型人才,有很强的甄别人才、选拔人才的能力和经验,他们会在全世界挑选人才。而中国的大学基本没有选拔人才的能力,一旦被推上自主招生,社会不认可,甚至连自己的大学教授都不认可。因此,制定实施完善的、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招生制度,有很长的路要走。

 

    丁光宏还透露,未来复旦大学将给学生充分选择学校、专业的机会。将对专业进行大幅度调整。据他介绍,2010年录取的学生,专业满足率达到了94%,70%录到了第一志愿。
   
自主招生不是终极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说,交大参与的七校联考,委托国家最权威机构国家考试院出考卷、做考务,最大的特点就是招考分离,高校不再介入命题和考务,增强了自主考试的公信力。但也有校长认为,第三方命题如何能够体现学校的培养特色,怎么考,考什么,还需学校进一步研究。

 

    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认为,大学招生只有一个“有利于”,就是是否有利于中学进行素质教育,如果为中学开辟了新天地,就是对的,如果不把中学教育看做大学招生改革的根本目的,就会走到斜路上去。他认为,现在不应该讲考试改革,因为没有比中国高考更高水平的考试了,而应该讲招生改革,所有学生都参加高考,怎么录取由各学校自己设计。责任与自主权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责任就在学校身上、在校长身上。

 

    丁光宏说,改革要最大程度减轻学生负担,但到了今年2月,高校所结成的三大联盟,将在三个周末集中举行考试,考生的负担仍然没有减轻。目前的自主招生只是过渡性方案,不是终极方案。
    本报记者  李雪林

 

信息来源:2011-01-17《文汇报》
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110117/

 

晨雾点评: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直言讲出了在自主招生问题上教育部与各高校的分歧:“教育部认为自主招生是招特殊才能的学生,所以划定5%的比例已经足够了;而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自主招生是大学走向自主办学的一条道路。高校要实现这个权利,没有一所大学会定位在招偏才、怪才上,而是招符合高校发展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学生,最终要实现全面自主。”

 

    丁光宏在这里所述“大学走向自主办学的道路”、“最终实现全面自主”的观点,正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刚刚在《求是》杂志上的署名文章《坚持公平公正 深化高考改革》中所批评的“强化高校自主招生”的观点。

 

    可见,教育部和高校(特别是名校)在自主招生问题上,各自的“小九九”是不同的。30名校长说自主招生是整个高校改革的瓶颈,从实质上说,是大家对自主招生前景的看法上存在分歧:自主招生是作为高考统一考试的补充?还是最终取代统一高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