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的气话是面镜子
(2010-12-23 15:16:45)
标签:
海闻后海教管北大未名气话教育 |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
副校长的气话是面镜子
晨雾 / 转贴
海闻的“气话门”更像一面镜子,它清晰地映照出了许多问题的复杂之处,要改变社会中诸多不尽如人意确实是个“系统工程”。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近日上课时,被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催促下课。学生称,海闻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这条新闻在网上引来了五千余条跟帖,网友们褒贬不一的评论同事件本身一样,既令人纠结,又耐人寻味。
网友从这件事中大致看到了三种人:
一是执着于教学的可敬的大学教师。这些网友是“海派”,力挺海老师。他们看中的是海闻身为副校长仍能坚持为学生上课,而且认认真真,一定要把上次因故未上的课补回来。在他们看来,如今这样的教师太少了。海闻提出的问题引发了他们的共鸣:讲课和锁门哪个重要?当然讲课重要。海闻的遭遇更引发了他们的担忧:一个副校长都受到了教室管理员的如此挤对,可以想见普通教师的待遇又会如何。
二是以权力压人的可憎的副校长。激怒网友的是盛气凌人的“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网友们反问:如果他不是副校长敢这么说吗?别人没犯任何错误,只是正常工作而已,凭什么威胁一名普通的教室管理员?
三是两个都恪尽职守的爱较真儿的人。网友们体谅讲课被打断之下的情急,说几句气话也是人之常情;也理解管理员的催促是在尽职。因此,这些网友们认为两人都没错,大家不必上纲上线。
同时被解读出如此风貌各异的人,海闻的“气话门”当属难得的典型事件。有意思的是,对网友们的看法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解读,进而看到其背后的立场。力挺海老师的实际是在表达对“教授不能治校”的反对,是在支持高校去行政化。批判海副校长炫耀权力的,更多的则是在借此抨击社会上拜权、拜官、对百姓颐指气使的邪气。宽容二人者,表达的是对具体情境中人的理解,这种理解又包含着对于缺憾并非一时半会儿就可改进的无奈。
因此,海闻的“气话门”更像一面镜子,它清晰地映照出了许多问题的复杂之处,要改变社会中诸多不尽如人意确实是个“系统工程”。最佳的解决之道只能是“谁的责任谁领走”,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气话门”而言,海副校长不妨放低姿态首先为自己的气话道个歉,其次,则是履行自己副校长的管理职责,看看是否能改进相关的学校管理制度,如此落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白蕊
信息来源:2010-12-23《北京晨报》
12月21日新京报的相关报道:
教管催副校长下课引学生热议
授课超过封楼时间,学生称北大一副校长质问教管员“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
卢漫
本报讯(记者卢漫)前晚10时40分许,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上课时,被教室管理员以“锁门时间已过”为由催促下课。
学生称,海闻得知对方身份和来意后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此事在学生中引起争议,并发到北大未名BBS上。昨日,当事教室管理员称,目前工作未受影响。对此,海闻婉拒采访。
学生发帖
即将下课被教管员打断
前晚在北大未名BBS上,有学生发帖称,当晚10时40分许,副校长海闻在经济学原理课上做结束语时,一名教室管理员来到教室门口,在门口大声催促道“锁门了”。海闻在得知教管员的身份及来意后,对其说:“教学重要还是锁门重要?”随后海闻情绪有些激动,说话有些失态。
另一篇帖子称,海闻随即对该教管员说,“我告诉你,我可以明天就让你走人!”
昨日,自称目睹事发过程的学生称网帖内容属实。
学生说,事发地在理科教学楼117教室,可容纳上百人,当晚经济学原理为本学期最后一节,本应21点30分结束,但由于此前少上了一节课,便拖堂一个多小时。教管员催课时,课程已近结束,不少学生正收拾书包。
教管员
工作未受到影响
根据北大校方规定,老师上课时间到晚9时30分结束,教学楼关闭时间为晚上10时30分。
昨日,记者找到当事教管员何女士。她回忆,前晚她按规定时间锁门,“当时只有理117教室还在上课。”
何女士说,此前也经常碰到老师拖堂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双方沟通后教管员都会等待老师讲完课,“但海闻老师的说话方式让我很下不来台,而且还用他的身份压我。”
何女士说,目前其工作未受到此事影响。
副校长
事情是有前因后果的
“事情因为一句话引起,但这是有前因后果的。”昨日,针对此事,副校长海闻表示不愿接受采访。
北大新闻中心张老师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张老师说,老师上课时思路被打断,有点情绪是正常的,“他可能只是说了句气话,那个员工还在正常工作。”
■ 观点
觉得海老师是在向行政管理部门挑战,管理部门应该是为学生和教授服务的而不是僵化限制从而越轨为高高在上的衙门,难道大家不觉得北大需要“去行政化”吗?———发帖人:zhiyang
PK
作为一个有能力影响本校管理制度的高层领导,没有想过去改变理教22点半关门的规定,却用自己的身份来为难规定的执行者,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值得赞赏的行为。
———发帖人:zealer
信息来源:2010-12-21《新京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2/21/content_18360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