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奖励孩子别太大方

(2010-08-04 13:16:52)
标签:

教育

育儿

物质奖励

家长

分类: 网络与媒体报道

家长奖励孩子别太大方

 

晨雾 / 转贴
 
 
  目前,北京市高考本科批次录取已结束,一些招生院校也陆续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笔者发现,一些家长纷纷用物品奖励孩子考上大学,出手也越来越大方,从一两千元的PSP游戏机到三四千元的高档手机,乃至上万元的笔记本电脑等,更有甚者买车送孩子……笔者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家长奖励孩子无可厚非,但要适度,别太大方。

  物质奖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使用恰当可以激励孩子的上进心,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然而物质奖励只是激励的一种方式,如果过度用物质来奖励孩子,有可能适得其反。

  物质奖励太多易引发孩子互相攀比。一些孩子考上大学,家长给他们购买名牌衣服、数码产品等贵重物品,以表奖励,日久天长,无形中会让孩子产生物质攀比心理。

  物质奖励太多易导致孩子虚荣心膨胀。有的家长对孩子奖励过于大方,反而刺激了孩子的物欲无限膨胀,养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容易导致孩子虚荣、势利、自私等。

  物质奖励太多会让孩子变得功利。如果单纯以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那么孩子重视的是物质,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孩子将学习当成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物质奖励,会变得灰心丧气,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

  物质奖励太多不利于孩子对学习意义的正确认识。一直以物质奖励孩子学习,容易使孩子片面认为学习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物质奖励,并且奖励越多,价值越高,意义越大,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奖励,对于家长来说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办法,但奖励的形式有多种,不一定都要拿“物质”作诱饵。即使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也要适可而止,不能过于大方,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家长要兼顾精神的鼓励,重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
(邱乾谋)


信息来源:2010-08-04《北京考试报》
http://bjksb.bjeea.cn/221804480671252480/20100804/51764.shtml

 

晨雾点评:

 

    关于奖励孩子,晨雾部分地同意上述媒体文章的观点。时代变化了,不要每年都是同一个腔调,让孩子感觉家长就会“说教”。

 

    晨雾谈几点意见:

 

    1.家长事先不能随便承诺,如果承诺了的奖励就不能以任何借口反悔。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家长要做到诚信。

 

    2.关于家长出手不能太大方,晨雾基本同意。但是大不大方,不能简单地用奖励的货币价值来衡量。时代进步了,我们的观念也要进步。什么样的奖励合适,要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例如笔记本电脑,到了大二以上,常常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工具,虽然价值高一些,也未必就不可以。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不提倡大一新生携带笔记本电脑。因此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可以承诺大二以后给孩子购买。

 

    3.关于品牌服装,晨雾认为也不要一概而论。比如说目前给孩子穿一双“阿迪达斯”的运动鞋应当不算什么。又如,孩子在世界杯期间,是某一支球队的球迷,要一件喜欢的球队的品牌运动服真品(确实有点贵),我认为作为给孩子的奖励也不过分。

 

    4.晨雾赞同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要拘泥于实物奖励。比如说,奖励旅游就是一种好的方式。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时间,选择全家人去国内旅游、国外旅游都可以。这是一种全家人的活动,一般来说,孩子上大学住校之后,与孩子天天在一起的日子将开始变少。最后假期的全家旅游将给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同时让孩子明白,他的成功是他的努力和父母辛勤支持的结果,需要奖励的是全家。在旅游的过程中,要有意地引导孩子懂得关心照顾他人,首先从照顾父母做起。另外旅游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对孩子开阔视野是很有好处的。当前新兴的海岛度假、邮轮度假都是可以考虑的奖励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