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云天:预估分与实际分差在哪?

标签:
教育高考主观题物理解试卷祝云天 |
分类: 佳文共赏 |
佳文共赏:
祝云天:预估分与实际分差在哪?(2010-07-07 05:11:26)
从分数公布那天开始,就有许多学生觉得自己实际得分和预估的分数有很大的出入,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有的,但是今年反映更加明显,尽管一些学生已向相关部分提交了查分申请,可是只能查到数据的加减情况,学生没有办法看到试卷,而从现实上,电脑加减运算不会出错的,因此,查分就基本上成了一个摆设,成了一些学生和家长自我慰藉的一种手段。为什么考生不能看到自己的试卷,这些不光是高考这样,研究生考试,甚至所有的大考都是这样,学生是看不到试卷的,于是查分就成了“霸王条款”。
可是任何一次高考,都不能作为“一锤子买卖”,毕竟下一届的学生需要从上一届的学生学习中和考试中有些借鉴,因此说,阅卷情况,教育部门应该向社会公布,特别是面对一些学生的疑惑,最有权威就是教育部门了。面对学生和家长们的不解,我自告奋勇来给他们分析一下原因。文章中所有的观点都是个人观点。
一、一些学校平时阅卷标准没有按照高考阅卷标准判卷。
我在平时分析了大量试卷,涉及到许多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试卷,学生的问题先往后放。我发现学校之间在平时的考试中判卷尺度不一,例如英语书面表达、语文作文、理综部分物理解答题等。英语书面表达普遍判的松,特别是一些普通中学,就更松了,语文作文也是如此,如果这样下去,学生试卷按照高考标准阅卷,那么一定会有学生的成绩和平时差距很大。
二、阅卷老师主观意识,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分数。
做一个粗略的调查,阅卷和整个考场的学生整体成绩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的,例如说某个成绩相当优秀的学生,并且这个学生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高考时候被分到一个普通中学的考场,而这个考场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中学的,成绩一般的学生。那么在阅卷中,阅卷老师判卷的时候,特别是面对后面压轴题和主观题的时候,某个老师一连串判了几份这些题目都得分不高,甚至是空白的试卷,偶尔看到一份试卷,尽管都答满了,可是阅卷者还是或多或少怀疑这个学生的能力的。除非他字迹相当工整,答题相当严密,要不就有可能被受阅卷者主观怀疑的态度影响而导致判卷严格,失一些分。我觉得要真正避免这些,还是需要把所有的试卷随机打乱了判,才相对公平一些。
三、学生的主观原因导致的。
不管得分怎样,可试卷毕竟是由学生本人考的,尽管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客观因素,可是主观因素还是占主要方面。一直说: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决定别人,但是能决定自己。如果自己尽力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由于客观原因导致自己失分的,那么这只能自认倒霉了,毕竟这样的概率小多了。
从今年的情况看,一些学生实际得分比预估得分低了许多,不同的情形都有。总结一下大致有这样的几种情况:
1.
一些学生回家对照答案,觉得一些题目选得对了,可是没有得到分数,既然是没有得到分数,自然是读卡机读不出相关的正确填涂情况。这里面情形许多,例如说铅笔不是2B的、填涂的时候出错(出格、颜色浅、折叠、涂改的没有擦干净等等)、漏涂(例如说有某个题目暂时没有确定答案,交卷时候忘记这事)、等等。
2、主观题答题有误。
我在平时分析试卷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答题不规范,再加上字迹不工整,那么在高考中,只要阅卷稍加严格,就很有可能被扣分。例如说我在课堂上讲到的解答物理主观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步列式,每个分式不能用连等符号链接,那样的话,一旦出错,就全错了。
今年不少学生反映理综的分出入大,那么阅卷中相关要求我们暂时不议论,那么来找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有哪些?也许一些学生就明白了,除了上面说的,物理部分用连等符号外,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例如说化学部分:主观题第25题,第四小题,离子反映方程式,肯定会有许多学生用可逆符号。还有第26题的第一问也是如此,还有语言叙述部分,没有做到简洁,直截了当。还有主观题第28题,第一个空,填写的汉字应该是醛基,估计一些学生一定写了化学式,第二空的“加成反应”一些学生只写“加成”这样下去,一些简单的题目填写错误,一些叙述的部分叙述的不合理,再加上个别空不会做,那么还有几分呢?因此一些题目看上去会做,可是做起来不认真,再加上思维定式,回家对一下答案,觉得自己做的对,可是只是意思对了,丝毫没有怀疑自己。出分的时候,就觉得很茫然。
还有物理解答题的时候,答题应该做到有理有据,没有设的未知数,就凭空出现一个公式,出现一个未知数,那么只要稍微严格一些,这个题目的分数就少了一半。
此外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这一届的学生,如果觉得自己预估的分数,与实际的分数相差很大,并且查分结果已经拿到,一定要反思一下,客服一下性格的弱点,有关部分也可以让一些过程或者设置更加完善一些,并且引入一定的监督机制,那样会更加促进高考的公平。下一届的学生,应该学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能决定自己,不能决定别人。即使是客观错误导致你高考失败,那么只要你自己做得尽善尽美,那么失败的概率就变小。
信息来源:2010-07-07 新浪博客 祝云天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jld6.html
祝云天:点评北京高考理综卷(2010-07-07
05:03:52)
今年高考理综卷质量如何?
在高考之前,我就写文章说,今年理综卷很难拉开学生之间距离,因为去年理综卷总体偏难,一些学校今年重视理综卷,再加上今年理综卷难度不高,所以说从总体上看,今年理综卷并不难做。那么今年理综卷到底有哪些特点?新课改的元素体现在哪些方面?各科的题目质量如何?等等问题,我简单的分析一下:
生物学科:
1,高考《大纲》要求的能力考查是否在试卷上明显的体现出来?
高考大纲要求考查学生四种能力,分别是理解能力、实验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例如说获取信息能力这方面:包括高效的发现信息、采集信息和优选信息的能力,是高考创新和命题突破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文字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2)从社会热点中获取信息。新课改的思想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健康、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但是这一点在今年的试卷中体现的不明显,看看安徽卷第29题就知道了。
可以说,今年的高考卷完全符合大纲的要求,但是创新的地方不多,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不是体现得很明显。
2.,题目的质量怎样?
(1)选择题方面:
第1个题目考查果酒制作的原理和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原理的应用能力。第2题考查生物的代谢活动,是主干知识。第3题考查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理解和应用的范畴。也是主干知识内容。第4题考查遗传方面的知识,主干知识内容。第五题考查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环境中的知识,也是主干知识。
点评:这五个选择题目涵盖了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内容,我在高考之前的文章中提及到生物学科的命题热点。但是不足之处就是只要是主干知识掌握很好的学生,就很容易把这几个题目做出来,拉不开距离。还有尽管涵盖了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可是选项内容还是不丰富,知识点之间的衍生度不高。此外陷阱设置点不明显,因此选择题目就是考查基础,考不出能力。因此这为今年高考的两极分化提供了助力。
(2)
第29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是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范畴。本题的单一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其它的量要相同并且适宜,还有一些“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应用。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jlcz.html) - 点评北京高考理综卷_祝云天_新浪博客
第30题和31题,第30题这个题目简单,主要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出发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同位素失踪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掌握情况。第31题,考查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还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题目涉及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的产生精子数量的影响,因此环境激素H为单一的变量,用玉米油处理作为对照实验,包括后来考查的知识,反馈调节。其实这个题目设置还是不错的,但是前两个题目作为高考题难度不高,因此今年生物学科,整体上偏容易。
化学学科
(1)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分别考查学生:常见危险化学品辨别能力、对常见有机物结构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原理的分析能力、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实验事实的能力、运用化学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能力、对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点评:化学选择题目,质量还是不错的,涵盖面广,突显新课改的内容要求,特别是第10题和第12题,这个两个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多,第12题还有一定的答案设置技巧。
从这高考卷上看出:2010年化学卷,总体上还是延续了2009年“稳中求新”的指导思想,题型、量和序基本上保持不变,从以上的几个选择题目上,今年化学高举能力的大旗,充满新课改的气息,进一步联系生活经验、生产实际,运用新材料、情境设置背景。但是这些背景对学生来说不陌生,题目质量总体不错,但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或者粗心的学生,想把这些题目全部做对有一定的难度。
(2)主观题目部分:
这几个题目分别是第25题考查抗酸药的成分探究实验,第26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分析,第27题考查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第28题目考查有机推断。尽管这几个题目看上去“似曾相识”可是这四个题目里面更多的体现了考查学生在相同的试题背景下提取、统摄信息、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然后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几个题目很“饱满”,涵盖了颜色反应、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粒子半径大小、粒离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题目整体上不会给学生带来陌生感,并且只要仔细推敲就能做好。但是对于基础不牢的学生,还有不仔细的学生来说,想得到较高的分数很难。
物理学科
(1)选择部分:
物理选择题几乎全是送分题,只要在平时稍加注意,那么这些题目还是没有难度的。
高考卷上出现这样的选择题,弊大于利。
(2)主观题部分:
第21题实验题,这个题目第一问是考查半偏法测电流计电阻的仪器选择,和实验步骤。第二问是考查电表的改装,和学生电路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这个题目的出现是出人意料的,本以为实验题会涉及到两个部分,分别是力、电、光等知识部分,按照常理,第一个实验,为小实验,第二个分值应该大一些,向把电学集中在一个实验中的题型还是首次在高考中出现,但是不意味着物理部分题目新颖。考查到的内容也不难。
第22题,23题,作为高考试卷的物理主观解答题,应该是送分题,只有第24题第二问,才真正涉及到用数学思想解答物理题的命题意图,但是这个题目的典型不足之处就是拉开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典型的两极分化,尽管结果很复杂,估计很少有学生把结果写对的。
因此从高考试卷上看,还有从命题意图上看,物理科目题目质量最差。甚至没有体现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就不用再说物理部分高考命题要求中的创新性、时代性、实践性了,相信明年高考物理学科的题目就不会这样了。
从整体上讲,北京理综卷,综合能力不是很强,只有化学部分选择题,主观题,还有生物部分一些题目,物理部分的最后一个题目算与“综合”挂够,最多也算占一点“学科内”的边吧!从今天开始,一些院校已经开始录取,高考早已成为过去式,但是在未来的一年里,还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今年的高考,关注今年的题目,不管怎样,写这一篇文章,对上大学的学生来说没有意义了,至多能给他们留一点回忆,但是对于下一届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今年高考理综命题的得失,一定会影响明年的高考卷设置。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jlcz.html) - 点评北京高考理综卷_祝云天_新浪博客
晨雾注:祝云天老师的文章后面还有一个“投票调查”,无法直接转贴。晨雾参照原样再造了一个: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