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高招教育名校北京七中考场张进 |
分类: 争议话题 |
为上名校复读是否值得
晨雾 /
转贴
●支持方:高分复读生压力更大 ●反对方:与追名逐利风气有关
昨日,本报报道了一名高分复读生因痉挛抱憾离开考场事件。
一名成绩不错的高考生为实现自己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梦想,连续复读两年,今年第三次上考场时,却因痉挛抱憾离开考场。对此,有专家认为,考生为上名校而复读的做法太过执著。但也有复读学校表示,其实高分学生复读确实能提高一些分数,关键还是看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如何。
正方 高分生复读90%成绩上涨
北京新东方铭师堂学校校长马永刚:其实我们也不是很赞成高分考生复读,因为从心理压力上比,他们要比低分的考生承受更多的压力。但从几年的实践来看,入学成绩在55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经复读一年后,90%的学生成绩肯定有所上涨。我们前年和去年对高分复读生的统计显示,520分以上的学生基本上涨30-50分。
有个别学生复读后还不如之前的成绩,一个原因是这个学生家里是单亲,不能完成学业。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自我调整不好,在复读的后期开始对学生、老师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我提醒那些准备复读的考生,不管你的成绩属于高分的,还是低分的,在复读前一定要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知道自己高考失利的原因,只有全面了解清楚了,再决定是否复读。
反方 为上名校而复读太过执著
清华教育研究所心理学博士李虹教授:考生为上名校而复读的做法太过执著,而且不客观。可以把人生看成一个过程,考试只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目标。无论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都不影响对社会所尽的责任。
之所以现在一些学生有非名校不上的想法,跟目前社会追名逐利的风气有关,学生想社会责任少一些,想自己的事情多一些。上名校只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一条途径,而不是全部。如果学生能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责任,这些责任不是非上名校才能达成的。
李虹教授认为,导致目前现状,学校应有一定责任,“学校在教育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导致学生名利思想比较严重。
本报记者 杜丁
信息来源:2008-06-09《新京报》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intime/2008/06-09/018@054737.htm
参考链接:
复读生考场痉挛抱憾退场
已是第三次参加高考,到医院后称“明年还考”
本报讯(记者刘泽宁)昨日是高考第一天,上午的语文考试中,北京七中考点一男生因过度紧张,引起四肢痉挛,最后不得不遗憾地放弃考试。据男孩的家长称,这已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
曾经高考600多分
“快派救护车,我的孩子犯心脏病了。”昨日上午9时5分,北京120急救中心接到考生家长的电话,称北京七中考生张进(化名)在考试中突发急病需要救治。
此时,恰巧有一辆120急救车在考场周边巡逻。大约5分钟左右,120赶到七中考点,此时男孩张进的父母焦急地在七中教学楼前等候。“您告诉孩子,考成什么样我们都能接受!”父母通过电话请监考老师帮助安抚张进的情绪。
张进的父母称,孩子已经是第三次参加高考了。他学习成绩非常好,但还想再考好点。前年高考考了600多分,去年也考了将近600分。今年五一过后,他就开始紧张,前天又拉起了肚子。张进的母亲一提到儿子就忍不住两眼湿润。
打安定针后仍无法考试
120急救护士讲,张进在考场内情绪很不稳定,一提考试就手抖干呕。经初步检查,并非心脏病发,而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四肢痉挛,无法握笔写字。
尽管如此,张进却坚持不放弃考试,并双手交叉为自己做祈祷。10时10分左右,学校为张进开辟出一间独立考场,让他继续考试。医生为他打了一针安定,稳定情绪。然而20分钟后,张进再次犯病,四肢已不听使唤,不得不放弃考试。医护人员及老师将张进搀出考场时,他还称“我要考试,我要去北大光华”。
120急救车将张进送往七中考点附近的安定医院。医生称,途中张进的情绪有所好转。“我明年还考!”张进进入安定医院,仍不忘考试。
■ 专家说法
不要对孩子过度关注
考生要像平常一样去对待它,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一定能赢。
孙教授建议,为调节紧张情绪,有两种简单方法。一是自我暗示。如考前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成功,我是最棒的!”二是做放松训练呼吸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深呼吸再慢慢呼出,反复进行,能收到消除紧张的效果。
信息来源:2008-06-08《新京报》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intime/2008/06-08/018@084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