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放弃牛津想到的

(2006-11-25 00:11:10)

由放弃牛津想到的

 

晨雾 / 转贴

 

  近日,北外女生李亦雯放弃牛津大学录取的消息让人大吃一惊。与此同时,有消息称部分上海学生已经把参加美国高考当作申请留学美国名校的捷径,许多高二乃至10岁的低龄学生都开始为此攻关。一退,一,笔者认为,家长和考生应有个正确的择校观。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多因其拥有悠久的历史,一流的师资,过硬的设备,良好的声誉等资源,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奠定更好的基础。但是,名校毕竟是少数,世界名校如此,国内名校亦如此。有实力上名校固然好,但非名校不读就不对了。放弃牛津大学的李亦雯认为,成功不只是一种模式,为了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牛津也可放弃。而针对部分低龄学生追捧美国名校的现象,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表示,耶鲁目前在中国的招生名额不会增加,但希望能招收到高质量的学生。

  笔者赞赏北外女生和耶鲁校长的不为所动。两人看似有悖常理,一个为兴趣不为顶级名校所动,一个为质量不为庞大市场所动。其实,两人是聪明的,因为他们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而国内一些家长和考生恰恰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国内北大清华有名,就要孩子拼命考;近两年香港院校热,又让孩子瞄准去香港;听说国外高校选择多,即便成绩不够,也不惜重金送出去。我们不是反对选择这些学校,关键是,在做出选择前,要理性分析兴趣所在,根据孩子的综合实力理性选择与其相匹配的学校。名校固然好,成才率高,非名校成才的同样不少。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就没必要非北大清华不上,国内一般院校的特色专业同样能出人才;去不了香港院校的孩子,在国内读书同样也能成才;托福、雅思成绩不够的孩子,暂时先在国内读个本科也未尝不可。

  家长们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国家的发展也确实需要优秀人才,但一个人成才还有很多非智力因素。所以,家长和考生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让孩子在最适合自己的地方锻造最优秀的自己。(任卫军)

2006-11-24 《北京考试报》

文章引用自:http://www.bjeea.cn/221814376275902464/20061124/1711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