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

(2006-05-27 22:35:58)
分类: 民俗·民艺

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资料片

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皮影

李兴堂夫妇展示他们制作的皮影图谱。左庆摄

行将成为历史的皮影戏令老济南人备感怀恋,老艺人李兴堂的绝活已难得一见——

亦真亦幻皮影戏

   

作为电影的前身,皮影戏是艺术史不可省略的一节。作为济南民间曲艺中的一大样式,皮影戏是能勾起老济南人童年回忆的一个典型“道具”,人称“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皮影戏相传源于汉代,在省内外民间广有流传。济南皮影戏在上世纪中期繁盛一时,1955年李福增等皮影名艺人曾荣获全国优秀演出奖,并被选拔到北京怀仁堂进行汇报演出。济南皮影戏的特点是“二人一台戏”,即一人演唱操纵影人,唱腔是在摩调(僧人唱经调)基础上,加入山东琴书、西河大鼓的韵味;另一人伴奏打击乐器(一梆一鼓一钹),两人与观众间以幕布相隔。

25日下午,我在省城经三路一栋窄小的旧式民居中,拜访了七旬高龄的皮影名艺人李兴堂。李先生出身戏曲世家,8岁即跟父亲李春常学三弦和西河大鼓,17岁李兴堂拜李福增为师,潜习皮影戏表演及影人制作技艺。4年后,李兴堂在西市场另立门户,一出师即叫好声不绝。1959年李兴堂加入济南市木偶皮影剧团,该剧团于“文 革”初解散,他又调到济南市吕剧团、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工作。

八十年代初,李兴堂每年都在解放阁、大明湖等地演出近百场皮影戏,1988年在趵突泉举办个人皮影展演会,50天中观众达8万余人。1993年退休后,演出逐年减少,平日于家中创作影人。李兴堂的妻子、皮影伴奏师张梅云告诉记者:“他患有糖尿病,心脏也不好,近来感冒个把月了,还没好利落。只好推掉了节前的所有演出邀请。”

李兴堂从床下取出一册精心装裱的“影人集”,慢慢打开,一张张色泽鲜丽、表情各异的水浒人物图谱展现在记者面前。“文 革中,我的千余张影人在被付之一炬,当时那个心痛……文 革后我下决心把所学所创的皮影戏人物再现出来,现在又有了千余张影人。别看我现在没有别墅、车子,家里摆设寒酸,但我精神上一点不寒酸。这千余张影人就是我的无价财富!”据了解,经过描画、雕镂、刷漆等数道工序,影人才能成型,一张六七寸高的小影人要一两天才能造就,二三尺高的大影人得一二十天。影人取材于价格昂贵的特制牛皮,近年来,李兴堂六赴上海购牛皮,每次花费三四千元至万余元不等。李兴堂视皮影如生命,除几年前推托不过卖给欧洲友人4张影人外,其他想高价收购影人的人,他一概回绝。现在,他的影人集已装裱了五六册,希望有一天能够结集出版。

皮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常年累月熏陶才能掌握。现在皮影比较萧条,与其学艺难、演艺难有直接关系。“我先后收过十几个徒弟,最初的徒弟都改行。退休后也指导几个年轻人,但没有遇到满意的传人。”李兴堂说,能找到传人是他的最大心愿,找不到传人就只能把这些影人道具留给后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