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个世界读书日聊聊共享书店

标签:
365共享书店读书日 |
分类: 旅游杂记 |
明天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喜爱阅读和写作的我往年都会以买书或写文章的形式纪念这个日子。今年聊点儿什么呢?我想起了不久前邂逅的一家共享书店。
清明小长假我去黄山旅游,到的当天是4月3号,在屯溪老街吃过晚饭后,我在新安江畔散步,不期然地在新安桥下看到了一家阅+共享书店,忍不住想进去瞧瞧。
书店楼下新搭建的大棚中有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拆包码书,我很好奇这是做什么?本想过去问问,但看到他们埋头工作的样子不好意思打扰,就想着先去书店看看,等逛完书店估计他们也忙得差不多了,那时候再问也不迟。
我一进书店大门,就发现门口有一个电子显示屏,上面写着2025年4月4日至14日举办2025年安徽馆藏图书交易大会市民书市。是了,这就是工作人员紧张忙碌工作的原因,原来第二天就要举办书市活动了,难怪他们加班加点地埋头苦干呢。
解开了这个谜,我心情轻松地逛起书店来。书店的装修既简约又现代。书架很有设计感,柱子上的名人名言给书店增添了几分浪漫与雅致。
书店中每一层都安置了阅读座位,方便人们随取随读。这些座位或在临江落地窗前,读者看累了抬头就可以看到窗外的风景;或在楼梯处,紧邻着书架,抬手就能拿到想要的书籍;或设置在专门的读书室内,可以完全不受打扰地沉浸于书中世界。
在阅+生活馆里我看到了米面、日用品和炊具。此外,书店还售卖儿童玩具和各种文创用品。在这里,书籍和生活用品共存,这是与传统书店不同的地方。儿童玩具有书中的人物周边,还有乐高等拼装玩具。在文创区,我看到了既有故宫的,也有当地的的文创产品,
在这里,读书的人埋头读书,闲逛的人慢悠悠地闲逛着,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看来此地已经成为一个休闲场所。
她说,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不理解这种方式,觉得怎么书店还卖那些与书无关的东西呢?其实这都是书店生存的需要。我说我可以理解 ,实体书店生存不易。
我说的是实话,而不是客套话。我觉得真的不必评判这种经营模式的好与不好,存在就是合理的。读者有需求就有市场,至于经营方式是应当随着市场而变化的。
旅行回来后,我查阅了这家书店网上资料。资料显示,黄山阅+共享书店是黄山市首家文化综合体,由皖新传媒投资近亿元打造而成,由黄山新华书店负责运营,营业面积约8000,于2018年开业。
这家共享书店创办的初衷是,“实现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自家书房、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转变的新型阅读模式”。读者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后可免费将书带回家阅读,并可在全省新华书店旗下41家共享书店实现通借通还。
开业之初业态包括:图书、音像、电教产品、艺术培训、手工体验、文具文创、徽文化产品、智慧生活、餐饮娱乐等。希望实现集好看、好玩、好吃、好学、好购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时隔几年,当初的设想在现实中已经得到检验,从我看到的情形看已经有所改变。不过,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生存才是硬道理。
从好的方面讲,阅读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不是能让一些原本不爱阅读的人受到周围的人的熏陶,在闲逛的时候,不经意地拿起一本书读下去呢?孩子们是不是在玩耍的同时看到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坐在那里读书,从而产生好奇心也坐下来翻翻自己感兴趣的书呢?
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们都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选择阅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个小型的图书馆、借阅室给市民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阅读方式。不知道它的存在能影响多少人?具体数据虽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让进来的人有了一种阅读的可能。
我只是拿这个共享书店举例。做为喜欢阅读的人,我只是希望阅读能带给更多的人快乐,让更多的人体会到阅读的美好。当阅读方式越来越便利,是不是就能有更多的人加入阅读的行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