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法语世界那扇门
(2024-09-05 12:58:53)
标签:
法语学外语退休老年痴呆乐器 |
分类: 生活感悟 |
昨天,法语班开课了。我不出意料地又成为班上年纪最大的学员。不过,没关系,有之前学习书法、绘画的经验,我对当高龄学员并不介意,反而觉得跟年轻人一起学习挺快乐的。
为什么退休后选择学习法语呢?说起来,这还是女儿给我出的主意。几个月之前,她就想帮我安排好退休以后的生活。她说,她们学院院长的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一家人承受了许多痛苦。我联想到我的同学及亲戚的父母亲也患有此症,并且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这一疾病也呈高发趋势,就想着应当正视这个问题。
曾听前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说过,学习乐器和语言是防止患有老年痴呆的有效手段。我记得一位同事的父亲退休后开始学习二胡,82岁了还让孩子帮着打印乐谱练习演奏。我想这种每天需要动脑又动手练习的方式对大脑应当是有好处的。
无论是乐器还是语言我都感兴趣。一直以来,我都为此生没有专门学习过一件乐器而感到遗憾。与此同时,也为自己花了不少功夫但收获不大的学习外语的经历而感到惋惜。退休后有时间了,可以把错过的内容补上,把错误的方式更正。
说起学外语,我可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我是从上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从26个英文字母开始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为了记住单词发音,我在难记的英语单词后面都用中文谐音标注,发音肯定不准确呀。那时条件有限,只在上课时才能听卡式录音带,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是瘸腿的,听说不灵,读写还成。
就这样一路学到毕业参加工作,虽然也考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但我心里知道,这种方式学出来的英语是哑巴英语。之后虽然因为工作需要,没有完全丢下英语,但还是由于缺少语言环境,收效甚微。
后来我看到女儿出国后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效果,又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现代汉语与跨文化交际》培训时接触到一些在国外孔子学院任教的老师们才知道学习外语有更有效的方法。
之后我通过两年的学习考取了《国际汉语教师》的证书,在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外语,应当遵从人的认知规律,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昨天的学习中,面对我们零基础学员,老师几乎全程用法语讲授,课堂上听练结合,每项内容都有跟读、单人和小组练习,每个人都动起来了,全程注意力很集中,由于形式多样,也不觉得疲累和枯燥。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让我们主动参与,错了也没有关系,适时地纠正我们的发音。同学们互相帮助,自由挑人组合练习,这个过程也使原本陌生的同学尽快熟悉起来,下课后一起搓了第一顿饭,期间又通过自我介绍更加了解了彼此。
饭桌上大家谈起了为什么要学习法语。正在求学的孩子们说是为了出国读书,中年人是为了给自己提供新的可能性,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同学笑言也是为了预防老年痴呆。大家普遍认同的理念是学习外语是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如果你有兴趣走进去,那大门内的那个世界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着你去探索,这是最令人兴奋的地方。
坦率地说,上了年纪记忆力是不行了,因此要跟上进度课后还是要多多练习。现在方便多了,每个章节都有音视频辅助练习,同学们在群里也可以交流。
现在我刚叩开法语世界这扇大门,只从门缝中看到一束亮光,不妨怀着喜悦的心情缓缓推开门,再一步步走向那个未知的世界,不用着急赶路,其实走多远不是最要紧的,关键是我来过,欣赏过,愉悦过,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