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展看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

标签:
丝绸之路好妈妈好老师观展张骞 |
分类: 观后感怀 |
上周日是母亲节,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在举办的《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为所有观众提供了免费参观的服务。预见到当天观众可能不少,我一早就打车去现场排队。
司机是个老师傅,看着挺随和,得知我准备去看展览后就饶有兴致地与我聊起天来。师傅说今天赶上过节,又是个周末,许多家长会带孩子出去玩儿,他觉得现在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在物质上是否能得到满足,但在精神和品德的培养上做得不够。他觉得假期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看看,不要光去游乐场或其他纯玩儿的地方,还要多带孩子看看展览,甚至到农村转转。他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太接地气儿,对知识没有渴望,这样下去是不成的。
我对他的看法表示赞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到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历史不感兴趣,对未来感到迷茫。其实观展是个很好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自己将往何处去。我们一路上聊得很投机,下车时都觉得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我带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美术馆。
展馆还未开门,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老人前来参展。有的怀里抱着小的,手上牵着大的,等候的过程中就开始给孩子讲起了丝绸之路是怎么回事。
进入场馆,在等候讲解员讲解前观众就开始在场馆内拍照了。看到几个妈妈带孩子来到展板前,对不停拍照打卡的观众客气地说,能不能不要挡住展板,以便让孩子能清楚地看到展板上的内容。
我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走到展板前,从丝绸之路的源头开始,沿着展板上的路线图从头走到尾,边走边和孩子一起念着一个个地名。走完了又带着孩子看简介,孩子看不懂的地方就问,妈妈及时做出回答。看得出这个妈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由于讲解还未开始,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在大厅四处溜达,每件展品前都聚集着不少观众,我专挑人相对较少的地方去看。看到在一个展品前,一位妈妈正教孩子用手机的扫一扫功能查看展品的讲解文字。展厅内的展品说明都极其简单,只列出了展品的名称、年代、尺寸及在哪个博物馆收藏。展厅灯光较暗,展品说明字又很小,我这老花眼根本看不清,用扫一扫功能就能看到介绍,果然是个好办法。然而,如果在人很多的情况下,观众不可能在一个展品前逗留很长时间,总查看手机也不是事儿。还得需要专业讲解。于是,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聚在大厅中央等候专业讲解员的到来。
10:30,讲解员终于到位了。我跟着听了一会儿,虽然讲解员拿着扩音器,但由于人太多,我站在外围还是听不太清她说什么,而且也看不到她讲解的展品,于是我就放弃了听她讲述。特别是当我看到一楼文创部有卖这次展览的画册时我就更安心了,准备等观展结束时买一本回家仔细看,现在一门心思地看展品就好了。
从一楼到三楼都有展览,由于我要躲开人流,就没有按顺序观看,而是哪人少先看哪儿,没看的等人少的时候再看。正是这种看法,使我有时间观察展厅中形形色色的观众,特别是那些带着孩子来观展的母亲们。本来今天是她们的节日,她们选择带着孩子来这里过节,这个节日又跟以往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发现,一些母亲带着孩子走马观花地观展,与孩子没有太多的互动,放任孩子自己观看,遇到她们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就停下来拍照;多数母亲会带着孩子认真地观看展品及其说明文字,如果孩子提出问题会尽量回答,有的三言两语,有的比较翔实;还有的母亲会对孩子进行启发性的教育,引导孩子比较古今的审美和制造工艺的不同。这三种母亲由于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的不同,给各自孩子带来的观展体验也不同。
我注意到由于孩子的年龄不同,他们对展品的关注点、关注的时间、以及对展品展现的方式的喜爱程度也有所不同。年纪小的孩子对多媒体以及声音更感兴趣,有的妈妈就让孩子去一一体验,会很耐心地陪着孩子一一聆听耳机中传出的西域风格的音乐、坐在地上认真观看数字投影的纪录片、带着孩子进入洞窟或长廊中感受一下儿模拟的实景,甚至特意等候讲解员的到来,让孩子聆听到更专业的讲述。
其实观展不仅给孩子带来知识的丰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还有思想品德的教育,敏而好学、不懂就问的求学精神,以及对大千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比如在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典故时,除了陈述事实外,还可以突出张骞不屈不挠、不辱使命、机智勇敢、懂得变通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
好妈妈能随时随地把做人做事的准则教给孩子。比如在观展中让孩子不要用手触碰展柜或趴在展台上;不要大声喧哗或随意跑动;在讲解员讲解时要认真倾听,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在观展时注意不要遮挡别人的镜头;人多时注意排队观看;拍照时要抓紧时间,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观看等。这些看似都是小事,但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而修养需要从小培养。
好妈妈还会引导孩子正确理解观展的意义,展厅前台和各楼层都设有打卡盖章处。有的孩子对盖章的兴趣远大于对观展的兴趣。宁愿排队等候打卡盖章也不愿多看几个展品。有的家长因势利导,懂得让孩子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到既照顾小孩子的心理又能让孩子懂得观展比打卡更有意义。
在文创区,有的妈妈陪着孩子认真选购此次展览的纪念品。她们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把产品的实用性、知识性、娱乐性有机相合起来,力图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重要的引路人。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并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何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如何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能力,是远比传授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事情,也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应当努力的方向。家庭教育无小事,从观展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