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
标签:
教育 |
开幕式后,南昌师范学院校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张艳国教授作题为《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报告。张艳国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新思想,赓续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彰显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独特理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方案,引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并凸显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12月16日上午,南昌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陈始发,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俞祖华,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文史馆馆员廖大伟,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尤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天根,杭州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周东华,分别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发展与创新突破》《孙中山对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县乡治理现代化建设》《时代大变局下中国新闻舆论史学探索》与《陈望道与‘唯物史观’在浙江一师的译介》为主题,先后作大会特邀报告。
12月16日下午举行两场分论坛与一场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就自己的专题研究成果作交流发言。在分论坛中,鲁东大学教授殷昭鲁、四川轻化工大学教授胡门祥、广东科技干部学院教授饶品良、广东海洋大学教授苗体君、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教授钟晟、上海大学教授廖大伟与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王双印分别作精彩点评。
12月17日上午,饶品良、钟晟、胡门祥分别围绕《跨越“三大陷阱”彰显的中国式现代化智慧》《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及其世界贡献》《革命与建设:恽代英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探索》作主题报告。
在随后举行的闭幕式上,鲁东大学副教授高贤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晨怡与南昌师范学院教师端剑锋分别作分论坛总结报告。
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党报党刊、学术期刊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