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逻辑解题:假言推理型

(2021-02-27 19:09:19)
标签:

教育

假言命题及推理型考题,主要是考察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分及具体运用,这是逻辑考试必考点。

解这类题型首先要搞清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要根据常见的连接词能迅速抽象出逻辑形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连接词是如果(只要)和只有。比如:“只要A就B”意思是“A是B的充分条件,从A可以推出B,从B不一定推出A”;“只有A才B”意思是“A是B的必要条件,从B可以推出A,从A不一定推出B”。做这类题型要求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假言命题与假言推理的知识,具体要熟悉:

(1)推理的传递性(A推出B,B推出C,则A能推出C);

 (2)不可逆性(重要的考点,A推出B,B真,推不出A真);

 (3)逆否命题(A推出B,则非B推出非A)。

解决这类题型的基本思路是一般可用直接推理方式解决,比如:“如A做,则B一定做;若C做则B 不做;于是,若A做则C不做(否则矛盾)”。如果已知条件很多很乱的问题时,要迅速找到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同时考虑已知条件和选项,在理解了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迅速浏览选项,从两头推理,从而尽快找到答案。 

  1、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较大成就。李阳有很强的奋斗精神,因此,他一定能成功。

 下述哪项为真,则上文推论可靠?

  A.李阳的奋斗精神异乎寻常。

  B.不奋斗,成功只是水中之月。

  C.成功者都有一番奋斗的经历。

  D.奋斗精神是成功的唯一要素。

  E.成功者的奋斗是成功的前提。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题干第一句话“如果缺乏奋斗精神,就不可能有较大成就”告诉我们“奋斗精神”是“较大成就”的必要条件。而题干第二句又从“李阳有很强的奋斗精神”,直接推出“他一定能成功”的结论,就要求把“奋斗精神”作为“成功”的充分条件。因此,加上D中给的条件后,该命题变成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则题干中的推论能成立。

   而选项B、C、E只是以不同方式重复题干中第一句话的意思。选项A虽然能对题干中的推理有增强作用,但只是程度上的增强,仍不能得出“一定能成功”的必然结论,因为李阳可能并不具备影响成功的其他要素,比如“机遇”。 

   2、当爸爸、妈妈中只有一个人外出时,儿子可以留在家里。如果爸爸、妈妈都外出,必须找一个保姆,才可以把儿子留在家中。

   从上面的陈述中,可以推出下面哪项结论?

   A.儿子在家时,爸爸也在家。

   B.儿子在家时,爸爸不在家。

   C.保姆不在家,儿子不会单独在家。

   D.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则儿子也不在家。

   E.爸爸不在家,则妈妈在家。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选项C中这个“单独在家”是解题的关键。保姆不在家,肯定爸爸和妈妈中至少一个人留在家里陪儿子呢。选项A、B、D、E都不一定。 

   3、如果你犯了法,你就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你受到法律制裁,别人就会看不起你;如果别人看不起你,你就无法受到尊重;而只有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才能过得舒心。

  从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下列哪一个结论?

   A.你不犯法,日子就会过得舒心。

   B.你犯了法,日子就不会过得舒心。

   C.你日子过得不舒心,证明你犯了法。

   D.你日子过得舒心,表明你看得起别人。

   E.如果别人看得起你,你日子就能舒心。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前三个分句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最后一个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从题干用肯定前件式顺推,我们能够得到“你就无法受到尊重”,然后再用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可得“你不会过得舒心”,所以选B。

   选项C:“不犯法”只是“日子过得舒心”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否定后件式是无效式,故推不出。

  选项A:“你不犯法,日子就会过得舒心”,这又把“不犯法”改变为“日子过得舒心”的充分条件了。与题干不符。

  选项D:不着边际。

  选项E:把“别人看得起你”错当成了“日子过得舒心”的充分条件了。 

   4、要重振女排的雄风,关键是要发扬拼搏精神,如果没有拼搏精神,战术技术的训练发挥再好,也不可能在超级强手面前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表达了上述议论的原意?

   A.只有发扬拼搏精神,才可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B.除非发扬拼搏精神,否则不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C.如果取得了突破性成功,说明一定发扬了拼搏精神。

   D.不能设想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但却没有发扬拼搏精神。

   E.只要发扬了拼搏精神,即使战术技术的发挥不好,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告诉我们: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至少有两个必要条件:发扬拼搏精神和发挥好战术技术。问题“下列各项除哪项外”有个小陷阱“除”,要专门标记下来。A、B、C和D四个选项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明了拼搏精神是突破性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选项E“只要发扬了拼搏精神,即使战术技术的发挥不好,也能取得突破性成功”是把“拼搏精神”当成了“突破性成功”的充分条件了,与题干不符,当选。 

    5、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学生:“老师,我完成作业了,我可去外边做游戏了!”

   老师:“不对。我只是说,你们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都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

    A.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会准许他们出去做游戏。

    B.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作游戏。

    C.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作游戏。

    D.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作游戏。

    E.教师的意思是即使完成了作业,也不一定被准许出去作游戏。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老师的意思是完成作业是做游戏的必要条件,要想去玩可能还得帮老师擦黑板才行;学生的意思是完成作业是做游戏的充分条件,作业一完,不需要我再做任何别的我就可以游戏。老师强调学生的理解不对。

    选项A从题干推不出,是正确答案。 

    6、假设“如果甲是经理或乙不是经理,那么,丙是经理”为真,由以下哪个前提可推出“乙是经理”的结论?

    A.丙不是经理。

    B.甲和丙都是经理。

    C.丙是经理。

    D.甲不是经理。

    E.甲或丙有一个不是经理。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逻辑形式是:

  (1)甲∨非乙→丙

         非丙        

  ∴非(甲∨非乙)

2)非(甲∨非乙)←→非甲∧乙 

7、如果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话,那么丙就一定及格了。

上述前提再增加以下哪项,就可以推出“甲考试及格了”的结论?

A.丙及格了。

B.丙没有及格。

C.乙没有及格。

D.乙和丙都没有及格。

E.乙和丙都及格了。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这是一道经典题目。考察你对逆否命题的准确掌握如果丙不及格,那么甲和乙就不是都没有及格。这里面有个容易错的地方,就是“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否定是什么?不是“甲和乙考试都及格”!这样的话,你就会错误地选择选项B作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甲和乙都没有考试及格”的否定是“甲和乙不是都没有及格”,即“甲和乙最多有一个不及格”(这时候我们就知道要是乙把这个不及格占了,甲就肯定及格了),或者,为了表示的更清楚,可以写成“甲及格且乙不及格,或者甲及格且乙及格,或者甲不及格且乙及格”这三种情况。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题干的基础上,要推出“甲及格”,必须有两个条件:丙不及格,乙也不及格。

  逻辑形式是:

1)(非甲∧非乙)→丙

   非丙                               

∴非(非甲∧非乙)

2)非(非甲∧非乙)←→(甲∨乙)

3)甲∨乙

          非乙            

∴甲 

8、如果祖大春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他一定是结了婚的。

上述断定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某些已婚者不可以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B.只有已婚者才能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C.某些已婚者必须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D.某些已婚者可以不被选进村计划生育委员会。

E.祖大春不拒绝在村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工作。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基本题型。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只有P才Q;Q;所以P。 

9、有很多自称是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人,尽管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在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但其实他们并不真正属于这个行业,因为足球的比赛和训练并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以下哪项假定最能支持以上的推理?

A.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准和收入水平都比业余足球运动员要高得多。

B.经常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是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必由之路。

C.一个运动员除非他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比赛和训练,否则不能称为职业运动员。

D.运动员们希望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动力来自于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E.有一些经常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的人们并不真正属于职业运动员行业。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基本题型。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变种:除非P否则非Q,现在非P,所以非Q。 

10、如果赵川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孙旭和李元将一起参加宴会。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A.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没参加宴会。

B.如果赵川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孙、李三人都没参加宴会。

C.如果钱、孙、李都参加了宴会,那么赵参加宴会。

D.如果李元没参加宴会,那么钱华和孙旭不会都参加宴会。

E.如果孙旭没参加宴会,那么赵川和李元不会都参加宴会。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讲了“如果赵川参加宴会,那么”如何,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其按键否定前件是无效式,所以选项A、B不必考虑。

  其实我们根据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可得出,如果后面的“钱华、孙旭和李元”三人中有一人未参加,则前面的“赵川”就没参加。所以应该选E。

 “赵川和李元不会都参加宴会”,其实我们最终并不知道李元的情况,只是肯定地知道赵川不会参加了。 

11、(1)(2)题基于以下题干:

P.任何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交通工具的时速必须超过60公里。

Q.自行车的最高时速是20公里。

R.我的汽车只有逢双日才允许在高速公路上驾驶。

S.今天是5月18日。

1)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下面哪项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I. 自行车不允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II. 今天我的汽车仍然可能不被允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III.如果我的汽车的时速超过60公里,则当日肯定是逢双日。

A.I、II和III。

B.仅I。

C.仅I和II。

D.仅I和III。

E.仅II和III。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选项I肯定成立,因为P和Q。选项II肯定成立,因为S和R和P,我的汽车的时速不一定超得过60公里(老爷车)。选项III不一定成立,我的汽车时速超过60公里,也可能是在夜里的城市干道上(也不塞车),时速可以超过60公里,日子也没有限制。

2)假设只有高速公路才有最低时速限制,则从上述断定加上以下哪项条件可合理地得出结论:“如果我的汽车正在行驶的话,时速不必超过60公里。”  

A.Q改为“自行车的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

B.P改为“任何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交通工具的时速必须超过70公里”。

C.R改为“我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驾驶不受单双日限制”。

D.S改为“今天是5月20日”。

E.S改为“今天是5月19日”。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要想合理地得出“如果我的汽车正在行驶的话,时速不必超过60公里”,那就意味着“我的汽车一定不在高速公路上”,而又正在行驶,那就说明不是双日。 

12、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少于两小时,除非是元旦、星期天或得了较严重的疾病。

若以上论述为真,以下哪项所描述的人不可能是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A. 某人连续三天每天跑步仅一个半小时,并且没有任何身体不适。

B. 某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要练习吊环。

C. 某人在脚伤痊愈的一周里每天跑至多一小时。

D. 某运动员在某个星期三没有跑步。

E. 某运动员身体瘦高,别人都说他像跳高运动员,他的跳高成绩相当不错。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由于元旦和星期天相连最多两天,若某人连续三天每天跑步不到两小时,并且没有任何身体不适,一定不可能是世界级马拉松选手。选项B、E说的与判断无关;D中说的某个星期三可能是元旦;C中说的脚伤痊愈的那一周,可能包含痊愈前六天和痊愈后一天,而痊愈后的那一天可能是元旦,所以选项C描述的人仍然可能是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13、如果风很大,我们就会放飞风筝。

如果天空不晴朗,我们就不会放飞风筝。

如果天气很暖和,我们就会放飞风筝。

假定上面的陈述属实,如果我们现在正在放飞风筝,则下面的哪项也必定是真的?

. 风很大。

. 天空晴朗。

. 天气暖和。

A. 仅。

B. 仅、。

C. 仅。

D. 仅。

E. 仅、。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如果天空不晴朗,我们就不会放飞风筝”和“我们现在正在放飞风筝”,可以推出“天空晴朗”。至于“风很大”和“天气暖和”均不能从题干的条件中推出。因为从“如果P那么Q,并且非Q”,可以推出非P,但是从“如果P那么Q,并且Q”,不能推出P。 

14、只有她去,你和我才会一起去唱“卡拉OK”;而她只到能跳舞的“卡拉OK”唱歌,那些场所都在市中心。只有你参加,她妹妹才会去唱“卡拉OK”。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 她不和她妹妹一起唱“卡拉OK”。

B. 你和我不会一起在市郊的“卡拉OK”唱歌。

C. 我不在,你不会和她一起去唱“卡拉OK”。

D. 她不在,你不会和她妹妹一起去唱“卡拉OK”。

E. 她妹妹也只到能跳舞的地方唱“卡拉OK”。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B项一定为真。根据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由于你和我在一起唱“卡拉OK”,则她一定也在。由条件,她只在市中心的“卡拉OK”唱歌,所以,我们也在市中心的“卡拉OK”唱歌,而不会在市郊唱歌。其余各项不一定为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