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创新#的微博大讨论
(2012-08-17 14:18:03)
标签:
杂谈 |
上半年提出的券商创新思路,归纳下来,对应券商传统三大业务主要也是三方面:
1、经纪业务松绑允许代销金融产品——金融产品超市;提升高端通道服务(融资融券、算法交易、程序化交易)
2、资管业务扩大投资标的范围,降低门槛,有可能取得信托通道的地位
3、投行业务定位资本中介,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要在一个领域做成一件事,总要具备做成这个事情的基因,还是先理清自身体系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一下问题,以免此问题非彼问题干扰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世界上有三类问题:
1、有解问题;
2、无解问题;
3、伪问题
对于有解问题我们探讨求解,同时承认生活中存在有无解问题,坚决摒弃伪问题,因为这类所谓问题没有探讨价值,只能谋杀我们宝贵的时间和耐心。
与此对应,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
1、解决问题;
2、搁置问题;
3、转移问题;
4、承认无解;
5、跨越问题...
其实,某种情况下转移问题、搁置问题、承认无解、跨越问题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先从经纪业务开始~
当前我们的服务产品、服务方式、服务通道有效性都值得商榷——总体上讲,现实是券商能提供什么,而不是客户真需要什么。有同业会说,客户要的就是赚大钱、赚快钱,完全缺乏基本常识和服务可行性,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现实,但必须承认,这个现实我们无力改变,这是证券市场历史人物和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
然而,我们认为“可行的服务”又是什么?谁能清晰的阐述?让客户听话的看我们编发的资讯不提要求?一方面,我们总是抱怨客户太实际,太急功近利,但我们有没有真正努力寻找那个客户与我们之间共赢的交集?还是满足、苑囿在路径依赖的那口井里,在一地鸡毛的时候抱怨几句,眼巴巴期待下一轮牛市的拯救?
大规模散户投资的时代过去了,机构业务、资产管理时代来临...
反过来说,真的就不能荐股么?还是我们现在的荐股有待完善和改进?荐股后续的跟踪服务、分享评估?总是抱怨客户的跟随度低,究其原因呢?客户为什么要推荐牛股,需求背后的背景和环境是什么?忽略了所谓投资者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教育”,完善投资者的基本常识系统,让投资者变得“可服务”。
无视从客户方便角度出发(客户大多都已经安装QQ客户端,习惯QQ的体验和方式),无视自身的执行力,一定要强调“自主设计”,花一年半载弄一个粗鄙的东西去挑战人家已经磨砺十年的应用吗?真的有必要再造一个轮子吗?有必要非选自己短板,去挑战极限,与新浪微博、腾讯QQ、淘宝商城这类大平台去竞争吗?
或许,先用现有的免费程序,组合搭建一个应用场景,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成本检视一下我们的设想,看看客户的反馈,谦卑下来,虚心解决我们服务送达客户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再去构想伟大的系统也不迟撒,坚信,虽然现实不能改变,但终究可以些许改善,一点一滴的努力,微积出成长的差异。
所谓投行资本中介方式,本质上就是从以前传统经纪与客户共存亡的市场对手方模式,嬗变成与市场共存的市场组织者,毕竟市场比绝大多数投资者活得都要长
世界上只有三种事:我的事、别人的事、上帝的事,其实只要做好第一件就赢了
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前一篇:清晰版的#现在的机构博弈#
后一篇::#财富故事#之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