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沟通)如何表达情绪

(2017-02-09 12:49:50)
标签:

心理咨询

曹晖

15996211831

我曾撰文,不表达情绪是会影响智商的,正是因为各种情绪的存在,我们才成为有温度的人。就算你一时控制或抑制住了,它总还是要找到出路和出口,并且以惊人的力量爆发出来。
伯恩说,无论我们的实际年龄有多大,我们总是会选择三种心理状态——父母、大人或小孩——之一去与人互动。
父母:从“价值观”出发的语言。
大人:从“逻辑”与“理性”出发的语言。
小孩:从“情绪”出发的语言。
而且要想在这个世界上顺利地生活,我们就必须全部保有这三种心理状态,完整地,没有受到损伤。
所以情绪是无法也无需控制的,关键就看我们如何有建设性地表达出来。
很多人情绪一上来,尤其是负面情绪,不管天,不顾地,任意宣泄,完全是一副疯魔状态,等到理性回归,元神归位,又痛骂自己,后悔得要死。
他们说,我也知道这个样子不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这其实是借口!
情绪的确是控制不住的,它需要表达出来,但完全可以选择不以破坏性的方式宣泄出来,因为情绪不等于情绪化。我们看那些情绪化的人,包括那些最暴躁易怒的人,当他们宣泄情绪的时候,出口都对准了谁,是不是都冲着自己的至亲至爱发火,有没有对着自己老板上司发火的,没有,是不是!
也就是说,他们就算是发脾气也还是有理性的,他们并不是管不住自己,而是不想管住自己。
伯恩也说,我们都可以去学习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让自己尽量停留在“大人”的心理状态,借此增进沟通技巧。
不想管住自己,自我控制无力,很多时候是源于童年时代的内心安全感匮乏导致的自我意识脆弱,因此想通过生气愤怒来获得外部世界的强烈认同。
但更重要的也许是源于个人能力的匮乏。
雾满拦江说,一个人越是能力不足,情绪含量就越高。因为能力不足,对环境的掌控就很弱,就很容易慌乱,就很容易情绪失控。
因此,真正有效控制情绪的法子,就是强化能力,降低情绪值。
雾老师说得当然非常有道理,但能力的提升毕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总不能等到能力很强大的时候,才让情绪慢慢缓和下来。
我们完全可以一边提升自己的能力,一边让自己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同步,让自己成熟起来,而这并不难做到。
我们完全可以理性地表达情绪。
(1)全面透彻地表达情绪,一个都不能少
通常情况下,我们表达的情绪并不是唯一的感受。你可能表达了你的生气,但却忽略了生气之前的困惑、失望、挫折、悲伤或尴尬。
举两个栗子。
你毕业迟迟没有找到工作很心烦,但父母亲还总是不停地打电话问你,因此你很生气。
你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你的照片,一方面,你因为朋友对你的喜爱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这张照片实在没有发挥出你的正常水平,你很希望朋友能提前问问你。
在上述情况中,你可能混杂着几种情绪。第一个例子中,你肯定不仅仅是生气,而应该是百感交集,觉得羞愧,觉得对不起父母,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而第二个例子中则是有些高兴,有些尴尬,还有些恼怒。
尽管我们感觉到的情绪是混合的,但我们通常只会表达其中的一种,而且还是最负面的那种情绪。在上面两个例子中,你可能只会表达出生气,而让对方没有机会了解你的全部感受。
试着想想看,如果你在这些或者其他的情境中表达出了所有的情绪,对方的反应将会如何不同。
(2)不做评价和指责,仅仅分享而已
要想成功地将情绪表达出来,你必须十分谨慎,而不能在情绪中添加任何评价。例如:“你实在是太不值得信赖了!”这句话就是对他人性格的评判,其中并没有包含任何与你情绪有关的内容。
相反,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觉得很沮丧,你根本就没有把信发出去。”将感觉针对特定的情境,而不是双方的关系,对方不仅不会觉得受到了指责,而且还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你的情绪上。
同样地,我们在表达情绪的同时,往往会下意识地融入指责的因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为谈话的顺利进行设置障碍。例如“你没有像约好的那样给我打电话,因为你的错误,我受到了伤害”,这句话的确表达了“我”的情绪——我受到了伤害,但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指责——我受到伤害是因为你的错。
于是对方很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指责上,而忽略了你的情绪,因此更好地表述方式是先说情绪“当你没给我打电话时,我真的很伤心”,然后再从双方身上寻找各自的职责(不是指责)。
特别要指出,当表达情绪的时候,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表述方法,即“我感到……”,它会让双方的焦点始终凝聚在情绪上,并且让对方清楚地意识到,你只是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就事论事,从而避开了评判或谴责所造成的理解误区。避免说“你让我生气”而是改说“我在生气”,避免说“你伤害了我的感觉”而是改说“当你那样做时,我感觉很受伤”。
而且,既然是分享情绪,就应该是谈话双方都能充分地表达各自强烈的情绪,而不能仅是一个人的“一言堂”,这也很重要。
(3)评估何时何地表达情绪
一阵强烈的情绪涌入心头的瞬间通常不是说出口的最佳时机。
假如你被喧闹的室友吵醒了,一时的怒骂当时可能是爽了,但在日后可能会让你感到后悔。在这种情况下,说话前先深思熟虑,然后用最有可能被接受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觉,才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选择永远也不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老师问你他的课讲得如何时,即便你很想说他的课非常无聊,让人昏昏入睡,但最好的回答可能是无关痛痒的“还好啦”;当你被一个抓住你超速的傲慢警察所激怒,明智之道还是忍耐着不要流露出愤怒。
但是有一个方法,口头不方便表达出来的强烈的情绪体验,你可以写出来,写出你的感受和想法,这将有助于你的生理、心理及情绪健康。
(4)评估何种渠道表达情绪
在今天这个通讯发达的年代, 除了面对面的沟通,我们还有一万种渠道表达来我们的情绪:电话、短信、电子邮箱、QQ、微信、微博等。
当你表达“我爱你”的时候,你是当面说,还是打电话,写邮件,还是发短信、微信?
当你想结束一段感情,你是当面说,还是仅仅发个短信?
很多人说,表达正面的情感,面对面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表达负面情绪时,他们宁可选择电子媒介渠道。
其实,我个人的想法正好相反,我认为应该用电子媒介渠道向对方表达正面情绪,而不是负面情绪,因为电子媒介的远程本性,有时候仿佛燃料添加剂,它会让良好感觉升级,也会让不好的感觉升级,都将会达到面对面沟通时的两倍。
所以分手这样的信息如果用短信的方式传递,会让被甩的一方更加受伤和发怒(“他或她甚至都不敢当着我的面告诉我”)。
所以负面的情绪,还是当面表达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