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和爱并存?关于家暴的5点必知

标签: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曹晖 |
分类: 曹晖心理咨询 |
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于12日27日推出,将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①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②同居人等实施暴力适用反家暴法;③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④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关于家庭暴力,小编整理了五点热知识供大家了解。
1、家庭暴力不仅包括肉体的暴力,也包括精神暴力
在暴力形式上,尽管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骂、恐吓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2、家庭暴力会遗传
这是儿童保护机构“Save children, Mexico”的公益广告,在国际比赛(Cann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 Outdoor部门中获金奖。
广告告诉我们的内容是,受到家庭暴力的儿童成长后又虐待自己的孩子。可看出虐待儿童和家庭暴力像回飞镖一样,照成社会和家庭的恶循环。
http://ugc.qpic.cn/adapt/0/ef2ff0e5-611c-1923-7eee-ccb234abec60/800?pt=0&ek=1&kp=1&sce=0-12-12
http://ugc.qpic.cn/adapt/0/292b34a1-6612-596a-9c54-a1e5df26ee8b/800?pt=0&ek=1&kp=1&sce=0-12-12
http://ugc.qpic.cn/adapt/0/a31ec9cb-154a-bfb6-4518-4ab440f40e42/800?pt=0&ek=1&kp=1&sce=0-12-12
3、男性被家暴反而有羞耻感
当人们看到女性被殴打时,反应都很激烈,并会迅速伸出援手,但当男性在公共场合被殴打时,却没有人伸出援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大部分路人把男人遭女友的殴打当作笑话一样置若罔闻。多数男性觉得承认被伴侣家暴是件可耻的事。
4、家暴有可能和爱并存
一个有趣的心理学案例:一对有家庭暴力的夫妇来做心理咨询,丈夫真心爱妻子,却又总对其施加暴力,之后又会十分后悔。心理医生让他们面对着座谈,像在家里一样的谈话。经过1个小时之后,医生发现妻子很会说,而且总是很有道理,丈夫却总是无辞可对,面对妻子的责问手足无措。
原理: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观点,行为由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人的行为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就像煤给蒸汽机车供应燃料一样。在这个模型中当机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它的驱力降低时,它就停止反应。
分析:当丈夫与妻子发生口角时,由于妻子一直都说的在理,而丈夫却处在语言剥夺状态。当处于尴尬的紧张情境下,就会用打人这一行为来降低紧张度。但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的,所以打妻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爱妻子并无矛盾。
当人处于被剥夺状态时就会变得不理性,会恢复小孩的幼稚心理,打妻子为了获得“战争胜利”好让妻子闭嘴。就像小孩在商场里为得到玩具,躺在地下哭是一样不讲道理的手段。人类往往可以把一切畸形的行为都与小孩的行为相类比,因为一切畸形的行为都是由不成熟的思维导致的。
5、“为什么不离开”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当听说有人遭受家暴,为什么不离开?这是一个想当然的判断,忽略了妇女为摆脱暴力所作的尝试和后果。事实是,有的妇女离开家庭后,继续遭到暴力,离婚后妇女受前夫暴力的高达19.5%。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妇女,离婚也意味着孩子和住所丧失,更不要论及地位较低的妇女了。受虐妇女向社会支持求助时,求助无效高达58%。问为什么不离开,就好像有人去报案,警察问他,你的钱包为什么会丢呀。
加入微信公众号:
psychocaohui(长按复制)
曹晖带你每天读一次心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