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
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220
  • 关注人气:2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诉苦”的心理动因

(2014-02-13 09:01:41)
标签:

0635-8238100

曹晖

曹晖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分类: 心理故事
诉苦”的心理动因
            诉苦,源于人们心理的不平静,源于自己都是对的,都是有理的,而对方是错的,是不讲道理的。
     人其实是不需要讲道理的。讲理的人其实是最不讲理的——“我是对的,我是有理由的”,“你是不对的”。苦便由此而生,诉苦便源源不断。

    当一个孩子我们夸他聪明,从小就很会讲道理,我们要注意,这个孩子长大后往往表现是谁的道理都听不进去,只有他自己是对的,他容不得别人误解他、不解他,他处处都要向别人说明自己是有道理的,他将不断地向别人表明自己是不会错的,即使错了也是有道理的。于是,他将渐渐难以让人接受,而他的苦也将源源不断。

    而不辩解、不争论、不解释,才是真正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爱,他会让人走向自省,走向感谢,走向爱的大道。
 
   
生活中就是有人总是盯着自己的问题辩解、争论、解释,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经历了重重人生不幸之后,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逢人就去诉说自己的不幸,当别人一起陪他落泪时,她的心理才觉得得到了些安慰。当然小说抨击的是人们的麻木无情,但从心理学角度上说,祥林嫂在经历夫死子亡的人生重击之后,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她只是在本能地求得心理上的疏导,而她的这种本能疏导只会进一步加大她的痛苦,使她更深地陷入到自己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并饱受折磨,以致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

    诉苦的人就是只盯着自己的苦不放的人,他们总是把苦一遍遍地拿出来看,并期望别人也认可自己真的是苦,苦得很有层次,如果看到别人说觉得不够苦,他们就会感到失落或者觉得对方没有眼光,不尽人情,不够朋友。他们不是透过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只是在那里盯着问题,不断地体会、玩赏、品鉴、回味,然后感慨、流泪、叹息,以求得最后舒畅地长叹一口气,改日有机会再重复再回味。

    生活中人们最多的问题其实源于两性问题,两性问题往往又是两个家族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关系,因为那两个人背后都有各自的家族能量与信息,这两种能量信息碰撞到一起,集中在这两个人身上暴发。于是两性间出了问题,就陷入问题难以自拔,不断地辩解、争论、诉苦,不断地诉说自己的道理,不断地强调自己是对的,是有道理的,于是越来越苦,矛盾越来越深。

    可以说一切的两性间的矛盾激化,致使诉苦不断,都是因为彼此间缺少了感激,两性间若有很深的感恩,就不会有问题,不会有苦,更不需去讲什么道理,当看到对方错误时,以不辩解不争论之心态对之,先想到对方对自己的种种好处,这是宽容,是信任,是期待,是感恩,是爱,自有一天,对方会意识到曾经有那么一天在某一件事上自己不对,伤害了你,而你却没有指责,没有争吵,感激之心必然涌上心头。此正是以感激之心赢得感激之心,处理两性问题,感谢、感恩,是最高的智慧。

    人们平时的诉苦、生气,其实都是看到别人的错,而自己内心不平静,于是将别人的错拿来折磨自己,然后又指出别人的错,以此想也同时折磨那个犯错的人,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弄得一团糟,失眠、愤怒、暴食、酗酒,甚至自杀,以此严重惩罚对方所犯下的错误,用把自己活得很苦的方式惩罚对方,而对方往往觉得这种人不可理喻,只会招致更大的反感,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将两人间的感激之心消磨殆尽。

    一切的批评、责备的潜台词就是:“我很不高兴,我也要让你不高兴”。而结果往往是对方的进一步争论,而这争论的潜台词同样也是:“你让我不高兴,我也让你不高兴”——即立即认可并加深对方的不高兴。所以说,那个批评责备人的人是很可怜的,他的辩解、争论给自己带来的是不高兴,同时也会招来别人的进一步认可:你就是不高兴。同样,一个愤怒的人向人表达愤怒,往往招来更深的愤怒。一切辩解争论都会让愤怒更加愤怒,可怜之人、诉苦之人也由些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因此,面对一个愤怒之人,首先要看到他的可怜,然后不要辩解,辩解之会使他更愤怒,我们是在为他火上浇油,这本身就是在残害于他,想想生活中的争吵之所以会越吵越凶,打架、甚至杀人,一方有错,是不是另一方也同样助长了对方的错误呢?
 

    人们的成长,其实就是要让自己平静下来,管理住自己的情绪。常怀感激之心、感恩之情,就像一位老医生所说:我不期望病人感谢我,我更感谢病人,正是那些病人给我们提供了病症,我们才能去研究,去进步,不然我医学上的成就就无从得来,所以我最感谢我的病人。

    感谢那个指责你的人,对方也会平静。不辩解、不争论、不解释,用感恩之心对之,心中的苦也会全然地消失,爱也会自然的流动。
 

    各自责,天清地宁,相互责,天昏地暗。责人者,内心最苦,当怀慈悲心,不再用争辩、解释来助长他内心的苦。内心感激多了,抱怨自会减少。以感恩对之,对方必将以感恩回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