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垄断亮剑,能否让高端白酒重接地气

(2013-02-20 11:44:28)
标签:

杂谈

李妍 2月20日<重庆时报>社评

  近日,从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了解到,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被罚4.49亿元,所罚金额是上年度两家酒企销售额的1%。茅台集团此前曾发布声明称,根据国家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和贵州省物价局的检查情况,公司决定取消以前违反《反垄断法》有关的营销政策,立即进行彻底整改,决定取消实施多年的“限价令”。(2月19日 中广网)
  在反垄断处罚亮剑之后,一向霸气十足的茅台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收回“限价”成命。此前,贵州茅台(600519)董事长袁仁国曾在经销商大会上,言辞强硬地发出“限价令”,要求经销商们不得擅自降价:团购价不得低于1400元/瓶,零售价不低于1519元/瓶。把白酒卖成奢侈品的茅台也要“限价”,既起因于此前的塑化剂风波对白酒行业造成的打击,也因为禁酒令、遏制舌尖浪费等廉政新风,正在消融坚冰一块的高端白酒价格。
  酒业行情不好,逼得白酒中的老大也要“限价”,为自己设置一条防止价格崩盘的底线。但是,在平等竞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等市场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当下,任何试图凭借自身强势市场地位,锁定市场售价的行为,都注定遭遇法律的碰壁。《反垄断法》就是这样一部设置市场竞争底线的法律。根据规定,“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以及“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均被认为构成垄断,经营者将被处罚。以法治之力对违法者进行真刀实枪的处罚,无疑对遏制高端白酒市场乱象,有震慑之效。
  或许,处罚金额只是上年度酒企销售额的1%,让很多人认为,“九牛一毛”的处罚并不能有效遏制和预防垄断行为。不过,随着高端白酒炙手可热的状况时过境迁,法律禁令又拔剑出鞘,不管这种处罚能带来多大疼痛感,至少,面对市场和法律现实,茅台等高端酒业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地认识到,白酒价格水平仍然需要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任何充满行政强令色彩的垄断限价,都无法打败市场规律,也难以改变真实的市场价格,更绕不开法律。
  白酒本是用来喝的,之所以此前的茅台被卖成了奢侈品,远离百姓餐桌,其实就是因为,它已经不是简单的白酒饮料,而是承载了太多社会意义的符号。社会关系运行,官场吃喝接待,都离不开这款高档奢侈的白酒。作为三公消费的主力品种,它的消费群体是那些对价格最不敏感的人群,它的销售常常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消费市场中,这种商品的价格走向,显然不能用简单的供求理论去解释。
  如今,遏制“三公消费”的新风,已经吹走了茅台们的销售神话;反垄断法律利剑出鞘,也让茅台们意识到市场运行终究要以法治为底线。高端酒业如茅台者正在经历一场祛魅。就让市场的归市场,白酒的归白酒吧。尊重市场,尊重价格规律,尊重消费者,一个行业才可能真正找到自己最正确的位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