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长假的真自由

(2012-10-07 21:33:24)
标签:

杂谈

中秋、国庆双节8天长假,疏忽即至。大假驾到,期待、雀跃、焦虑、欢笑……各种表情,在网友信手涂鸦的长假表情图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城市中奔突忙碌的人们,终于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放空自己,等等灵魂,安享这一轻松休闲、自由支配的时刻。

伴随长假,一股清新与自由的气息俨然已扑面而来。许多人,劳碌了大半年,似乎就为等待这通往自由生活的假期,作为自己辛勤劳作的褒奖。只是,长假固然自由,但能不能在长假中获得真自由;在身体自由的同时,也获得心灵与权利上的自由,却也是无数人在长假期间,不得不面对的具体问题。

比如,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原本加起来只有8天,但深圳龙华新区公安分局福民派出所大门口竟然贴出了长达17天假期的通告,提醒市民个别业务要顺延至10月中旬才能办理,如此“带薪休假”招来市民的一片批评声。(9月28日《深圳特区报》)

很显然,作为公共服务与权力部门,深圳龙华新区公安分局福民派出所就用一种超出界限的自由,让绝大多数市民遭遇到了长假期间的不自由。政府权力部门,当然也享有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权利,但8天假期被无限度地放宽到17天,这种无节制的自我休假,不仅制造了休假权利上的不公,也侵犯了公民在公共机关正常办理业务的权利与自由。

在一个法治国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有界限、有约束的自由。权利和责任,从来都是自由这枚硬币的两面。公职人员当然也有权利享受法定假期,但享受自由休假这一权利的前提,是必须肩负起行政部门应行的公共责任。只有公共责任随时“在岗”,公众才能获得假期权利上的真自由。那么,面对长假,我们的公共行政部门有没有为服务于公众的自由,做好准备?

相比权利上的自由,普通公众如何把握假期,获得心灵上的真自由,似乎更是自由长假的题中之义。这些年来,很多人一过节就患上各种节前、节后综合症,一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感始终充斥于节前假后,其实就是因为大家没有在拥有大把时间的时候,获得真正的轻松舒泰与心灵上的真自由。

假期太短,只争朝夕。走亲访友,与朋友吃喝玩乐,带家人出游,哪怕成天宅在家里吃吃睡睡,都让人感到无聊而疲惫,而这几乎就是公众假期生活的真实写照。大家平日都口口声声向往自由,一旦自由真来了,反倒不知所措了。

对于自由,社会理论家艾瑞克.弗洛姆就曾有精辟解说。他在《逃避自由》一书中谈到,很多人以为自己热爱自由、追求个性,认为挣脱具体的人或事就能获得自由,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无法忍受脱离于群体、没有任何社会标签的生活,只有真正拥有自我、自主精神,心灵自由的人,才能获得真自由。

以此观照公众乃至公共部门的自由假期,怎么休假、休多长的假,或许并不是自由假期的真实内涵。对公共部门而言,不超期休假,承担假期公共责任,与社会公众保持联系,未尝不是一种自由;对普通公众来说,只要自己轻松自在,忠于内心的真实诉求,学会享受一件事,而不是过度操劳于此,这未尝不是一种快乐。“一个人只要坚持和忠于自己的内心,他就能够找到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自由之路”,这大概也可以作为长假箴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