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如何看待“被落榜”女孩命运逆转

(2010-08-22 22:29:54)
标签:

杂谈

  因当地招办工作人员失误,忘记提交考生档案,这位高考成绩565分却一度与高校擦肩而过的高考生,在社会舆论推动下,命运再次发生转折。2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表示,已将李盟盟正式录取。同时,开封县招办主任王富景证实,微机员李文毅已被停职。女孩父亲也透露了考虑索赔的想法。(8月21日《山东商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落榜”女孩李盟盟在经历了十数天的痛苦、绝望与挣扎之后,命运终于发生了逆转:在各方面协调努力下,终于顺利地被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这样的结果已足够让人欣慰,正如李盟盟及其家人面对这一结果的所说:最重要的是孩子又有盼头了。很显然,对十年寒窗苦读的高考生李盟盟来说,她最想看到的,不是相关人员的处理结果和些许赔偿,而应该是相关部门对此前的志愿报考失误作出补救,还她一个读大学的机会和一个公道的结果。现在,经过舆论的不懈追问和关注,她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这当然是对高考报考机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实行纠偏的结果。在李盟盟在网上发帖《开封县县招办把我的大学梦毁了》引发舆论关注之初,就有媒体曾呼吁,应对“被落榜”考生实行权利救济及相应补偿,不应该用权力部门犯下的错误,剥夺考生上大学的权利。相关部门在犯下错误之后,也理应有一个纠偏机制,为这样的招考漏洞打上补丁。
  现在,尽管经历了“如果给李盟盟开绿灯,就对其他考生不公平。政策是政策,原则是原则”这样冰冷的回应,但在当地市长的专门批示下,此事最终得以妥善解决,这显然正是启动纠偏和权利救济的结果。
  可也正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让我们深思:“被落榜”事件倘若没有舆论关注,很难想象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而倘若今后类似事件缺乏舆论推动,这样的程序漏洞及纠偏机制又该如何启动,下一个李盟盟的权利又该如何救济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