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音乐节归来
(2013-04-30 23:55:16)分类: MySight |
草莓音乐节归来。上午的时候五环好堵。下午完全是夏天的暴晒。有印象的有肉树、沉迷和二手玫瑰。肉树的贝斯是同去好友的一个朋友,见了一面,很腼腆。后来
听他们排练的时候觉得还算好听。中途去听了李泉,尽管他的声音技巧控制很好,乐队和道具应该都是上乘的,但是他的歌里炫技过多,歌里传递的似乎把情绪投入
技巧并用这种方式发泄情绪,他的歌似乎都在讲述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在有些伪善的生活里偶尔感觉到的孤独和沉迷的男人表达着有些小资又有些寂寞的心情,和坐在草坪上的各式各样的青年们的心情格格不入。晚上回草莓场听了后海大鲨鱼,总算有一个技术没什么问题,主题也比较能产生共鸣的。
后来同去的 好友就像偏远处有些阴冷的校园场走去,遇到有一个应该是校园乐队的叫沉迷被吸引了。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年轻?很小的舞台,台前站着一些人,也许都是学生,后 面很多人包括一些大叔级的人都在拍视频。整个演出的感觉让人觉得很清爽,不大的舞台但是纯纯正正的舞台,他们站在这个舞台上不想别的只想着自己的音乐只属 于这个舞台。首先夺人眼球的是那个长发长腿穿短裤的美女主唱,她的声音还算好听唱的很用心一面唱还一面跳着,跳的舞步很漂亮,而且很自由很随性。我想大部 分人都因为她而留下来,然后才发现把她衬托出来的音乐也很整齐用心和动听,有些小变化,彼此搭配的很适当。经好友指点发现站在台前的第一吉他手很稳定也很 帅气地主宰着整个乐队仿佛是这个乐队的创作核心。然后渐渐地感到其他人也很用心。贝斯是一个中性的女生,鼓手戴着眼镜是那种怯生生小个子男,第二个吉他手 是一个表面正经也许内心狂野的家伙,主唱是一个专辑的封面,一本书的前言或第一段,或者是蛋糕上的那个樱桃,那么乐队是更加整体的,具有体积的,可以让人 用心读下去的东西,于是接下来人们感受到一个乐队更核心更厚重的部分,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好听,舒服,愿意为他们停留下来。也许他们太像谁谁谁,也许在 模仿和抄袭谁谁谁,也许每个人都太类型化太普通,但无所谓风格,没有外界的目光,只做自己,满足于自己当下的创作和站在舞台本身的幸福,而未来是充满着无 限的可能性的,就是这样的心情,无可替代。这是随着年龄和技巧的增加无法换回来的。
然后看着那个主唱晃来晃去,好像情绪可以被随意的带走,代表着每一个人的心情,于是你觉得尽管是一个很小的舞台,他们却都唱的很纯粹很开心。
最 后准备离去的时候听了二手玫瑰,好久以前买过他们的专辑,不记得自己当时的好恶了。听着听着觉得他们插入的那些中式的声音还算有趣,而且做的比较细腻每一 刻都有变化而且是积累的平滑的符合人的生理变化,于是逗留了一段时间。和刚刚年轻的乐队截然相反,这个乐队所传达的是一种历经世事的人的心情,我不记得十 年前的二手玫瑰是否是相似的状态了,反正今天我看到的主唱穿着一个好像戏装又像是总统服,光头,带着假睫毛,偶尔声音里还有一些旦角的扭捏。我觉得音乐里 所传达的更像是为了四十多岁比较出名和成功的那些人。也许年轻的时候有一些想法,但是随着年岁增加看透了这个世界,不得不接受一些虚伪的习惯但是心中还是 带着无奈和讽刺。这种反讽也就是他们所想要传达的,尤其是最后一首很多年前的成名曲目里这一句:“你觉得理想在哪里。”。这种反讽仿佛随着这支乐队的成熟 更加的深刻,明亮的旋律和声音和对话,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力量感与句子的表面含义相辅相成,却与本身所蕴含的疑问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于是感到一种很强烈的 效果,在这个时代中,在这个人群中。我前方有几个老外非常普通的那种,他们在我前面的空地跳起舞来,非常的开心,大概也是被唢呐等中式乐器的吸引,他们丝 毫没有感觉到这歌词配合着声音里所传达的那种复杂而无奈的心情,因为它是植根于文化无法被拆解和翻译。其中一对情侣还彼此对着跳起舞来,非常的自然,非常 的动情,我想他们大概也和我在异国时作为外国人的心情一样,带着心中永远无法被弥补的隔阂,抱着对这个文化的喜悦去拥抱人群中的每一种体验,他们所感受到 的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东西,他们爱东方的文化东方元素的音乐和那些舒服的让人不禁想要跳舞的气氛,于是我们共享着一片空间和同样的旋律,尽管它们在我们心底 所造成的是不一样的联想和触动。
ps1, 和我最后一次经历的中国音乐节不同,那已经是好几年前。这里人多太多了,人的种类,规模和倾向性已然大大不同。还记得上一次经历的迷笛是难得城里的某个公园,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聚会,那时很多人都盛装出现,带着自己的品味各种奇装异服,好像动物运动会。
ps2, 也见证了中国的节日时的堵车盛况。早上出门的时候走五环,五环前面前几条街就在堵,谷歌地图一片红,于是杀出去吃了个午饭路才通。
ps3,那个校园乐队突然让我想起上学时候读的一个台湾漫画叫摇滚狂潮,他们两个的感觉差不多。
后来同去的 好友就像偏远处有些阴冷的校园场走去,遇到有一个应该是校园乐队的叫沉迷被吸引了。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年轻?很小的舞台,台前站着一些人,也许都是学生,后 面很多人包括一些大叔级的人都在拍视频。整个演出的感觉让人觉得很清爽,不大的舞台但是纯纯正正的舞台,他们站在这个舞台上不想别的只想着自己的音乐只属 于这个舞台。首先夺人眼球的是那个长发长腿穿短裤的美女主唱,她的声音还算好听唱的很用心一面唱还一面跳着,跳的舞步很漂亮,而且很自由很随性。我想大部 分人都因为她而留下来,然后才发现把她衬托出来的音乐也很整齐用心和动听,有些小变化,彼此搭配的很适当。经好友指点发现站在台前的第一吉他手很稳定也很 帅气地主宰着整个乐队仿佛是这个乐队的创作核心。然后渐渐地感到其他人也很用心。贝斯是一个中性的女生,鼓手戴着眼镜是那种怯生生小个子男,第二个吉他手 是一个表面正经也许内心狂野的家伙,主唱是一个专辑的封面,一本书的前言或第一段,或者是蛋糕上的那个樱桃,那么乐队是更加整体的,具有体积的,可以让人 用心读下去的东西,于是接下来人们感受到一个乐队更核心更厚重的部分,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好听,舒服,愿意为他们停留下来。也许他们太像谁谁谁,也许在 模仿和抄袭谁谁谁,也许每个人都太类型化太普通,但无所谓风格,没有外界的目光,只做自己,满足于自己当下的创作和站在舞台本身的幸福,而未来是充满着无 限的可能性的,就是这样的心情,无可替代。这是随着年龄和技巧的增加无法换回来的。
然后看着那个主唱晃来晃去,好像情绪可以被随意的带走,代表着每一个人的心情,于是你觉得尽管是一个很小的舞台,他们却都唱的很纯粹很开心。
最 后准备离去的时候听了二手玫瑰,好久以前买过他们的专辑,不记得自己当时的好恶了。听着听着觉得他们插入的那些中式的声音还算有趣,而且做的比较细腻每一 刻都有变化而且是积累的平滑的符合人的生理变化,于是逗留了一段时间。和刚刚年轻的乐队截然相反,这个乐队所传达的是一种历经世事的人的心情,我不记得十 年前的二手玫瑰是否是相似的状态了,反正今天我看到的主唱穿着一个好像戏装又像是总统服,光头,带着假睫毛,偶尔声音里还有一些旦角的扭捏。我觉得音乐里 所传达的更像是为了四十多岁比较出名和成功的那些人。也许年轻的时候有一些想法,但是随着年岁增加看透了这个世界,不得不接受一些虚伪的习惯但是心中还是 带着无奈和讽刺。这种反讽也就是他们所想要传达的,尤其是最后一首很多年前的成名曲目里这一句:“你觉得理想在哪里。”。这种反讽仿佛随着这支乐队的成熟 更加的深刻,明亮的旋律和声音和对话,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力量感与句子的表面含义相辅相成,却与本身所蕴含的疑问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于是感到一种很强烈的 效果,在这个时代中,在这个人群中。我前方有几个老外非常普通的那种,他们在我前面的空地跳起舞来,非常的开心,大概也是被唢呐等中式乐器的吸引,他们丝 毫没有感觉到这歌词配合着声音里所传达的那种复杂而无奈的心情,因为它是植根于文化无法被拆解和翻译。其中一对情侣还彼此对着跳起舞来,非常的自然,非常 的动情,我想他们大概也和我在异国时作为外国人的心情一样,带着心中永远无法被弥补的隔阂,抱着对这个文化的喜悦去拥抱人群中的每一种体验,他们所感受到 的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东西,他们爱东方的文化东方元素的音乐和那些舒服的让人不禁想要跳舞的气氛,于是我们共享着一片空间和同样的旋律,尽管它们在我们心底 所造成的是不一样的联想和触动。
ps1, 和我最后一次经历的中国音乐节不同,那已经是好几年前。这里人多太多了,人的种类,规模和倾向性已然大大不同。还记得上一次经历的迷笛是难得城里的某个公园,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聚会,那时很多人都盛装出现,带着自己的品味各种奇装异服,好像动物运动会。
ps2, 也见证了中国的节日时的堵车盛况。早上出门的时候走五环,五环前面前几条街就在堵,谷歌地图一片红,于是杀出去吃了个午饭路才通。
ps3,那个校园乐队突然让我想起上学时候读的一个台湾漫画叫摇滚狂潮,他们两个的感觉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