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写实习报告写不动了,来说一点别的

(2011-06-17 17:10:21)
分类: Reflektion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到他的一个完全不聪明的女朋友,他说她有精神病,要去看。我开玩笑地说,是吗,我是抑郁,我俩正好相反。他说,可他不觉得她真的有精神病(Psychosen)。我说,那可难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未必有人能看得出,人只是没有办法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的另外一面。后来回想,什么时候我开始可以如此毫无感觉地畅谈自己的真实经历,却不会附带任何相对应的情绪和羞耻感?

一方面,虽然不是我所提到的重点,是讲述者确定,当你面对别人讲述以及的经历的时候,对方没有任何道德判断和社会比较——这两者是我现在确定,我最厌恶的两样东西。我讨厌社会比较,我私以为这是女人之间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陋习,然而,我的幸福不应该建立在与他人相比较之后的结果上。至于道德判断: 我们可以区分好的和不好的,为了让自己向积极处走去,避免向消极处倾斜,我们也可以带有理解地设身处地地去设想,这样的举动或者选择对对方而言,是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善恶只存在与自身中。人对他人的判断必须回到自己,从自己生存和安全角度,判断这个人是有益或有害,或者这种行为对自己是有益或有害的。

然而我们不能把道德判断放到整个人身上。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经历不同,选择不同,看到的风景不同。当我们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的时候,交流就中断了,因为我们头脑里已经有一个固定的准绳,把一个丰富而完整的人,框定到框里去。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认为吃狗肉是不好的,就认为,吃狗肉的人是残忍的。也不能由一个人所支持的政治体系和观点,而对他做出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群体性行为,是有一点点把自己放到上帝的角度上了。

所有的判断,只有在为有实际价值和正义的行动面前,才是有价值的。没有之后的行动,就没有判断。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事物原本的样子。

当一个人提及自己的贫穷和不幸经历时,当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同情,并把这种同情表达出来,然后因为不熟悉不理解而不知所措时,我们就先入为主地为对方下了一个道德判断,你的同情是你之前社会经验残片,一个集中的下意识反映,它与对方的经历丝毫没有关系。这时,这种道德判断会阻碍交流。一个儿童时期受到虐待的人,当他可以讲述的时候,他已经忘却了外界审视的目光,没有必要把这些经历加上任何色彩。事实只是事实原本的样子,我们可以去听,可以去询问,可以表达,自己对它的陌生感和倾听的渴望。所有人都期待着,可以被没有任何道德判断的目光看待。只有当你听完整个故事时,同情才会作为你听完故事之后的许多许多情绪反映之一,表现出来。只有在这种意义上,交流才存在。

另一方面,本来是我说的重点,现在好像篇幅全被上一点占去了。。因为我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这个客观不带有褒义的性质,客观意味着,我是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我们以第三者角度看待自己的能力越强,我们就越能应付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

然而另外的一个层面上,那个羞愧的,敏感的,对世界一无所知,小心翼翼地绕着圈子别扭地讲话,为了保持内在世界的完整性,又因为自己的表述稍微有一点点不真实而羞愧和紧张的自己被另外一个自我而取代了。尽管与很多人相比,我依然是羞愧的,敏感的,我依然努力地保持以及内心世界的真实。然而当我和我自己相比,我会看到自己经历的改变。那是在生存和环境下的一重改变。好像一个熟练的战斗着的,忘却了自己脚上伤口的斗士。

然而,这种客观与第三者角度,对自己内在感受的忽略,却不是成熟的全部。我们可以从客观角度观察自己,随着日趋社会化和表面的纯熟,我们更有可能丢失内在的自己。一个战士如果忘记了他在为什么而战,是很可惜的。如果人只看到外面的自己,他就允许自己被外在的世界异化了。只有当自己的行动真正为自己的内心服务时,那些外在的熟练才有意义。

另外,人所存在的世界充满了诡计,诡计虽然巧妙和眩目,然而却没有真诚和正义更有感染力。不论经历多少,吃了多少亏,我仍然不想吝啬付出。人付出完全不是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自己,当自己不愿付出的时候,这个行动就停止了。自我保护不是建立在和他人比较我和他谁付出更多,谁付出更少的基础上的。真心永远可以一眼被人识别出来,让人充满感激,内心充满力量。而一时的诡计所带来的后果是无穷尽的。

当我付出的对象并不如我以为的那样真诚,我的付出便自动停止了,我仍然内心充满了感激地走完我接下来的路。如果永远活在我不愿付出更多的小心翼翼的比较当中,我永远以他人付出程度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我就为自己的行动带上了枷锁。我对可以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人充满了特殊的依赖,我的微笑和顺从只是随时被拆穿的诡计,我便会永远活在不安与动荡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