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行乐和名言

(2009-09-29 18:45:58)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
重新带了一些磁带来听,被vincent说成是旧上海式小资情结(据他说有三种小资,有一种是美国式小资,另外的忘记了)。因为上次回去的时候没带日记很后悔,所以这次有点想带的尽量都带……《第二性》,一套短漫画……没带长篇漫画有点可惜
 
听到陈译贤,一个名不见经传,只出了两盘专辑就销声匿迹的台湾女歌手,做护士的。突然想到,我为什么如此不争气地喜欢流行乐呢,因为我在意的是背后的声音。不是如何演绎声音,也不是把配乐加上去的整体声音。而是在背后唱歌的那个人,听那些声音似乎就可以感到声音背后是一个人,那样的材质。流行乐坛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石加工厂,他们负责在民间寻找声音,然后加工和包装一下,然后卖给别人。真正有价值的是背后的声音,并不在意声音本身质地有多么纯粹,也不在意音域是否广泛,是否表现力强,而在于一个人的声音如何忠实于她(他)的本质。与那些富有变化的歌手相比,我更喜欢那些唱功拙劣,歌唱寿命很短但却流露出本性的声音。就像是《香水》小说里收集女性身上香味的举动。文字是经过教化的,影片只是一种象的投射,并不是实物,相比之下声音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留存下来,算是最接近真实最美好的事情了,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很难有不喜欢听歌的。我想好的加工就是既在大众接受的范围内雅致,又能找到尽量衬托出这个人本质的曲调的歌曲。就像是一块红色的宝石上有一块绿色的痕迹,这个痕迹恰好可以雕成一个特别的形状,又不损失原来的韵味。在这个角度上,我丝毫不觉得流行乐比经典音乐或摇滚乐低俗。相反,我觉得学院派音乐走到极端,却有点本末倒置,他们所追求的高度是一个太过抽象的程式,是需要打破人必要的习惯而去促成的,也许在这个过程里会流失很多东西。听陈译贤,就像一个穿蓬蓬裙的女孩偶尔踏上成熟的金色高跟鞋和礼服去不熟悉的社交场合跳舞,好像被衣服埋没了,但是不合衬的衣服里还是无法掩盖她的可爱。
 
 
名言
人无法面对自己的孤独,因为他走在一条错位的道路上,他一静下来,就会听到内心的哀号
 
生活中有许多人,躲在虚幻的假象里,看起来很幸福。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失败,不敢从错误里跳出来,去寻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是否也很在意那些名词和形容词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09-9-2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