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远抱着不肯进入的中立超然态度,可能什么都不能得到

(2008-01-22 23:23:44)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
回这段话的时候想到标题这句话,觉得它很有普适性。。
 
…… 
去追求根源,的确不是行为主义的重点。但当心理医生长期面对一个人,要去着手解决他的问题,这件事可能是不可逃避的。人不可能把眼光只投入在眼下这件事上,或者仅仅解决暂时的问题,治疗不会有任何进展。
  
这就是所谓研究和实际工作之间的空隙
  
实践中不可能把每一个条条框框都搬上来用,虽说行为主义的培训和手册已经很全面了……
  
反正我们在听录像的时候,从心理医生的表现上,基本上分不出谈话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和行为疗法的区别,基本上都强调“共情”(它喵的很讨厌这个词),强调对问题的分析。我自己的感觉是,重点不同,理念不同,可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是殊途同归的。。
  
所以Grawe才蹦出来,要综合多种流派,建立一般的心理学疗法。。不过,打破壁垒这种事,谈何容易。。。
  
我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又想,保留这个壁垒是对的。我感到,人需要从某一个起点出发,无论它是什么,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走去,等到对人,对人的困境的了解到了一个层次,那么这些条条框框都可以被打破了,两种泾渭分明的学科在某一个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永远抱着不肯进入的中立超然态度,可能什么都不能得到。。我想这和进入社会,进入某一个领域是差不多的意思。
 
原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论多难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