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半年的感觉

(2007-08-22 12:27:10)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Alltag
好像在急流里。要努力在这一团一束束思想里保持自己的方向,是有很多体验和收获,却来不及沉淀下来还要继续往前冲。心理学是什么,不过是无数人对于人生的理解,个人的局部的理解,对于悲伤或者活力,对于与人心有关的一切活动的轨迹,个人的局部的理解汇聚成学派的,然后再汇聚成某一种职业,某一个分支。人对人生的理解无法不把自己介入到对自身,对哲学和社会上一切有关学问的探讨中。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我就是有这样的感觉,人在中文的基础上是无法真正理解西方的任何一种理论的,中文自成体系,只有在传统的文字里才能追寻到一种类似理论的东西,但那并不是理论,那是做事的方式和动力的属性,一种姿态和感觉,它是模糊的,却又是精确的,任何一种强烈规范的定义都会伤害它,使其失去根本。西方的词语几乎都是狼狈为奸地自成体系,英语和法语和拉丁语和德语,一个词占据一个坚定的位置,发着光,不能被更改,被翻译成中文时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一个词变成了两个字的拼接,越来越浑浊不清楚了。我所出生的时代是散漫的,人们既不愿意相信传统,也不能相信西方的理论,人们只相信自己心中的道理。看待西方的理论,是接近的感觉,就像我以前,感到好像在高处俯瞰一排房子,看着他们如何地摆放,如何地规划,是怎样的形状。这样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进入心中。我与它们保持距离,它们是把玩在手中的玩具,可以拿去多少就拿去,要么裁走一半,要么把骨架拿去,我可以只是很表面地记住它们,却不会被它们伤害一分一豪。而现在我却不能这样,我必须把它们纳入到自己的心灵里,任何一个定义衍生的分化和理论,都是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里看到的,它成为理论,又是因为它们可以说服更多的人,可以被更多的人赞同,但只有站在那个人的出发点上,才能真切地感觉到他所说出的一切,于是我总是像搬运工一样在自己心里码围棋的棋盘,每一盘棋都大相径庭,那里面有很有意思的人生,很有意思的体验,我却不能有丝毫的停滞。而我并不能完全地记住它们,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庞杂了,它们自相矛盾,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歪歪斜斜的,像一个队伍那么不像话,它们的内核或许有很多接近的东西,确实模糊的不相协调的,我不断地去寻找它们的根源,企图让它们变得简单一点,把那些枝枝杈杈减去,把不必要的开关关闭。我常常感到西方的理论是立体的流动的,书写这样的知识并不简单的是文字的排列,而仿佛把符号用文字翻译了一遍,是无数个线条和截点,每个截点触及一类事实。并不是中国的理论就不立体不流动,中国的理论是领悟得来,它是没有形状的,只有核心的一种,蛰伏在季节更替和环境变化之中,它是生命。和它相比,西方的理论更像是运动的机器,每一个节点都不允许错误。考试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在国内考试,是背诵,要背诵每一个词每一个定义和解释,哪怕并不理解。在这边考试所要求的理解确是另一种感觉,要记住每一个定义和每一种理论的对应关系,每一个词必须扩充到自己的词库里变成一个通用的词,就像“吃饭”这么简单的词语一样,可以举出例子,可以感到它们和周围词语的相对关系,用什么词都无所谓,但又不是无所谓,词语铿锵有力的与定义并行于一处,一切概念只是在语言上的打磨加工精细化。我一个同学告诉我,据说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就经历了那样的训练,强调结构和定义。我想象他们把自己的内心画成格子,还是立体的。西方人的思维是矛盾的,要有正面有反面,一切理论一切芸芸众生都要找到和这个社会的衔接点和相对位置,一切事物都必须是谦卑的不完整的,只有不完整的可以被反对的才是真实可以触摸的。一切大而化之的看不清源头的道理都是偏颇的。但我却不是这样,我的内心还是自由散漫的,我的文化教给我的世界是纯粹的,是只有一种根源和道理,只要缓缓地生活在其中。即使我对一切理论的支架和“为什么”背后的东西都感到兴趣,我还是对这样的庞杂感到疲惫,为了接受它们我不得不付出全部时间,中断以前自己享受和习惯的全部东西。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古人来到现代陡然间每天看到报纸,电视,计算机。
 
我正在这样的急流里,无法不考虑人,不考虑人与人,不考虑人一生,人周边的一切,考虑我自己的处境,我周围的人的处境,我朋友的人生,我所看到的社会和世界。我又必须放弃它们,放弃那一个个格子,放弃一个个小世界,寻找永恒的或者稍微可以停留的久一些的东西,每当跳出那一个个小气泡,常常感到毫无依存,就像是植物脱离土地发现自己漂浮在大海里生长。我感觉到它们,我小心翼翼或者憋了好久终于忍不住吐出一些渣滓,那里面有《野天鹅》里用荨麻编织而成的衣服,它们一束一束缓慢地变成一只袖子,一个领子,我感觉到自己快要说出来了,但还不能说出来,还没有到说的时候。这个过程最痛苦,已经没有时间选择表达方式和词语了,却常常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纠正和人看待事物的参照点,不知道自己知道了什么是别人已然知道的,什么是别人不知道的,知道的多远多深,喜欢哪一类东西,投注多少兴趣。现在这么一种状态,总是感觉自己过着简直就是莫名其妙的哲学家生活,当我看着外面的世界和人生,常常惶惑地感到自己的体会是疯话,狂妄的言语,然而我回视自己看到的一切,它们又都是无比真实的,除了总数过于庞大,没有什么特别失常的表现。我仍然渴望交流并在努力这么做,但仿佛已经逐渐地失去了所有交流的起点,我只能尽力把目光转移到共性的,世俗的,生活的,简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交流里,这样的交流也很可爱,也能得到快乐和安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