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爱好集邮 |
分类: 随笔 |
上周六,都都满月后,将都都和都都妈妈送到了外婆家住一段时间。因此,本周开始有了大段的时间。昨天,买了些护邮袋,将尘封几年的邮票换上新衣服。一整晚,四五个小时才换了一半。
集邮是我学生时代的业余爱好。学习闲暇之余看看邮票是莫大的享受。平常家人给的零花钱积攒下来,几月下来有了一定金额,与同学相伴到邮票市场以“一掷千金”之势买下梦寐以求的邮票。看着比较珍贵的邮票譬如徐悲鸿的《奔马》、《古代扇面》等,都能如数家珍。因为这些邮票是接近一个月生活费换来的。集邮的乐趣,收集便是其一。
邮票天地有着无穷的乐趣,80年代发行的些特种邮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像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桂林山水,齐白石的画,徐悲鸿的马等邮票。欣赏这些邮票,会把人带入艺术殿堂,集邮能陶冶情操大概源于此。
到了90年代,国家邮政部门对邮票发行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重要的举措两条:1、加大邮票发行量;2、提高邮票面值。其结果导致当年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在邮票市场以低于面值的价格流通。功利化的色彩淡化了邮票本身携带的艺术情操,也打击了我对集邮的兴趣。工作以后开始基本不再关心邮票,也不收集了。起初,还买买邮票年册,近几年连年册也不买了。集邮这个爱好也暂告一段落了。
昨天去夫子庙的邮币卡市场,一片萧条景象,顾客寥寥无几。也许当我等邮迷集邮已成往事,在如今文化多元、爱好多元再培养新的集邮群体难度系数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