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级女声”魅力四源

(2006-09-18 09:38:38)
分类: 休闲时空
去年,我一上海同学到成都作商业活动推广,恰逢“超级女声”如火如荼进入总决赛之时。活动成都合作者非要同学帮其所支持的选手投票,否则就罢工。同学如其所愿投完票,活动旋即顺利进行。
当时,听了这段故事,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因为我之前根本没看过“超级女声”的比赛,没有任何感觉。

上周五的“超级女声”6进5的比赛,我是完完整整的看了。观后觉得“超级女声”之所以如此“红”,还是有其“红”的道理。这档节目有其自身的魅力。

魅力源自:
1、高水平的选手、高质量的比赛。
像“超级女声”这种全国性的选秀节目,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总决赛的选手都是身怀十八般武艺的。这些选手本身就是块璞玉,有着一定的音乐方面的专业素养与基础。
“玉不凿不成器”。一周一赛,客观上也给主办方针对其不足给予对症下药式的补课。同时,根据需要编排相应的节目。
其赛程成了一个造星的过程。“超级女声”节目本身已具有号召力,吸引观众眼球。对主办方而言,此种方式推出新人,节省推广成本,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对选手来说,通过“超级女声”舞台可以迅速成名,是音乐成长道路的捷径。 基于“双赢”的效果,双方合作相得益彰,保证了比赛的高水平、高质量。
高水平的选手、高质量的比赛是“超级女声”魅力之基、魔力之源。

2、精心构造的多维评判体系。
场外大众投票、评委评判、现场大众投票,甚至参赛选手的选择,构造的多维评判体系可谓精心独运。多维评判体系构造后,更巧妙的是:每种形式的投票在某一关、某一点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判体系里角度多维,注定参与各方均有相关的话语权,因此节目的互动性就强。极强的互动性更益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融入“超级女声”这个“临时家庭”。
精心构造的多维评判体系是“超级女声”魅力的“催化剂”。

3、人性化的主持风格、评委点评。
主持人中汪涵印象很深刻,主持风格不矫揉造作,临场表现体现了极高的急智,言语之间平易近人,少了某些王牌的“霸气”、“贵族气”,与“超级女声”平民选秀很吻合。汪涵为选手离去落泪,展现主持人人性化的一面,就像足球解说员黄健翔一样,反而更得好评。
客观说,评委的知名度并不高。但知名度不高,并不代表点评质量低。6进5的比赛,听了评委的每次点评,觉得总体体现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切中肯綮。值得一提的是点评风格,以表扬鼓励为主,而且表扬鼓励的话语很真诚,很人性化。
良好的主持风格保证了节目的高质量的运作,高质量的评委点评给节目表演起“画龙点睛”作用。人性化的主持风格、评委点评铸就了“超级女声”的外表。

4、现场“喧嚣”的气氛。
几年前,去看萧亚轩演唱会。当我置身于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中,看看周围比自己小十来岁的男孩、女孩,感觉自己老了,不懂这个世界了。
歌手、观众是要互动的。基于前面所述魅力源构成的“超级女声”,极具感染力、号召力。“超级女声”现场比赛观众激情高涨,这种激情绝非事先排练造就的。我看不出现场那种声嘶力竭的叫喊声、潸然泪下的场面是能矫情做出来的。
“喧嚣”的现场是“超级女声”火暴的缩影,加上电视机前热情观众,造就了“超级女声”的成功。
现场“喧嚣”的气氛是“超级女声”魅力的表现形式,同时也促进场外观众融入节目。


存在即合理,成功者自有成功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