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女巫之城》答《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问
(2012-03-19 12:38:15)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访谈 |
有关《女巫之城》答《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问
Q1:我读你的《女巫之城》后,我是这样理解“女巫”的:不一定是美女,跟外貌关系不大。主要是气质。梦幻主义、理想气息。与一般女孩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她们待人接物的方式和看世界的眼光很独特和别致。那些穿戴特别吉普赛或者女巫的女子,并不一定是真的女巫。 我的理解符合你的看法吗?
答:是这样的,你比我概括得还准确。
Q2:作为一个现实中认识多位女巫型女子、又写多部女巫题材小说的人,在你看来,女巫不同于一般女生的,最必不可少的特质有哪些?
答:可能“恍惚感”(或者说心不在焉)应该是最必不可少的特质。因为太清醒和理智,或者说很现实很事业型的那种,是飞不起来,“晃”不起来的。
Q3:以你的观点,女巫与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关系是怎样的?如果有人说,这种气质的女孩,在外地也能找到,并不仅仅在成都有。你认同吗?
答:我说过,成都是女巫多发城市,这可能跟成都的气场,即生活方式有关。但其实,像具备女巫气质的女孩,肯定不仅成都有,别的城市也肯定是有的,这我完全同意。只是我生活在成都,对这里更了解也更偏爱一些。所以,我也很愿意说,即使在其它城市不具备女巫气质的女孩,到了成都,也很容易变成女巫,这里有滋养她的气候和土壤。
Q4: 看了你的女巫系列小说,我首先想到的是翟永明、洁尘、颜歌、阿潘、西门媚等写作的成都女子,虽然你可能并没有具体写她们中的任何一个,而且你写的是小说,不是纪实的散文,而小说就是要虚虚实实,有一种独特的文学韵味。但是这几个成都作家女子的那种气质,却在你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出来。我的感觉有误吗?有没有现实中,真实的女性朋友,对号入座?她们看到你写的她们,一般是怎样的反应?
答:你的感觉很好,因为她们都是我身边亲近的朋友,我认识的成都女性,也就是写作圈、艺术圈,以及媒体圈的多一些,我从她们身上受到感染和启发,完全是这样。至于对号入座,也是有的,因为我喜欢偷用她们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细节,混进虚构的故事里去。我想她们如果发现我用了某些细节,会觉得很好玩的。
Q5:女巫题材,你还会继续写下去吧?你在书中提到,有一个莫名的电话告诉你,不要写女巫。那是真实发生的吗?
答:哈哈,那是编的,没有人打电话威胁我不准写下去了。其实,身边的女性朋友都希望我继续写下去。所以,我可能还会写,最好下次是写一部长篇,有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而不是系列短篇故事。
Q6:我很感兴趣的是,这本书的后面还有一个女巫词典,很别致。(让我想起韩少功先生的《马桥词典》。)里面的列举几个女巫的特点,比如爱说的口头禅,爱用口红,喜欢鞋子。对爱的理解与一般人不同。何老师,那有没有还有一些特点,是你没有在书中列举出来的?
答:“女巫词典”是写完那些短篇之后写的,就是想用这种文体扩展一下女巫的主题和故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文体,是可以继续列举和延续下去的,因为事实上,关于女巫还有很多未知的秘密有待我们去发现。而且,我希望读者也能帮我列举。
Q7:当初是怎样的契机,让你想以“女巫”这个词来命名你接触和感受到特别的女子呢?写女巫系列,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写了大概有多少字?
答:可能就是那些年常泡在酒吧,跟朋友喝酒聊天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些在夜色中浮现的一张张恍惚的迷醉的面孔,真是女巫啊。然后,就有了用这个概念写写都市女孩的念头,就开始写了《第一次认识一个是女巫的女孩》那篇。因为有了这个概念,写作就完全可以不按现实主义那套创作原则去做,就可以飞起来写,感觉很自由,也跟我以前喜欢的魔幻现实主义有了连接,写的过程很愉悦。
Q8: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会认为,女孩子不再那么可爱,因为比较物质。比如买房啊买车什么的,比较现实。这是不是也让你觉得女巫反而比较罕见,更值得珍惜值得欣赏的动力之一?
那你觉得,女巫会不会越来越少,随着大家都很功利,飞不起来?
答:开始写女巫系列的时候,还是十年前,女孩的现实感或者说物质什么的还没有现在这么普遍和强烈。也就是说,是女巫型女孩比较多的时候。但是现在看来,现实的力量确实太强大了,女巫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如果说这些小说今天还不过时的话,我想就是可以让人们想起,还有一种生活方式是值得去尝试的,人也只有脱离一点现实,才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我,才能过得愉悦一些。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我们真的需要多一点浪漫主义。
Q9:现在社会上,特别的女子一般会不被人理解。(并不是很多人像你这样,能发现和欣赏她们的独特之处。)反而是那种比较世俗的女子,比较受男人欢迎,尤其是在婚姻领域。对这种状况,你是怎么看法?
答:你说的理解,如果从婚姻的角度,也就是男人视觉下的理解,那么,我要说,问题肯定是来自男人,首先是男人缺少了超现实的精神,男人很世俗,没有浪漫情怀,压迫了女性的飞翔。所以,女性要抵挡这种压迫,就得多一点巫性,就是保持自我多一些。男人在迎合着这个世界而活着,女性再迎合,那这世界就彻底无趣了。
Q10:何老师,你刚才说:“即使在其它城市不具备女巫气质的女孩,到了成都,也很容易变成女巫,这里有滋养她的气候和土壤。” 让你这么认为,是基于怎样的理由呢?(是成都这里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人比较喜欢闲暇时光,喜欢欣赏艺术,比较懂得享受人生有关吗?)
答:是的,跟你说的都有关,就是成都整体的城市气质,相对于其它城市,适合做梦一些。但其实,还有很多因素是说不出来的,感觉得到,挺神秘的,好像没什么理由,就是到了这里人的状态就会不一样,想法也会有些变化。这些说不出来的神秘因素,可能就是让我想要写小说的原因吧。小说不像论文,是可以不需要说出理由,只呈现一种感觉,描述一种状态,就很有意思了。